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孕期哺乳期出軌的男人,都有這個特征!

嘉待情感
2023-07-08
1944
19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婚姻遭遇出軌,着實是讓人備受煎熬的慘痛經曆,更别說是在孕期,哺乳期這樣敏感脆弱的時期。

妻子十月懷胎孕育新生命,家庭新成員的降臨,初為人父的“喜悅”…… 那些在妻子孕期,哺乳期出軌的男人,是對妻子沒有愛了嗎?

很多找我咨詢的學員,在孕期,哺乳期這樣艱難的時刻,遭遇伴侶出軌,她們在經曆震驚,崩潰,憤怒,掙紮後,對伴侶出軌這件事仍然難以接受。

面臨共同的家庭、孩子何以為繼,她們困擾在“伴侶的愛”上。

男人在妻子孕期,哺乳期出軌,或許有愛,但這愛十分有限,不足以克制他的欲望不去出軌。

讓一個男人想要出軌的,是他的需求;要不要把出軌這件事付諸實踐的,取決于他的人格成熟度。

也就是說男人在妻子孕期,哺乳期出軌,更多源自于他自身的需求以及人格不成熟,而不是簡單的對妻子有沒有愛了。

當情感和需求是和諧統一的,比如,對妻子的愛與對穩定家庭的需求是一緻的,表現出來就是“愛”;

有時候情感和需求是對立沖突的,比如,對妻子的愛與逃避壓力的需求,二者就會處于鬥争之中。

當自身需求占了上風,伴侶就會逃離家庭或者出軌,表現出來就是“不愛”或者“傷害”。

而如何均衡這種沖突,妥善作出選擇,或者更少會有沖突的發生,則取決于伴侶的人格成熟度。

換言之,愛可以幫助一個人克制出軌,但不能阻止一個人出軌。

咨詢中有出軌的男性學員求助:

“愛着妻子,但又放不下情人,我該何去何從?”

“因為激情短暫出軌,情人現在糾纏不清想要破壞家庭,我該怎麼辦?”

你看,男人可以一邊愛着妻子一邊出軌,而出軌也未必是愛上了第三者。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現實中也有人因為“利益”或者“到了該結婚的時候”結婚,并不是對妻子有多愛,甚至僅僅因為“怕麻煩”,結果也并沒有出軌。

01孕期哺乳期的出軌動機,源自伴侶自身的需求

妻子十月懷胎辛苦撫育孩子,伴侶此時卻逃離家庭出軌,從道德上必然千夫所指。

我們這裡不作道德上的批判,每個行為背後都有相應的動機,看看男人在妻子孕期,哺乳期出軌,背後是怎樣的需求推動他:

對“父親”身份的不适應,,想要“做自己”

研究發現,在孩子出生後的3-6個月中,男性最可能出現問題。

女性從懷孕那時開始,就在逐步适應身體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男性沒有這樣一個生理和心理的緩沖過程,孩子出生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讓他們有措手不及的感覺。

男性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才突然認識到,一切都将不同了。

新的“父親”的身份,意味着他需要成為孩子的父親、孩子媽媽的丈夫,必須對家庭更多地投入成為支撐。

尤其孩子出生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伴侶感到“自我”與“自由”受到威脅,就想要逃離家庭,以出軌的方式“做自己”。

失去妻子的注意力,想要“重獲關注”

處在二人世界時,妻子可以無微不至地照顧伴侶,懷孕後妻子自然将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照顧孩子上。

此時,伴侶感到在婚姻中失去了妻子的關注,自己變得不再重要。

有的人甚至因此産生對孩子的“嫉妒”,認為是孩子奪走了妻子的愛,而這種嫉妒容易讓人産生自我質疑——做父親的能力。

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沖突,讓伴侶在婚外情中獲取關注。

家庭地位被削弱,尋找“存在感”

