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長期抑郁會留下“人格傷疤”,如何與抑郁情緒相處?

嘉待情感
2024-11-29
1938
18

抑郁症到底有多可怕?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自己好像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總是開心不起來,負能量爆棚,即使有時候好一點,也會突然被拉回去。

不知道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更忘記了快樂的感覺。開始變得很“懶”,“懶”得出門,“懶”得社交,“懶”得吃飯。

每天打開手機,看到别人發出的美好生活,真的很羨慕。而自己卻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未來!”

對于任何人來說,患上抑郁症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并且長期抑郁還會留下“人格傷疤”,明明很想走出來,卻發現自己很努力也走不出來。

這是為何呢?其實患上抑郁之後很難走出來,原因有三點。

01内因:原生家庭的牽絆讓你走不出來

調查數據表明,全世界預計有3.5億人患有抑郁症,而百分之90的抑郁症都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

也就是說,每一個抑郁症的背後,多半有一個不愉快的童年。

比如小時候,你有一對嚴苛的父母,他們總是跟你提一個接一個的要求,又或者你在學校時,常常孤獨一人,很難與周圍人打成一片。

有這樣童年經曆的你,往往很沒有安全感,因為你們無法相信有人會毫無保留的,無條件的愛着你。

于是,到了成年以後,為了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你們仍舊拼命地去用自己的「優秀」向别人證明,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好孩子。

倘若能夠證明倒也還好,一旦失敗,你們便會傾向于認為都是自己的錯,陷入到自我攻擊和抑郁中。

02外因:失戀、背叛等造成的創傷性失落,讓你很難走出來

對任何人來說,遭遇背叛都是一種深深的傷害,明明還相互愛着對方,可是TA卻突然背叛了,如同當頭一棒,内心的痛苦無處訴說。甚至有些人在時隔多年後仍然無法自拔,被診斷為抑郁症,世界在他們眼中都變成了灰色……

比如上周有一位學員告訴我: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一年前,發現老公出軌後,我的世界就變了。從最初的不願意相信,到後來的憤怒想要離婚,再到後來的無奈、妥協。我的生活似乎蒙上了一層灰色的布。一切都是灰色的,變得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心裡很煩悶,常常忍不住落淚,每天行屍走肉一般,工作中也變得越來越沉默。

身邊的朋友試圖開導我,給我介紹新朋友,帶我出去吃喝玩樂,但我統統沒有興趣。直到今天,我被确診了抑郁症。我才發現,雖然那件事過去很久了,但我依然沒有走出被出軌的陰影……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說遭遇背叛或傷害後,如果你的内心充滿了強烈的痛苦、無助和絕望,你無法接受一段美好愛情和美好婚姻的破碎、無法接受這殘酷的事實,并且害怕再次受到外界的傷害,通過減少與外界接觸來保護自己,就可能引發嚴重的抑郁症,讓你很難走出來。

03 “自我攻擊”的行為會不斷刺傷你,讓你陷入長期抑郁。

為什麼有的人會長期處于抑郁狀态?

是因為我們的内心受傷了,卻遲遲不願花時間去療愈。反而用自我攻擊的方式,往自己的心口插上一把又一把的刀。你說,傷口,又怎會愈合?

比如,遭遇背叛後,留在抑郁期的人,往往會向内攻擊自己:“我真的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覺得自己不夠好,懷疑自己不值得被愛。伴侶才會被更優秀、更有能力的人吸引走……當你陷入了無限的内耗,你就很難從這種創傷後應急障礙中走出來。

又或者向外攻擊伴侶:“都是你的錯!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能這樣對我?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你是向内攻擊還是向外攻擊,都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好,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前者會給你的心門上鎖,陷入自傷自哀中,不想也不敢讓對方彌補你的痛苦。對方則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會被原諒,心灰意冷。兩個人從此像是隔了一堵厚厚的牆,再也卸不下心防。

