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遇到有學員問,我怎麼說他都聽不進,怎麼辦?
到底要怎麼才可以讓他理解/回頭?
他真是太固執太倔了!
今天我把心理咨詢師的手法交給你,不看術語隻看白話,不看理論隻看實戰。
讓你成為解決這類問題的高手。
我會用三個實例來講述高級心理咨詢師的溝通方法,這可是我的飯碗:
固着----進入固着----打斷----引導----建構
什麼意思呢?
我們來看第一個實例:
“固執”的老太太
這個案例比較特殊,是一位老人家的哀傷療愈的案例。
老太太的老伴突然離世,老太太受不了打擊,每天不說話、不吃飯、不睡覺。要麼就是一個人坐着默默地哭,她的孫子小誠非常孝順,日夜陪伴着,終于有一天上午,老太太暈倒了,送到醫院輸液維持。
小誠找到我,跟我說了這件事,請我幫幫忙。老太太醒來後,依然不吃不喝。于是我做了哀傷療愈方案,每天根據老太太的狀态,每日更新。
這個案子的難點在于,我沒有辦法直接面對老太太,無法用到心理咨詢師的技能,需要老太太的家人代為執行;同時方案需要簡潔易行,老太太的家人能夠直接上手操作,還要保證有效果;很多方法都不能直接用,比如寫情緒日記、增加運動這類,都不合适;老太太也沒什麼愛好,最大的愛好就是跟老伴在一起;要轉移注意力也是一件難事。
如果采用時間觀療法,老太太不一定會配合,也聽不進。于是我采選擇用了正念療法。
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覺察、活在當下及不做判斷。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說白話,意思就是,讓老太太的家人,不評論不判斷不阻止,用一種接納和抱持态度,容納老太太的情緒。
目的一:是能夠讓老太太毫無顧忌,全然地表達自己,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并且相信家人能夠完全地接納她的所有情緒。
目的二:能夠獲得老太太内心的信息,她的哀傷,她的痛,根源,越深,越能找到症結。
通常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哀傷,除了失去本身帶來的,還有自責、後悔、憤怒、遺憾等其他情緒,這個發現之後,在後面的步驟中,進行進一步驟療愈。
很快,小誠反饋,老太太開口說話,并回憶老伴過去的事情,邊說邊哭。
哭,就代表着好轉了。
可是難題又來了,老太太始終不願意吃飯,拒絕進食,子女們都跟她生氣了,她還是犟得不行,每天輸着營養液,這也不是辦法啊。
小誠跟我說的時候,急得不行。我對他說,别着急,你試試不勸她吃,不跟她急,千萬千萬不跟她生氣。
于是,我交給他一個方法:
老太太現在狀态在心理上,叫“固着”想要她聽進去話,就需要打破固着。但這個打破,需要先進入她的世界,跟她思維同步,跟她一起,建立連接。然後慢慢引導,慢慢修正,一步一步。給她加進入新的東西。然後再完成建構,把你的想法建構給她。
老太太固着----你進入固着----你帶領老太太逐步變更固着----重新建構
當時的情況是,老太太坐着,發呆,沉默不語。
老太太喜歡吃軟的面條。
我讓小誠煮一碗香噴噴的煎蛋面,越香越好。
煎一個雞蛋,在湯汁裡熬白,再下面條。藤椒油、芝麻油、雞精、鹽、豬油(雞油)、蔥花、蒜蓉,加上燙好鮮嫩的豌豆尖兒。清香撲鼻,端到外婆面前。
小誠端過去,老太太習慣性拒絕,然後我讓小誠也坐着,看着老太太,沉默不語。
5分鐘過去了,老太太就疑惑了,剛才還跟我生氣,吵着非要我吃東西。
怎麼這會兒沒聲兒啦,我這孫兒咋啦。然後面的香味兒使勁兒往鼻子裡鑽。
老太太開口了,說,你怎麼啦?