妻子在孕期,哺乳期成為整個家庭的重點關注和照顧對象,此前父母的關注全部轉移到妻子和孩子上,整個家庭圍着妻子轉。

伴侶感到在家庭中逐漸喪失地位,成為家庭的“局外人”。

比如,父母不再關注與他有關的生活細節,所有生活指導都以妻子為最高原則,或者需要他“自我犧牲”來配合,以更好地成為孩子的父親。

此時的出軌,是想在家庭之外尋找“存在感”。

對妻子孕期的變化不适應,想要逃離家庭

孕期哺乳期,女性生理和心理會在體内激素水平的影響下,發生巨大變化。

妻子逐漸對自己的身體感到陌生,比如容貌身形的變化,身體機能改變;心理上産生不安與焦慮,擔心無法勝任成為好媽媽,或者伴侶無法成為好爸爸;

活動受限,一切以孩子為最高原則,“自己”退居其次……

這一過程伴随的往往是強烈的情緒變化,甚至變得抑郁。

在這敏感脆弱時期,妻子會本能地向伴侶“求助”。

此時伴侶若無法承接妻子的情緒,并對此更多感到壓抑,就會逃離家庭尋求輕松感。

生理需求被壓抑,獲得性的滿足

伴侶的生理需求被長期壓抑,在沖動下出軌,以獲得性的滿足。

當然,除了以上需求推動男人在妻子孕期,哺乳期出軌,還有的是在孕期之前,二人的婚姻就已經出問題。

比如雙方關系進入“權利鬥争”期或者倦怠期,婚姻中情感缺失等等,隻不過是在遇到妻子孕期,哺乳期,成為一個契機。

或許認為妻子無瑕顧及自己,伴侶“順理成章”地出軌了。

02孕期哺乳期出軌的男人,自身人格成熟度更低

是不是說妻子在孕期,哺乳期,有以上需求的男人就一定會出軌呢?

當然不是,當對妻子的愛,與自己的需求相沖突時,人格成熟度高的人能更好地整合沖突,并實現積極的轉化,從而妥善處理可能的危機。

事實上,人格成熟度高的人,會更少面臨情感與需求相沖突的情境。

從心理學概念講,人格亦稱個性,它反映了一個人總的心理面貌,是相對穩定、具有獨特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它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事件中形成、發展起來的。

它和一個人的素質、情緒、行動傾向、行為模式、習性、态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人格是影響一個人最主要和穩定的因素。

奧爾波特在《人格形态與成長》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要素:

01自我意識(自我感覺)的擴大

人在嬰兒時期時是隻知道愛自己的,不久,自我意識開始擴大到母親和親近的照顧者身上。

當自我意識擴展到包括物質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和集體自我這幾個不同層次的領域時,是成熟人格的表征之一。

也就是說,這個人将對自我身份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感知,不會因為“自我”相關問題而出軌。

02和他人的密切聯系

由于自我的擴大,關注焦點可以慢慢從自身轉移一部分到外界的人和事上來,我們也開始與周圍的人之間建立親密感及同感。

當這個方面發展順利,我們不會傷害他人,更能與他人共情,懂得如何尊重對方、寬容對方,處理與對方的差異性。

我們不僅需要被愛,同時也渴望投入地去愛别人,在接受愛與付出愛之間能達成很好的平衡。

伴侶能夠與妻子共情,體諒妻子在孕期、哺乳期的艱辛與不易,感受到自身對愛與被愛的渴望,這些都能幫助他克制出軌。

03情緒的安定(自我包容)

把自己的憤怒、恐懼、激情、性的沖動,都當做是一種“自我情緒”來處理。

不盲目壓抑,也不鑽牛角尖,盡量以雙赢的方式來解決與周圍環境中的矛盾沖突。

懂得時時反省自己、等待時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延遲滿足的特點。

因此,他們既能避免情緒持續低落,又能克服情緒的焦躁不安。

即便是有情緒,也不會在消極情緒的推動下做出沖動性的行為,損害自己和他人的福祉。

這樣的伴侶,會更少被情緒困擾,更能抵制“出軌”誘惑和控制“出軌”沖動,更好兼顧妻子的福祉。

04對現實的知覺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人格成熟度較高的人能正确地認知現實,且具備解決問題的技能。

