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個學員問我,沒有背叛但婚姻索然無味,想解脫就隻能離婚嗎?
我認為離婚并非通往幸福的首選項。離婚隻是你逃避現實的烏托邦。
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現在的婚姻不幸福,伴侶也不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那為什麼不離婚呢?一個人過難道不好嗎?将擾亂我情緒的人斷舍離,難道不好嗎?”
“反正他可有可無,我也可以不再依賴他,離婚之後,我的生活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也許那個時候,我就能真正幸福快樂起來……”
但是我想說,這可能隻是你的幻想,因為人在不想面對痛苦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洗腦“如果沒有它,我就能幸福了?如果沒有它,一切都OK了?”
而當我們處在婚姻的艱難中時,也會去想象“如果沒有婚姻,也許一切會變得更容易,所以會決定離婚,會想象沒有婚姻可能會更自由、空間更大,不必每天深陷在痛苦當中。”
但其實這就是一種惰性思維。歸根結底,就是你不想解決問題,隻想解決婚姻這個麻煩,所以你把自己在婚姻中遇到的所有不幸都歸咎于這個男人和婚姻上面,以為離婚了就能萬事大吉,就能收獲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就好比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了,以為自己兩手一推,不幹了,就沒有這些煩惱了,就不用面對那些自己搞不定的事情了。
但是逃避有用嗎?
今天我就站在婚姻的立場上,告訴大家,婚姻不幸福,并不是隻有離婚這一個選項,你需要的是自洽。
01你有沒有想過,你是真的想離婚?還是隻是對伴侶感到不滿?
我舉個例子,或許你們開始時有着相同的目标,然而随着生活的瑣碎,你們不再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也不再關心對方的内心世界。那些曾經共同的夢想和理想,似乎也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漸行漸遠。
在這個時候,你的伴侶可能像一個冷酷的旁觀者。當你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忽視你在家庭中的需要。
你獨自帶孩子,獨自承擔家務,有情緒時隻能獨自消化。這種“喪偶式”婚姻給你帶來的失落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那麼,這種現狀是如何造成的呢?隻是伴侶的個人問題嗎?
顯然不是。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你是否意識到,你的過分獨立實際上也在将伴侶“拒之門外”?你主動切斷了你們之間本來就不多的互動機會。久而久之,你忙你的,他忙他的,兩個人就像搭夥過日子一樣。
本來你的伴侶就更加專注于事業,與你和孩子的日常交流就不多。分房睡,缺乏交流,更不用說親密互動了。這真的不利于感情的維系。
所以說大家不要低估習慣的力量,在你感到力不從心時,或許你的伴侶可能慢慢對你、對家,也少了一份溫存和依賴。
說句不好聽的,萬一這時候他在外面有了婚外情,到時候再想拯救婚姻,可就難上加難了。
道理都懂,但就是遇到事了大家都各自堅持己見,誰也不肯主動跨出那一步。與其兩個人這樣耗着,不如勇敢打破“結界”,找個合适的時間,好好溝通一次,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02 你真正不能忍受的并非婚姻的索然無味,而是你内在的孤獨
想一想,結婚之後有沒有出現這樣的場景:
下班回到家,兩個人互相背對着彼此,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ta玩遊戲,你看劇。你想跟ta說一說一天的生活,但是對方不是敷衍就是回避,根本不給你有效的回應,後來你們慢慢習慣了這種生活,你不再訴說,他也不再問你,同一個屋檐下的兩個人近在咫尺,卻相隔萬裡。
但是這一切是伴侶的錯嗎?
也不一定。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我們把主要精力,消耗在外部的挫折或壓力上時,是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經營親密關系的。
舉個例子,你的伴侶每天加班到九、十點鐘才回來,他回來後第一件事自然是洗完澡然後玩會手機,就去睡覺了,也顧不上去照顧你的感受,也沒有精力去傾聽你的想法。更别提,和你一起培養感情了。
但是這個時候,你的心裡就一直憋着一股氣,“覺得你的伴侶一點都不關心你”,“他變了,他對你越來越冷淡了”;特别是因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會讓你産生各種消極情緒,比如焦慮、憤怒、痛苦、抑郁、悲傷、崩潰等,進而無意識地發洩在伴侶身上。
久而久之,婚姻就變成了兩個人的戰場,充滿了攻擊和指責。次數多了,兩個人的關系,就變得岌岌可危。
所以很多中年夫妻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明明是兩個人,卻過得比一個人還孤獨。索然無味,沒有愛的婚姻,是不是隻能離婚了呢?
