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不結婚的年輕人,是因為擇偶标準過高嗎?

嘉待情感
2023-07-08
1749
20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學員問:

大齡剩男剩女越來越多,是不是說明當下的擇偶觀念很畸形?

嘉待情感老師:

不是當下的擇偶觀畸形,而是你用陳舊的思維硬往時代變化後的現狀上套,自然看什麼都不滿意,看誰都覺得畸形。

舊時代的婚姻和現代年輕人眼裡的根本不是一碼事,互聯網時代的人所思所想和過去也差着十萬八千裡,那能是一回事嗎?兩者之間根本沒有比較的價值。

你眼中的“畸形擇偶觀”,實際上隻是時代潮流轉型期必然的碰撞與陣痛。

你覺得剩男剩女的擇偶标準過高,其實是你心中為婚姻劃定的标準太低。

套用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過去的婚姻被放在金字塔的最底層,是為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服務的,是為了搭夥過日子。

隻要是差不多門當戶對的男女,彼此不覺得礙眼,父母親家都覺得合适,就能被撮合在一起,湊成一對。

不成家,怎麼有孩子呢?不成家,還不被人戳脊梁骨麼!

至于男人打老婆,或者兩口子交不了心,話題隻有柴米油鹽等乏味瑣事……這還算什麼問題?天底下夫妻不都是這樣吵吵鬧鬧過日子的嗎?

如果你對這件事本身沒有很高的需求,那麼的确,相當低的标準就可以滿足你。

抱着舊觀念不撒手,那理解不了現代擇偶觀實在很正常。

可到了現在,男女都能獨立生存,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對年輕人來說,結婚自然就需要更多的理由才值得。

年輕人對婚姻的期待是愛,是親密與歸屬感,情感上的圓滿。這個領域的标準是無法降低的。

對他們來說,不能帶來幸福的婚姻還不如獨身一人呢。

老師想說,沒有必要給不結婚的年輕人貼上什麼“剩男剩女”的标簽,這樣的貶低和嘲笑并不會讓他們更樂意進入婚姻。

假如有情投意合的對象,要是結了婚就保證就從另一半那裡得到尊重與呵護,有人陪着一起打遊戲看電影;有人攜手共度人生的低谷與挫折……哪個年輕人會拒絕這樣獲得幸福的機會呢?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問題正在于他們不知道怎樣做才能走到這一步。

互聯網給了年輕一代見識夢幻與浪漫的機會,卻也令這一切成為看得見摸不着的空中樓閣。

不再有權威,卻有太多不同的聲音

Erich Fromm在著作中寫道:“……它使個人得到發展,卻又使人更加孤立無援;它增加了人的自由,卻有創造了一種新的依賴。”

這正是對現代原子化社會的絕佳描述。

反抗“爹味”的年輕人不再想要一個權威來告訴自己該怎樣活,該去愛怎樣的人,可又迷茫地發現,自己内心沒有一個笃定清晰的聲音能表達自身的意志。

在擺脫了宗族等舊勢力權威後,公共輿論便取而代之。

網絡幫助諸多紅人擴大了自己的聲音,kol在賣力吆喝販賣自己的觀點。有的人說,不婚不育保平安;有的人說,結婚就是交易,要利用好自己的優勢來換取利益;有人說沒有愛情,單身也很好,馬上也有人反駁,不結婚的人一定晚景凄涼……

所有不同的意見都在耳邊吵吵,炸得人腦仁疼,也讓人更難選定自己的道路。

在過去,聽從權威的意見就可以閉上眼一條路走到黑,可現在,年輕人必須睜開眼自己審視無數個選擇: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适合自己?哪一個是陷阱,哪一個通往好結局?

想得久了,也可能幹脆放棄思考,躺平擺爛,什麼也不選。

失去權威後我們獲得了自由,可自由背後亦有其代價,有時我們甯可從中逃走。

太多的選擇,也等于沒有選擇

物質和精神都匮乏的時代,面對人生必選項的婚姻,大多數人都沒什麼選擇,隻能在街坊親戚的關系網裡挑揀。

拜互聯網所賜,時至今日,人們建立聯系的方式多得超乎你的想象。

打個遊戲網戀奔現的,桌遊拼車認識的,乃至于街頭搭讪巧遇的……好像随便的接觸都能發展出一段良緣。

但又有無數的年輕人沮喪地發現,條條大路通羅馬,自己卻哪一條都走不通。

笨嘴拙舌,聊幾句對方就沒興趣的;

長相欠佳,吸引不了他人來了解自己的;

内向社恐,害怕和人真正接觸的;

……

路有那麼多,卻沒一條适合自己,這個事實讓人越發不知所措。

在抖音微博刷到甜蜜情侶撒狗糧時,年輕人難免也有一絲羨慕,但更多的還是無奈與釋然:“算了吧,明天還要上班呢,想那麼多有什麼用?”

他們也許相信世界上有真愛,卻同時相信那份愛不會是屬于自己的選擇。

說到底,不是年輕人自己故意要心氣高,這一現象隻是時代背景影響下的必然結果。

嘲諷他們和貼标簽并不能幫到渴望愛情的年輕人,隻會把他們懶得聽你說的話。

想理解為什麼有人不願意降低擇偶标準,你要先理解這個時代的新變化,理解人們内心的苦衷。

畢竟衆生皆苦,就不要再互相攻擊了。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