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婆媳矛盾如何處理?聰明的妻子要知道這2個底層認知,會這2種套路

嘉待情感
2023-07-29
1921
10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婆媳關系可以說是一個蠻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而且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那如今,大部分能夠處到的最好的婆媳關系,也就是老死不相往來了。

這裡面既有文化的因素,比如我們中國文化強調孝道。

還有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父母輩來幫我們帶孩子。

那不同生活理念的兩代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必然會有一些生活習慣上的矛盾發生。

婆媳之間最常見的,難免就是會有一些對于“兒子,丈夫”這個角色在情感上的争奪,以及在家裡,話語權到底是屬于誰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相處,也會影響到整個小家庭生活的建構。

而且,當夫妻關系沒有辦法很好地去推進婆媳矛盾的時候,婆媳問題反倒成為了家庭沖突的一個主旋律。

因此呢,老師就覺得,有必要一起來聊一聊婆媳關系。

一方面,我們可以嘗試着從《一念之轉》這本書中所提出來的轉念方法和作業,看看能不能化解一些與婆媳沖突有關系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是想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一些視角,去了解婆媳關系的矛盾和沖突到底是怎麼産生的,然後給大家一些可能的參考解決方法。

01首先,我們看一看最容易在夫妻之間出現的婆媳矛盾主要在哪些方面?

一個是生活習慣的不同。

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和不同。

比如,婆婆來家裡後,對家裡的各種“改造”,包括家務怎麼做,做什麼樣的飯菜以及整個家庭的布置可能都會有她自己的一些意見。

如果婆婆比較強勢的,可能不打招呼,直接就上手按照她自己的習慣更換了,那這就會讓妻子很不舒服。

如果婆婆是比較通情達理,有邊界的,認為這是兒媳婦的家,自己不應該去做太多的主意和改變,但是呢,這也可能會造成一個問題,就是婆婆會覺得住着不舒服,然後可能就會出現很多的一些争執。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第二個是對于情感的争奪。

就是媽媽對于兒子的關愛的争奪。

比如,很多老人常說,娶了媳婦忘了娘,婆婆會刻意或下意識地去與兒媳婦争奪兒子的關注度。

假如男人是個很容易被媽媽影響到的“媽寶男”,那夫妻之間就會很容易因為婆媳問題頻繁爆發沖突。

當然,從生活上的依賴來說,“媽寶男”好像也确實更喜歡他原生家庭的那種環境。

所以,隻要是媽媽的力量和原生家庭習慣的介入,妻子就會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婆婆沒來,兩個人一起住的時候,一切都很好。

但婆婆一來,兩個人就好像怎麼都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融洽了,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這一點,現在不僅僅是存在于婆媳之間,翁婿之間也一樣。

比如,一些強勢的丈母娘會有很多的對小家庭的控制,然後女婿也會覺得有點不知所措。

作為小家的一家之主,在家庭的很多地方自己又無法做主,說了不算,因此就涉及到了這個家到底聽誰的家庭話語權的争奪。

那在過去,因為女性是依附于夫家而生活的,傳統家庭裡講究的也是長幼尊卑有序的一個次序結構,因此,娶了媳婦後,家裡婆婆的地位是高于媳婦的,話語權也在婆婆這邊。

但現在不一樣了,咱們講究平等,女性在精神和經濟上開始獨立,出嫁後在小家庭裡也有了話語權和決定權。

可我們的内心,還是認同要和丈夫一起把老人孝順好,要尊重婆婆,盡量哄婆婆開心,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孝順的兒媳婦,對吧?

但又不想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完全被婆婆占去主導地位。

尤其是,當自家的婆婆還是以傳統女人的角色自居,認為兒媳婦就該聽婆婆的,那往往我們就會被陷入到這種非常兩難的境地中。

因為我們想主導自己的婚後人生,我們的内心是對自己有要求的,如果完全聽從婆婆的,自己又太難過了。

我們就被卡住了,所以這是婆媳問題的一個挺根本的原因。

02 那怎麼去解決和化解它呢?

婆媳關系在婚姻中出現的問題,無非是受到這麼幾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個是,觀念的沖突。

就是我們自己内在觀念的沖突外化。

一方面我們很想孝順婆婆,另一方面,當我們的關心,遇上婆婆想要争主權,刷存在感,介入小家庭生活的意圖時,我們就感覺到自己在小家庭很被動,情緒受到了影響,夫妻關系受到挑戰。

基于這樣的一些影響,我們就會生出一些想法出來,

比如,覺得老公更重視更偏向于婆婆。

覺得婆婆太強勢,太沒有素質了。

覺得婆婆一點邊界也沒有,等等。

所有這些讓你難過的想法生出來之後,我們都可以用轉念作業的方式去把自己帶出來。

比如,拿【婆婆沒有邊界】來做轉念

第一個問題:這是真的嗎?

得到肯定的答案,“對,這是真的”,再問自己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你能100%确認這是真的嗎?

對,我真的覺得他們是沒有邊界的。

第三個問題:當你這麼想的時候,當你覺得【婆婆沒有邊界】,你會怎麼樣?

是不是會覺得壓抑,挺緊張,不願意理她,自己的情緒和态度也不太好?