後者會讓對方無法透過你的強勢,看到你的心碎,你所有的指責都會抵消他對你的内疚和想要彌補你的心情,讓他更加疏遠你,也讓你更加崩潰。

所以無論什麼樣的攻擊,都不會有正面的效果,反而會繼續刺傷你,讓你陷入長期的抑郁無法自拔。

那麼,要想從抑郁中得到治愈,我們該怎麼做呢?老師總結了三個步驟,幫助大家掃除抑郁陰霾,重現心理晴天。

第一步:抑郁,隻是暫時被卡住了,找到卡點,是治愈的開始

比如我認識一個朋友,暫且叫她小于吧。小時候,父母忙于工作,小于從小跟着爺爺奶奶長大,一兩個月才見一次父母。

父母生下弟弟後,對小于的關注更少了。所以,在小于的心裡,總覺得父母不夠喜歡她,不夠關心她。

所以她很自卑,害怕父母不愛自己,會抛棄自己。所以在和父母相處時,她一直小心翼翼,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樣和父母大吵大鬧,也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是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希望得到他們的關注和認可。

婚後,小于在關系中也一直是一種“讨好”的姿态。她經常擔心,要是不做一個好妻子,丈夫就會不愛她,要是不做一個乖媳婦,公公婆婆就會不喜歡她。

就是因為她的處處忍讓,老公和婆婆一家對她越來越随便,越來越挑剔,經常不重視她的意見,把她當傭人一樣,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她感覺在這個家越來越沒地位,越來越不快樂,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調整自己,最後陷入了輕度抑郁。

由此可見,你跟父母的關系,就是将來你跟世界的關系。

對于小于來說,她從小到大最大的恐懼就是不被愛,害怕被抛棄。所以她跟父母的相處模式就是忍受,從不頂撞;長大後也因為強迫性重複循壞,在新家庭中延續了小時候和父母的相處模式,忍受公婆、忍受丈夫。

這也是導緻她抑郁的卡點和源頭。

所以對于每個抑郁症患者,不管TA的抑郁是因為什麼而産生,都是在告訴我們:我在某個地方被卡住了,或者小時候某個地方沒長好。

隻是每個人的卡點都不一樣,A的卡點可能在B的眼裡根本不是事,B的卡點在A的眼裡可能也不過如此。

所以治愈抑郁症,并沒有一個标準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了解每個個體,找到卡住你的地方,跨越它;或者找到沒長好的地方,重新養育一次。

第二步,推翻負面情緒,創造新的體驗,才能突破卡點

抑郁是一種情緒上的症狀,表現為悲觀厭世、情緒低落、行動力低。

所以要想驅散抑郁,我們可以運用情緒ABC理論,推翻負面情緒,創造新的體驗。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其中A指事情的前因,C指事情的後果。

很多人認為有前因就有後果,但其實少了一個關鍵部分,那就是信念B。

不同的B,會産生不同的C。

我們都知道,抑郁症患者比較敏感,總是會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聯想到極為負面的事。

例如,老闆在一次會議上對我的彙報皺了皺眉頭。

這時候抑郁的人大概率會覺得自己搞砸了,年終獎可能沒了,然後情緒一落千丈。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抑郁的人信念是悲觀的、不好的、不自信的。

所以才會冒出年終獎沒了,最終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的後果。

要想推翻負面情緒,就要推翻信念B。

比如可以嘗試着扭轉信念,一次彙報的失敗并不能決定我的年終獎,事實上我以前的好幾次工作都是完成得很出色的,下次我會做得更好。

你看,兩種不同的信念所産生的想法,獲得的情緒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長期處于抑郁的狀态,容易被很多事影響情緒。

不如多嘗試一下轉換自己思考的信念,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擺脫抑郁情緒。

第三步,學會欣賞自己,别對自己要求太高

正視自己的缺點,欣賞自己的優點,是減少抑郁的關鍵。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不要在腦海中給自己塑造一個完美的标杆形象。這個形象不是你,和真實的你也沒有多大關系。

試着拿出一張紙,寫出自己身上的标簽,數量越多越好。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去找:

我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

我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

我覺得真實的我是什麼樣?

合理審視自己,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勁,自己也有屬于自己的長處。

最後老師想說:

治愈抑郁,我們還要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這是日本心理大師森田正馬的自救經驗)。

什麼意思呢?通俗點說就是,接受抑郁,盡量該幹嘛幹嘛。

比如你是一名學生,那就盡量帶着抑郁症去學習。如果你是一個職場打工人,那就在接受抑郁的同時,盡量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因為治愈抑郁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經曆一次甚至多次的反複。

但是你要相信,隻要你學會和抑郁更好的共存,對抑郁症有合理的預期,你會發現和抑郁相處也并沒有那麼可怕。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