他在婚姻中遇到問題時,會更好地基于現實出發去認知問題,運用智慧妥善應對,而不是用“出軌”的方式逃避問題。

他懂得維護好家庭,對出軌的後果有清晰的認知,對自身的需求以建設性的方式去滿足,比如與妻子家人坦誠溝通。

05對自我的客觀認識——洞察和幽默

以自我為對象,客觀地看待自己,真正地了解自己、洞察自己,即知道自己之所以如此思考、如此感受和如此行動的真正緣由。

他對自己在婚姻中的感受和需求是自知的,對自己真正具有掌控力,不會在潛意識的裹挾中不自知地“出軌”。

同時他能以幽默的态度面對婚姻中的不順心、不如意,更少有“出軌”的觸發條件。

06統一的人生哲學

把自己的人生當作有意義的東西,具有統一人生各種活動與追求的人生哲學。

這裡的哲學指的是個人的生活信條、生活價值觀、個人獨特的世界觀和生活目标。

他知道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是真正重要的,知道要以怎樣的方式來生活:

他知道婚姻的重要程度,就不會輕易将婚姻置于險境;他知道家人的重要性,就不會給家人帶來傷害。

表現出來就是具有責任感,從而對“出軌”這件事具有天然的約束力。

以上可以看到,人格成熟度較高的人,會在婚姻中對愛與被愛的感受更強烈,更能共情在孕期、哺乳期的妻子并給予支持,以智慧的方式解決問題,妥善處理自身的情緒與需求,從而抵制“出軌”誘惑和克制“出軌”沖動。

表現出來的就是更自制,更有責任心,更好“愛人”的能力。

而相應地,這六個要素發展不順,就是相應人格的不成熟,表現出來就是在自身的沖突和困擾中,傾向以“出軌”來逃避問題。

可以說,男人在妻子孕期,哺乳期出軌,是在自身人格局限下,受自身需求主導的行為,并不是單純的對妻子“有沒有愛了”。

03兩性婚姻中的“愛”并不是終極答案,人性才是

比起“有沒有愛了”,從人性的角度,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婚姻和出軌問題。

而之所以将問題聚焦在“有沒有愛”的單一因素,是因為在孕期,哺乳期遭遇伴侶出軌,嚴重威脅到了我們在婚姻中愛與歸屬感的需求,所以我們想要弄明白伴侶到底“有沒有愛”。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文化中,包括文學影視作品,都會塑造有關“愛”的神話,似乎有了愛,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

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對“愛”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如果愛我,我們的婚姻就必然幸福美滿;他如果愛我,就必然不會出軌,更加不會在孕期,哺乳期出軌。

作為婚姻心理咨詢師,老師想說,愛并不是兩性婚姻問題的終極答案——人性才是,而“愛”隻是人性的一部分。

伴侶的需求、他自身人格的局限,都無時無刻不在深刻地影響着他,反過來在關系中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愛的能力”。

實際上單純“愛”的感覺,是一種内心流動的感受,并不是固定不變可以抓住的一個東西。

認為可以得到愛,得到後就有了絕對的保障,同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注定會帶來失望。

不是“愛”讓我們失望,是我們一開始就對愛寄予“厚望”——

人生的孤獨感,生活的目标,早年經曆導緻的内心匮乏,自我深度覺察和成長,愛是需要學習的能力……無一不是艱巨的任務,如果僅靠我們自己摸索,可能需要漫長的時間和豐富的生活經曆做支撐,結果尤為未知。

因此,對很多人來說,“愛”自然成了快速輕松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我們需要透過這層“愛”的迷障,在兩性婚姻中開拓自己的視野,了解真實的人性。

用飽滿立體的眼光,看待婚姻和出軌問題,看向伴侶本身,這可以幫助我們在婚姻的道路上走得更為順暢。

而即便不幸地,在孕期,哺乳期遭遇伴侶出軌,在最需要伴侶的時刻被背叛,無疑帶來巨大的心理傷害。

在把目光放在伴侶身上,想知道他“有沒有愛了”之前,我們首要做的或許是先聚焦自身感受上,多一些自我關照。

當優先撫慰和療愈慘痛經曆帶來的創傷,再來關注伴侶和婚姻時,你也許就有自己的答案……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