小誠說,外婆,您繼續,我陪着您。
老太太開始唠叨,我這幾天太難受了。
小誠說,是啊,我也難受,我在呢,别怕。
老太太說,不是我固執,是真難受吃不下。
小誠說嗯,我看得出來,您沒胃口。
老太太說,你外公不在了,我真的,像丢了魂。
小誠說,您确實受苦了,身體傷害也可大了,遭不住。
老太太說,哎,渾身沒力氣,不想動。
小誠說,嗯沒事,您别動,您看這面熱乎着呢,我喂您。
老太太不再拒絕,乖乖吃了半碗面。并且第二天上午,小誠彙報說外婆自己主動喝粥了。他們給她煮了香噴噴的臘八粥。一家人,喜大普奔。
當然,後續的哀傷療愈還要繼續很長一段時間。療愈方案也遠不止上面的這些,但一切都在好轉。
“固執”的孩子
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孩子特别喜歡玩衣服角,一直玩一直玩。
在幼兒園也玩,在家裡也玩,朋友怎麼說,孩子不聽。
孩子還說,你和我一起玩嘛。
可是朋友試了試,沒有發現特别之處,還是無法讓孩子停止玩衣服角。
用新玩具哄也不行,打也不行,罵也不行。
我看到孩子的時候,他正坐在凳子上玩衣服角。看得出來,孩子沉浸在他的小世界裡。
這也是一種固着。
于是依然用這個方法:
固着----進入固着----打斷----引導----建構
我和孩子一起玩衣服角,同時和孩子交流。
孩子一看,說,好玩吧,我可喜歡了。
我說,是啊,你怎麼玩的啊。小孩說,你看這個卷起來,好玩吧。
我說挺有意思的,那換個角呢?試試看。
小孩說,好呀。于是我們一起卷啊卷啊,把身上衣服上好多都卷個遍。
好玩極了,孩子說。
我說,我們再試試這個彩色紙吧,孩子說好啊。
于是,他發現,卷彩色紙比卷衣服角好玩太多了。
玩了一會,我說,我們可以折呢。于是我們折了青蛙、折了紙飛機。
孩子發現,好玩得太多。
幾天過去了,朋友跟我千恩萬謝,說以前怎麼教都沒用,自從你來過之後,孩子不再卷衣服角了。
喜歡折各種不同折紙,然後家裡的玩具,都開始玩了。
孩子的後續還需要觀察,我也跟朋友說,以後多做親子遊戲,陪伴孩子玩耍。
“固執”的老婆
一位學員老李曾經找到我,說自己的妻子像個瘋婆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罵他,他不敢回家了,要麼回家很晚,要麼索性住公司。
這位丈夫也是沒辦法了,他說婚姻最後的一博,實在不行,就放手吧。
妻子每次交流,都是同類的話語,都是指責丈夫不顧家,說丈夫不愛自己了,還說是不是丈夫外面有人了。
老李無奈,他說這麼多年了,他很多時候真的不想過了。
這次如果不行,他真的想放棄了。
我讓老李試着順着妻子的話,先不跟妻子對着幹。
依然使用:固着----進入固着----打斷----引導----建構
我寫了一篇對話指南,老李可以直接用來跟妻子對話,讓老李跟妻子先溝通一次。
才能了解妻子内心深處的需求與誤解。
老李再次找到我的時候。
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說,“以前那溫柔的她似乎又回來了,我居然從來沒有想過是我的溝通方式的問題。
看來,這麼多年感情,真的需要找對方法,努力一把。”
後續還需要修複穩固,不過,一切都在變好。
有時候,很多矛盾,都是起源于溝通,想要化解,也需要從溝通上解開。溝通不僅僅是說幾句話。
勸慰不僅僅是說不,而是一種溝通的藝術。
固着----進入固着----打斷----引導----建構
用好方式,你可以搞定大部分難搞的溝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