嘉待情感:婚姻心理學:為什麼結婚以後的男人,總是不想回家?

嘉待情感
2023-07-09
2479
31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最近,收到這樣一個咨詢:

“老師,我最近痛苦,不知道該不該離婚。我和我先生并沒有出軌,但就是感覺過不下去了。他總是很晚回家,有時候即使到家了,他甯願在車裡待着,也不願意回來陪我和孩子。

因為我小時候很少得到父母的陪伴,所以我很清楚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多麼可憐。我希望他能和我一起,多陪陪孩子,多照顧照顧孩子,但他好像很抗拒。最後照顧孩子就變成了我一個人的事。

我和他都是有工作的,我們工資也不算低,之前有找父母幫忙帶過孩子,但是父母身體不太好,再加上我覺得婆媳相處也很麻煩,後來就沒有讓父母過來了幫忙了。

其實我最希望的是他能投入到育兒這件事上來,而不是我自己一個支撐。現在我工作比較清閑,有精力帶孩子,但也不能總是我一個人帶啊。

他這樣讓我覺得,這個婚姻裡,有沒有他都不重要了。我該怎麼辦?我應該離婚嗎?”

作為一名已婚人士,太能理解這種心情了。但我不想拿“喪偶式婚姻”來放大你的焦慮,因為這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隻會讓你更加煩惱。

老師想說點實話,可能實話不太好聽,甚至會戳破很多人的幻想,戳到某些人的痛處,但我還是要告訴你這個真相。

真相就是:絕大多數男性,記住是絕大多數(不排除少數)的男性,本身就是不願意,也很難把精力花在育兒、操持家務這件事上來的。甚至可以說,他們的本性基因,就天生不愛帶娃、操持家務。

當然,這并不代表他們這樣是對的,我隻想讓你明白,不要期待男人會主動且快樂地加入到育兒和家庭瑣事中來。

結婚對于男性來說,是為了穩定,為了繁衍後代,為了能讓自己安心奮鬥(當然也不排除某些“巨嬰”是為了找個照顧自己的“老媽子”)。而做家務、帶孩子這些事,本身就是極其瑣碎,枯燥,又煩悶的。如果不是心細如塵,有足夠的耐心,根本就做不好。

而且不同于女性在擺平了家庭瑣事後,會忍不住覺得很滿足。就像大掃除完,雖然很累,但是看着幹淨整潔的家,會覺得很快樂,會快樂的泡個澡、聽會兒音樂,或者刷個劇,心情非常好。

男性在這些事情上,并不能找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他絕對不會因為打掃完了房子,看着一塵不染,明亮潔淨的房子,就覺得滿足快樂舒适。他隻會覺得——“天呐,總算搞完了,好累好煩,啥時候可以不用再搞這些啊!”

對于家庭瑣事,他的内心就是無比抗拒的。

當然這樣肯定不利于婚姻關系的維持。而且我也不覺得男性一股腦把帶孩子、做家務這些事甩給妻子就是對的。相反我覺得女性既然能夠從家庭裡分出身來做好自己的工作/事業,那男性也應該在搞定自己的工作之餘,顧好家裡。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夫妻雙方互相分擔,互相合作,互相扶持,共同努力,這是最理想的婚姻狀态。

正因為是理想狀态,所以更難獲得。

這就跟我們每年年底做的新年計劃和展望一樣,以為自己努努力就一定能達到,可真的不知不覺到了年底,才發現自己其實是無能為力的。

這種無能為力,要麼是因為目标定得過高,要麼是對自己的實力評估有誤。

其實在婚姻裡也一樣啊,你以為你嫁的那個男人,會帶給你理想中的婚姻。你覺得你們感情基礎深厚,彼此足夠了解,就足以抵擋生活裡的雞毛蒜皮,足以慰藉平淡日子裡的疲憊無力。

但理想往往就是與現實背道而馳的啊。

理想中帥氣性格好工作又很上進的伴侶,現實裡對照料孩子、家庭力不從心,夜夜晚歸、倒頭就睡;理想中顧家、踏實、本分的伴侶,現實裡卻不求上進,一天隻想窩在家裡弄弄孩子,做做飯,絲毫不為奶粉、尿布、房貸、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操心。