但是說句紮心的話,大部分婚姻都會回歸平淡,婚姻說到底還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如果過不下去了就離婚,這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逃避問題。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在現有的婚姻中找到自我,并給生活注入新的能量,那麼即使離婚後隻有你和孩子(或獨自一人),你也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然而,如果你在目前穩定的婚姻生活裡感到乏味,自己過得也無趣,并且隻想用離婚來解決所有問題。那麼即使離婚了,你仍然缺乏主動改變的動力。
因此,我們不能将所有的不幸都歸咎于婚姻或伴侶。相反,我們應該嘗試改變自己對婚姻的态度,學會自洽,這才是一個女人在婚姻中最好的自救方式。
那麼遇到索然無味的婚姻,我們該如何改變自己,才能讓生活越過越好呢?下面我教大家幾招。
第一, 轉變“受害者”思維
當婚姻陷入危機時,很多人往往會陷入“受害者”思維,将問題歸咎于伴侶,或者認為另一半在故意傷害自己,而忽視了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所以才會在婚姻裡頻繁“栽跟頭”。
比如很多人之所以覺得婚姻不幸福,就是因為伴侶不作為,沒有能力給自己帶來幸福,又或者自己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指責抱怨另一半不能給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在痛苦時根本指望不上他。但是卻忽視了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責任人。
所以面對婚姻中的痛苦和艱難,如果我們能夠轉變思維方式,從“受害者”轉變為“承擔者”,那麼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提高婚姻的質量。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自己在婚姻中的盲點和局限性。隻有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變和成長。
其次,我們要轉變對伴侶的看法。不應該将對方的問題和缺點無限放大,而是應該看到對方的優點和長處。
比如當你們吵架時,不要着急說出離婚,而是仔細想一想:
“可能隻是我們的溝通方式有問題,并非他這個人有問題。”
“他固然有他的缺點,但也有一些優點,比如工作認真負責,有上進心,具備經濟能力,能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我先嘗試向他靠近一小步,觀察他的反應。如果他願意跟随我的節奏,那麼說明我們的感情還沒有完全走到盡頭。”
有時候,一個念頭的轉變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帶來驚人的影響力。因此,我們需要主動覺知并克服這一點,這是自洽的第一步。
第二,與其消耗自己,不如大大方方提要求
在親密關系中,很多人不喜歡提要求,總覺得提要求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但是說實話,這并不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反而稍顯幼稚。
舉個例子,你可能會對你的伴侶有一些不滿,你們養成了分房睡的習慣,這讓你感到孤獨和不安。然而,你卻選擇了沉默,因為你認為這是生活的一部分,應該接受它。但是,這種想法可能隻是你在自我安慰,而問題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決。
相反,如果你選擇大大方方說出來,和你的伴侶分享你的感受,那麼你們就有可能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比如你可以對伴侶說:“生活并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誰規定了我們養成了分房睡的習慣就必須一直如此。我覺得好的夫妻關系還是需要多一些情感和親密交流的,你覺得呢?”當然,這也需要你的伴侶有維護婚姻的意願,并且願意和你一起努力。
所以,在關系出問題時,與其消耗自己,不如大大方方把你的要求說出來,這樣反而更容易赢得伴侶的尊重。
第三,降低對伴侶的期待,把重心放在自我改變上
我經常對大家說,真正厲害的女人,對待感情就隻有8個字——減少期待,降低依賴。
比如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留在婚姻中并不是為了伴侶和家庭,而是為了自己的幸福。我應該主動去維護婚姻,讓它成為我和孩子更堅實的後盾,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保障。
至于伴侶那些看不慣的點,如果能引導他改變就引導,如果不能,就接納。與其在内耗中浪費時間,不如多去取悅自己。這樣,我就能找到更多讓自己開心的方式,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後我想說,離不離婚,隻是換一種方式生活,你的幸福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伴侶和家庭上,而是要學會獨立,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标。隻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