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深度解析:為什麼付出那麼多,卻沒能換回同等的愛?

嘉待情感
2024-11-30
2602
18

幾乎所有女性都有一個差錯的認知!

認為“愛=付出”,我對他愛有多深,付出就應該有多少。

也期待着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對方同等的回報。

一旦付出沒有換回我們想要的愛,我們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痛苦!

比如你會在心底裡問自己好多遍:‘為什麼我為他付出了那麼多,最後他還是這樣對我?他說過他會永遠愛我的,可是他沒和我結束卻又和别人開始,難道這就是愛情嗎?’

也會歇斯底裡向對方咆哮:“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為什麼??你是不是從來沒有愛過我?還是你本來就是這樣鐵石心腸無情無義的人?”

可是你的伴侶呢?

他們沒有辦法給你想要的回答!

不管是不愛了,還是他們本來就花心……回答這些問題,有意義嗎?

真相就是:他确實背叛了,确實傷害你了,确實沒有那麼愛了!

但是女人總是感性的,不管多麼強大的女人,遭遇愛情的不忠,遭遇愛人的欺騙,這都是對美好愛情的一種亵渎,這都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強烈的否定,你的信念,你的期待,你過去許下的美好願望,你對人性的認知……在這一刻,伴随着他的傷害,全都化為烏有。

大多數姐妹在經曆過這樣的傷害後,心理都會變得更加強大,情感上也會更加成熟,因為大部分女性都是外柔内剛的,不管多麼強烈的傷害,都無法把我們打倒,能打倒我們的人,隻有我們自己。

就像《老人與海》中說過:生活總是讓我們體無完膚,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肯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但還是有一部分姐妹,在這場傷害中不斷沉淪,不斷懲罰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因為你們心裡一直有一個不解之謎:那就是“對方為什麼要傷害你,為什麼付出多的那方,往往不被愛?為什麼你付出了那麼多,卻感動不了他呢?”

接下來,我就站在人性的角度,給大家好好剖析一下:為什麼付出那麼多,卻依然得不到你想要的愛!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01你的付出未必是對方想要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投射性認同”

換句話說,在一段感情中,很多人認為隻要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了對方,那麼這就是愛的表現,對方就一定會心存感激。

可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好,對方根本就不需要。

就好比,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他們以為這都是為了我們好,可我們卻沒有半點歡喜,隻感覺到了窒息和控制。

面對這樣的愛,我們幾乎都選擇了對抗和逃離。

所以說,自以為用“為你好”的方式去愛另一半,這不叫愛,這叫情感暴力,這不僅讓另一半覺得你強勢控制,還會讓兩個人陷入痛苦。

02過度付出會給對方一種壓力

海靈格大師曾說過:“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過度付出換不來愛,第二個原因就是站在接受的一方,他不能夠同等程度回報付出者。

比如有一個男性學員給我說:老婆對我實在太好了,但是我卻隻想逃離她!

他說:老婆每天下了班就去接小孩,每天變着花樣給我做我喜歡吃的菜,自己的東西舍不得買,卻給我買的都是挑貴的;家務活,孩子的教育也是她一個人包了。

但就是因為她對我太好了,無形之中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好像我一直都欠着她的。如果我對她不好,達不到她的要求,那就是我的錯!

所以我現在特别焦慮,隻想逃離她,因為她的好,太令人窒息了!

所以過度付出會讓另一方産生壓力,總覺得自己虧欠了你,為了減少自我壓力,他的自我防禦機制就會上線。

他會試圖讓你少為他付出一點或者不為他付出,或者和你拉開距離,拒絕你的好意,或者對你的付出置之不理。總之他會想辦法讓自己的良心過得去。

03低效付出,傷害的是你自己

親密關系一直遵循一個原則:現實換現實,情感換情感。

意思就是你在現實層面上為對方付出,最多也隻能換來對方在現實層面上為你付出。

打個比方:你今天新學了一道菜譜,做了一大桌子菜等老公下班,擔心他下班太晚,你又特意跑了一趟先去接孩子回家。你很期待老公回來後,看到這一切會很感動,會擁抱你,誇誇你。

沒想到他回來了,啥話也沒說,外套一甩,坐在桌邊拿起筷子就開始吃。

這時候,你會感到委屈、憤怒,替自己不值得。

但實際上你老公有問題嗎?

沒有,而你存在一個問題——「你想用現實層面的付出,去換取情感上的回報」。

但是,現實換情感是很難換來的。

因為這屬于無效付出,而關系中低效的付出,傷害的是自己!

那麼在一段感情中,如果我們付出了很多,卻還是得不到伴侶的回應和感激,該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己在婚姻裡的處境呢?

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三點建議:

第一,付出前,請先确認對方的需求

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在自顧自的付出,而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付出的并不是對方所想要的。

有一句話你可能聽過——有一種冷,叫你媽媽覺得你冷。同理,有一種需要,是你覺得他需要。

比如在對方很累的情況下,他需要的可能是個人的空間,所以相比噓寒問暖,煲湯做飯,對他來說,默默的等待和愛的擁抱,才是他需要的付出。

所以,有效的付出,是真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真正共情對方需要的是什麼,才能給到他想要的。

不然,你拼盡全力在他身後追趕,你追得越快,他跑的越快,你追得累,他跑得更累。

不如慢下來,看清楚,看看你給他的,是不是他想要的。

第二,利用貝勃規律,引導對方為你付出

心理學上的貝勃定律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經曆了一次強烈的刺激後,之後給予的刺激對他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比如,我們第一次吃海鮮的時候,覺得驚為天人,但如果天天吃,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但是偶爾吃一下,還會對它保留期待。

放在親密關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在這段感情中你一直在付出,那麼久而久之,男人就會漸漸習以為常,最後陷入“關愛麻木”。不管以後你對他再好,他也很少會心存感激了。

所以,哪怕再愛一個人,我們也不能過度付出,而是多去衡量對方是否值得。

比如可以适度減少自己的付出,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再去付出。

也可以利用貝勃規律,引導伴侶多為你付出,不斷增加他的“沉沒成本”。

隻有在這種“你來我往,雙向付出”的模式下,你們才能建立起對這個家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因為好的感情,都是雙向流動,雙向付出,雙向奔赴的!

第三,無論何時,女人都别忘了愛自己

給大家講個大學同學的故事吧。

朋友和前任老公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男方事業有成,女方賢惠持家。

然而,有一天老公出軌了,愛上了自己的女下屬。

他覺得對方年輕,漂亮,有創造力,和她有聊不完的天。而他的妻子,在日複一日的操持中,早已變得面目模糊。

朋友知道他的想法後,爽快同意了。

拿着離婚分來的資産,努力學習,工作,健身,不斷經營好自己。

幾年下來,她重新變得光彩照人,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對她更好、更在乎她的人。

而前夫,在輾轉于幾段雞零狗碎的感情後,最後淪落成了一個人。

法國思想家蒙田曾說: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所以女人不管在什麼境地下,都别忘了愛自己。

要把人生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另一個人身上。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别人而活。

你要相信: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