人就是這樣,有了這方面的優秀,又失了那方面的魅力。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哪方面都能對你“胃口”的伴侶,也不存在無需費力、毫不費心的婚姻。

你能做的,就是認清現實,放下對理想狀态的幻想,認清自己在這段婚姻裡,到底需要什麼,該怎樣去獲取你所需要的東西。

比如,你需要丈夫早點回家陪陪你和孩子,那你就要弄清楚這兩個問題:

①你是隻需要他早點回家,還是需要他陪伴你和孩子?②陪你和陪孩子,你更需要他陪誰?

對于第①個問題:

如果你隻是需要他盡早待在家裡,那麼是不是他待在家裡做什麼都可以?比如打遊戲、睡覺,都可以?

如果不是,那麼就是你隻是需要他陪你和孩子。既然是陪伴,那其實在家陪伴,和在外面陪伴,區别并不大。

你不一定非要将一個不愛待在家裡的人,禁锢在家裡相看兩厭,你隻需要讓他滿足陪伴你和孩子的這個需求就好。哪怕是帶着孩子,和他一起在外面閑逛也行。

對于第②個問題:

這個問題,往極端了講,就是你和孩子,你希望他更在乎誰,這裡必須分一個先後排序。

可能你會希望并排,希望你和孩子,他同等在乎。但我要告訴你,這很難。

因為,在婚姻裡,親密關系是有先後順序的。

在一段穩定且長久的婚姻關系裡,一定是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無論是夫妻和孩子,還是夫妻和雙方父母,排在第一位的,應當是夫妻關系。

如果夫妻之間的兩性親密關系都不夠穩固,那麼接踵而來的婆媳關系、翁婿關系,親子關系,都會随着夫妻之間的矛盾,變得脆弱不堪。甚至還會間接影響夫妻關系走向不和睦,導緻婚姻關系的瓦解。

所以,在婚姻裡,夫妻關系是可以淩駕于其它親密關系之上的。因為父母的養老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需要夫妻雙方共同承擔。

隻有夫妻之間的關系和睦且穩固了,後面的關系才能得到滋養,才能同樣穩固。

所以在你因丈夫對家庭不作為而痛苦時,與其抱怨自己“喪偶式育兒”,指責丈夫“什麼都不行”,不如把問題聚焦在你們之間的感情問題上。

為什麼曾經彼此相愛,互相扶持的兩個人,逐漸變得對立起來?

在你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想給足孩子母愛時,你的丈夫在你心裡,還重要嗎?如果重要,是因為他是你的伴侶,還是因為他是孩子的父親?

這是兩個不同的角色定位。

如果你覺得他的重要是因為他是你的伴侶,那麼你就會想要去了解他,了解他的工作性質,了解他的情緒狀态,了解他的情感需求。

你會忍不住想關心他,想去理解他的壓力和苦惱,忍不住想和他站在一起,一起解決生活裡的煩惱。

相反,如果你覺得他的重要是因為他是孩子的父母,那麼你隻希望他成為你的幫手,和你一起照顧好孩子。

如果他沒照顧好,或者完全不照顧,你就會憤怒、生氣,會忍不住指責他,忍不住為自己鳴不平——“孩子又不是我一個人的!”

發現了沒有?他在你心裡角色定位不同,你對待他的态度也就不一樣。

其實人心是敏感的,男人有時候就像小孩子一樣,對于漫不經心的敷衍和盡心盡力的關懷,他分的很清楚,隻是他不說。

女性很容易在有了孩子以後,就忘乎所以,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全然忘記身邊的人,甚至也忘了自己。

我能理解這種天然的母性情結,畢竟是自己十月懷胎,吃盡了苦頭生下來的,自然忍不住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

可是你不要忘記了,你的婚姻裡并不是隻有孩子,你的孩子也并不隻是你的一個人的“私有财産”。

當你在“忘我”地為孩子付出,焦頭爛額的時候,就不知不覺埋下了兩顆婚姻“地雷”:

第一,你會不知不覺把丈夫該擔的責任一并攬在身上他在你眼裡就隻剩下“幫忙”,甚至連“幫忙”都顯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第二,你會不知不覺忽略來自丈夫的情感需求,甚至也會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把自己變成“育兒機器”。

第一點就不用我多說了,本身就缺乏育兒熱情和主動性的丈夫,在你大包大攬嫌這嫌那的之後,更加抗拒參與育兒。

第二點,你把所有的精力和需求向孩子傾注,表面上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又充滿陪伴的家庭氛圍,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更像是“老母親”沉浸在自我世界裡,滿足自己的欲望。

就比如你所說的:

“因為自己在童年時期經曆過XX的痛苦,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經曆一次。”

你所做的是在彌補自己在原生家庭裡的創傷。你通過你的孩子,看到了曾經“缺愛”的自己,通過丈夫的不作為,看到了曾經迫不得已疏于照顧你的“父母”。

所以當你越想滿足孩子,就越是覺得丈夫“無用”。你對他的不滿,實際上是對當年父母的不滿,當然你可能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這才是你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你沒有被“治愈”過的傷痕。你一直在介懷,一直期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能夠通過滿足你的孩子,來滿足自己的内心,“治愈”童年時期的缺憾。

但是你忽視了一點,你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的責任是照料他養育他。你不需要把自己的遺憾,過度的加注在孩子身上,更不必為了彌補你的遺憾,強行要求丈夫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執行。

因為你的丈夫也是獨立的個體,他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作為男性,骨子裡就有一種“大男子主義式的英雄情結”,他需要來自同性的羨慕,更需要來自伴侶的認同和理解,同時也需要來自孩子的崇拜。

就像孩子通過母親,降臨這個世界,通過父親,認識這個世界。

所以,他也有愛孩子的方式,比如賣力工作,打造物質生存的根基;在孩子面前營造一個沉默地付出,不表露情感,不暴露軟弱的“強者形象”。以此來告誡孩子:隻有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更好地适應這個世界的生存規則。

這就是大多數男性刻在基因裡的特質,就如同大多數女性,看到幼崽就母愛泛濫一樣。

我們暫且不論這種愛的方式是否正确,我隻是想告訴你,愛的方式有很多種,陪伴是一種,默默付出也是一種。想要讓你的丈夫參與到育兒這件事上來,就不要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付出裡,忽略他的付出。

你要做的,應該是先去理解他,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認同,讓他感受到你和他的情感聯結——你感情世界除了需要孩子,最需要的其實是他。

等到你們夫妻之間的親密濃度足夠高,當他覺得和你在一起,舒适又快樂,他自然就會忍不住想和你待在一起,不再逃避。

當你們夫妻關系足夠牢固融洽了,你不需要強制要求他按照你的标準來,你們自然而然就可以對育兒、照料家庭展開分工。

所以,解決“喪偶式育兒婚姻”的核心策略,就是先挖掘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再維護夫妻之間的感情,最後才是共同撫育孩子。

對此,我可以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抛開孩子,以夫妻感情的方式,和你的丈夫展開深入交流,找到彼此的需求點。

2、剝離對孩子的情感依賴,不要讓自己的世界裡隻有孩子,不要把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情感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

3、學會對孩子适度放手,給自己“減負”。可以請求老人、或者請育兒師來幫手帶孩子,減輕彼此的負擔,騰出更多空間給你自己,給你的丈夫。

4、讓丈夫參與到撫育幼兒中來,就要學着“放權”,不要大包大攬隻讓他“打下手”。你必須做到信任他,不指手畫腳,不抱怨指責。讓他感受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感受到這種探索的自由,給予一定的鼓勵。

5、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通過消耗夫妻感情來解決。

最後,少看雞湯,少跟“同病相憐”的人抱怨,她們不一定能幫助你鞏固夫妻感情,可能還會給你添堵,放大你的焦慮。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不如多看點經營婚姻的情感心理學内容,提高自己獲取幸福的能力。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