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問:看多了出軌的經曆,有不少粉絲很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女人不怕男人出軌?
嘉待情感老師:
很多人說不怕男人出軌的女人,要麼是不愛你的,要麼是經濟情感獨立又受歡迎的。
看似有道理但其實完全沒說到點子上。
對于不愛的人來說,被出軌的打擊确實沒那麼大,但很少有人為了避免被出軌打擊到,而選擇跟不愛的人組建親密關系。
經濟情感獨立又受歡迎的女性确實選擇性更廣,但這并不代表她對背叛毫無感覺,可以通過随便更換伴侶來治愈自己。
那麼是不是所有女人都會害怕男人出軌?
當然不是。
不怕男人出軌的女人一般有一個共通點:
内心強大,自我愈合度高。
這麼說你可能有點懵,那我舉個例子:什麼樣的人不怕高考失利?
答案:要麼是放棄高考的,要麼的已經被保送的,再要麼就是内心強大不怕重頭再來的。
放棄和被保送的無需參加高考,這就像不進入兩性親密關系裡的人就不會害怕受到傷害一樣。
而内心強大不懼怕失敗能重頭再來的人,就像受了傷還有勇氣和能力重新站起來繼續相信愛一樣。
有這種心态的人,就是我上述所說的内心強大,自我愈合度高的人。
想要在兩性親密關系裡擁有這種心态,就必須做到兩點:
第一,對兩性親密關系的認知極為全面、通透;
第二,自我完善程度極高,不需要通過親密關系來彌補内心的缺失。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第一種,對兩性親密關系看得極為全面透徹的女人,不會有非黑即白的二極管思維,而是非常清楚兩性親密關系裡,除了愛意、忠誠、責任,也包含了人性與人性的碰撞、融和及博弈。
而背叛≠不愛。
背叛往往來自于人性的博弈和選擇。
而人性裡包含着原始基因和後天環境影響。
原始基因刻畫着占有、自私,在兩性親密關系裡表現出來的就是喜新厭舊、貪得無厭。
後天環境影響會促使人類文明進化過程中,選擇更容易使自己存活下來的方式,比如分享、合作、愛意、責任等等。
當人性在面對誘惑時,就會展開博弈。
打個比方:
如果一個人在感情裡的選項隻有A時,那麼他可以做到絕對的忠貞,因為沒得選。
可是當他能選擇ABCD時,他就會心猿意馬,開始做比較。
而當他在與A組建的親密關系裡極為不舒适時,他就會忍不住偏向BCD。
至于他最後會不會背叛A,則取決于他對A付出的感情成本和其他成本有多少,也取決于他的道德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有多高。
看透了這一點,兼容性更強,也更懂得自己追逐的是什麼。也就不會因為遭遇背叛就徹底否定自己,否定愛意的存在,一蹶不振、害怕靠近男人。
第二種,自我完善程度高的人,擁有對自我的全面判斷,同時内心力量充沛,不需要通過親密關系來滿足自我的缺失。
可以說大部分人,對親密關系的需求,比如要求對方愛我,要求對方滿足我XX需求,實際上就是企圖通過親密關系來填補内心的空缺。
這個空缺,是缺愛,是自卑,是自我防禦和無數的自我攻擊。
内心的空缺越大,越缺乏力量,也就越虛弱,越容易受傷,也就越渴望通過另一半的愛意來支撐自己。
于是就會把自己感情全然寄托在伴侶身上,以索取、情感綁架勒索對方的方式,來獲取力量。
當對方無法填補你内心的空缺時,你就會變得敏感、猜忌,甚至退行成嬰孩。
當然你也可能會激發自我防禦,變得充滿攻擊性,以指責、謾罵的方式來獲取關注和愛意。
而自我完善程度高的人,更擅長分享愛意,而不是索取愛意。分享的前提是自己可以源源不斷地擁有,所以即使分享出去了自己也不會失去,這就是愛的一種能力。
對于自我完善程度高的人來說,兩性親密關系是錦上添花的一件事,是一種享受,是對生命曆程的豐富,而不是對自己人生的控制。
所以即使發生了背叛,在釋放傷心和難過的負面情緒之後,也能很快站起來,在治愈自己的同時,重新獲取内心的力量,去理性地分析感情裡的問題。
當一個人持續保持愛的能力時,也就有了經營幸福關系的能力,也就對出軌這種事不再恐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