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什麼叫愛自己?

嘉待情感
2023-08-10
2031
27

提問:姑娘,如果你變成男版的自己,會愛上現在這個自己嗎?

小夥子,如果你變成女版的自己,會愛上現在的自己嗎?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意思,實則深層還真有點意思。

這不就在扪心自問----你愛不愛你自己?

這不是戀愛問題,而是自愛問題。

來我們想象一下:

假設複制一個你出來,你們擁有完全一樣的外形和個性。

Ta和你一樣,也許肥胖,腰腹間有贅肉,胸部很小,腿很粗……

Ta和你一樣,也許習慣性撒謊,或者有讨好型人格,或者戀愛中不停猜忌,控制欲很強……

Ta和你一樣,也許性欲旺盛或完全不舉,或隻對離經叛道的體驗感興趣……

Ta和你一樣,心中有最陰暗的部分……

如今,這個人就站在你旁邊,那些不為人知的東西如今都袒露在陽光下,想象一下,這樣的一個人,你會接受Ta,和Ta做朋友,甚至是愛Ta嗎?

你接納這個會讓人感覺到不舒服的人嗎?

接納了,甚至愛了,就叫做愛自己。

文化背景造就了自我邊界的模糊

“愛自己”是一個謂語+賓語結構,要愛自己,首先要有一個自己。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愛自己”這個概念其實是一個舶來品。

很西化的概念,西方社會強調“個體”,東方社會的文化傳統是“集體”,“集體”文化帶來個體邊界的模糊,進而模糊掉個體需求。

比如,一個人小青少年時期迷上了紋身,ta認為把藝術留在身體上是很美好的事情,于是ta他希望能夠去紋個身。

在東方家庭,父母會制止你,說,這是小流氓才會做的事情,你看看其他孩子,你再看看周圍的世界,哪個正經人會紋身?你紋身以後都沒人要你,也沒有單位要你……

而在西方家庭,父母會說,你想好了嗎?首先紋身很痛你是否能承受?

其次它是永恒的紀念無法抹去,滿足對藝術的追求是否有其他方式,比如學個繪畫?

最後你是否已經有長遠的職業規劃,紋身是否會給你帶來求職方面的困擾?

在這裡可以看到,東方家庭更強調集體意識,而西方家庭更強調個體意識與群體環境的磨合。

通過這樣的對話,東方的孩子會認為“我不被允許”,而西方的孩子會覺得“我可以選擇”;

東方的孩子對于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會選擇回避,逐漸變得看不清楚自己,而西方的孩子會逐漸積累探索自我邊界的能力,形成獨立自我。

文化和傳統,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

這樣的情況體現在戀愛中,有一句話很能說明問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在這裡,壞男人的潛台詞其實是:我很壞,我也知道我很壞,可是我看見了自己的壞,我接受自己的壞,我更愛死了自己的壞,我就是要張揚地,自由地做自己,因為我無比享受做自己。

這樣的人,對每一個自我邊界模糊,看不清自己,更不愛自己的人來說,都有緻命吸引力。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從小到大。都是父母包辦,父母安排。就連結婚,也是父母安排的相親。她覺得可以,就結了。

後來她遇到一些事情來問我。她感受到自己被束手束腳,她極力渴求自我。

其中我問過她有沒有想做沒有去做的事,她說,對她而言,第一件想做的就是:去紋身。可是她不敢。

如何去愛自己?

經典問題:“我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我要什麼?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通過觀察自己,覺察自己,來完成照見自己,接納自己,進一步愛自己這一過程。

1、抓住自己回避的部分

每個人都有缺陷,我們會下意識地去回避那些缺陷,因為它讓我們不舒服,會影響我們的外在形象。

可是,不完美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正是這些不完美造就了我們鮮明的個性。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觀察有哪些事物讓你内心出現了不舒服的情緒,然後拿手機記錄下來。

2、覺察自己

嘗試自己放在一段足夠安全的社會關系裡。這個社會關系可以是你很親近的朋友,也可以是心理咨詢師。

然後把記錄下來的不舒服事件與之分享,在你能夠清晰描述出自己感受的時候,便踏上了覺察之路,漸漸地,你便能夠看到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麼。

3、積累被愛的體驗

在看到自己的真實需求之後,可以慢慢嘗試把自己的真實需求表達出來。呈現在那一段安全的社會關系裡。

被愛是一種體驗,隻有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真實需求,把這種需求表達出來,感受到接納之後,才能擁有這種體驗。

也隻有體驗到了被接納和被愛,我們才懂得怎麼去愛他人,怎麼去愛自己。

最後,奧斯卡.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之始”。

物質層面的滿足雖然不夠全面,内心愉悅持續的時間也很短暫,可是它也是愛自己的一部分。

吃一頓向往已久的美食,買一件一直舍不得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些行為如果都建立在,對“我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我要什麼?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了深刻認知的基礎上,那麼,它就會成為給你帶來快樂和自由。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