很顯然,這個時候你已經從自己的位置上離開了,沒有好好地去照顧自己。

卻跑到了對面,去管别人的事情,希望婆婆改變,一定要讓婆婆保持邊界,對吧?

第四個問題: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想法,你沒有【婆婆沒有邊界】,你會怎麼樣?

我好像就沒有那麼壓抑,沒有那種因為強烈希望别人改變而不得的痛苦了。

你是不是就專注于自己,是不是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來了?

所以,一念之轉和轉念作業可以幫我們先處理自己的情緒,觀念的沖突和又跑到别人那裡去管别人的事情,這樣的一個局面。

其實站在這個點上我們也可以想一想,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婆婆和老公能被我選到,是不是也有我内在的某些點和他們是契合的,是相關的?

所以在這個部分把自己的源頭找到,然後才是解決之道。

好,這是處理我們自己心理和執念引起的情緒問題。

03 那從更現實的方面看,我們可以怎樣去處理婆媳沖突?

首先,從婆婆的部分來說,我們自己要先明确和婆婆之間的邊界,從三個層面去劃清。

第一個層面,一定要知道,婆婆不是媽媽。

婆婆就是婆婆的身份,而且婆婆的身份現在也發生了變化,所以你是選擇尊重她傳統婆婆的那種身份,就是絕對服從她,尊重并允許她擁有大部分的話語權?

還是說,你知道社會時代已經變了,你隻能給她一些情感上的撫慰,但在規則層面,還是需要以你們的小家庭為主。

其次,要抓大放小。

抓住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不放,比如,養育孩子的問題,小家庭的财政大權的問題。

這些很核心的問題,你需要把界限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但是在一些小的事情上,比如,買個床單,家裡衛生怎麼打掃,一些無關緊要的物件怎麼擺放之類的,相對小一點的不會擾亂你生活的事情,可以放手,睜隻眼閉隻眼,讓婆婆做主。

可能你會說,不行,家裡任何一個物件不按照我的方式來擺放,我就感覺不舒服。

那既然你選擇讓婆婆來幫你帶孩子,你總要給她一點權限,不能說我又要免費用着你,但是我又不給你任何話語權,你必須全部按照我的要求來做,那你婆婆肯定就不願意了,對吧?

因為她也是個人,她也有一些自己的思想,她至少是養育了你的老公,她也是有她自己的價值的,對吧?

雖然她在社會層面未必再占有優勢和話語權了,可是她對你家庭的貢獻是有的,這是你要承認的,對吧?

所以抓大放小,自己要看清楚。

另外,要溫和地捍衛。

溫和是态度,是你放小的部分,接納,允許婆婆的部分。

婆婆到這個年齡了,她即使再跟你争奪話語權,争奪情感的權利,她其實也已經不占優勢了。

她要的無非就是個關注和感情,那這一部分,你和老公是不是可以共同的給予她。

那麼捍衛的就一定是那些你不能放手的部分了。

這個就各個家庭不一樣了。但最基本的是一樣的,跟社會部分相連的内容,态度是溫和的,可是不放手的部分就是不放手。

所以,不放手這個部分是需要你去做到的,這是你要管好自己邊界裡的事。

劃清邊界,并管好自己邊界裡的事情。

第二個層面,是需要你和老公建立一個同盟。

那這個首先就需要你尊重老公的孝。

就是情感上和他媽媽的連接。

但是你要和老公一起協商,哪些地方是你們兩個人要共同去結盟和合作的部分,并達成一個共識。

當然,這個達成共識,一定是建立在你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的,而不單單是憑着為他生兒育女。

經濟基礎決定你在家庭裡是否擁有話語權,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是适用的。

假如你吃喝住行全靠着老公養着,你隻是生了一個孩子,你就又回到了傳統女性的位置,就是依附于老公生存,對吧。

可是現在的婚姻法又不保護傳統女性,所以你唯一能跟老公要話語權的籌碼,是你自己要在社會上有一點點位置,至少要有一點位置,不能全都依賴他。

其次是,如果涉及到你和婆婆之間發生了一些小的事情,你跟老公講的時候要注意,

隻描述發生的事情,千萬不要去評論或評判婆婆。

因為一評論,就帶有傾向性,一有傾向性就會引發情緒,一引發情緒,夫妻關系就出現問題。

第三個,可以提出自己的難處,但是不去訴苦,不去做情緒性的發洩。

比如,“老公,這個事兒讓我挺為難的,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隻去做這樣的一個求助式的交流,讓你老公知道有這種難題的存在,然後你們可以共同的去想辦法。

而不是你一有難題,你的态度就是在否定他的媽媽,否定他媽媽就是否定他自己。

如果老公和他的媽媽綁定太深,比如媽寶男的話,你就又影響到了夫妻關系。

所以這個是在和老公交流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部分。

第三個層面,和自己的和解。

這也是老師覺得更重要的部分。

婆婆帶來的所有的痛苦、為難、糾結,也是我們進入自己執念的一個入口。

痛苦無非是我們真的去認識自己的一個引路人。

也許沿着婆婆激發給你的那些難過的感覺,那些痛苦的想法,我們恰恰可以停在這裡,用一念之轉的4句問話和反躬自問來看一看,我們到底卡在了哪裡,我們的内心,在女性角色,身份,位置上有哪些混亂?

也許婆婆正好是一個最好的提醒,幫助我們去探究我們自己。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