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婚姻中男人的背叛與第三者,你的腦子裡會出現什麼樣的關聯詞?
絕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如何報複、打擊,最好讓第三者身敗名裂,恐怕很少有人會興起探究的興趣:為什麼有的女人會成為第三者?
即便想到這個問題,人們往往隻會給出模糊而敷衍的答案,相信她們天生道德敗壞,或是妄圖不勞而獲……
如果你不滿足這樣刻闆與符号化的印象,那麼本文便能為你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視角。
也許,我們沒必要把所有第三者都想象成童話故事裡巫婆後媽那樣的邪惡反派,說到底,她們也隻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了解她們為何犯錯,也能用來警醒自己。
什麼樣的女人會選擇插足他人婚姻,成為人人唾罵的第三者?
我的答案是:
無法在傳統婚姻價值觀裡找到自己的位置,又缺乏勇氣與智慧開辟新道路的女人,最容易成為第三者,或者說是“情婦”。
新時代解放給女性帶來了自由,但也同樣帶來了割裂的感受。
男性從古至今都被賦予了同樣的目标,他們隻需要在社會公共領域的事務上取得成功,以往是金榜題名平地青雲,現在是開基創業發家緻富,時代背景的變化隻是讓達成目标的手段産生部分變化,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隻需要打拼好事業,自然有配得上他們的女人湊過來做“男人背後的女人”,保證他們有繼承姓氏的孩子,家裡有人收拾,對父母有個交代。
數千年來,社會文化都是這樣對男人承諾的。
女性則不同,她們曾經不被視為平等的人,不能夠受教育、工作、繼承财産,乃至于獨立生活,“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意識被普及在群衆中也不過幾十年,甚至可以說許多人腦内的封建意識并沒有被完全根除。
在這種情況下,女人感受到私人生活領域與社會公共領域的割裂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唯有女性需要面對事業和家庭平衡這一難題,這平衡又是如此地難以維持。
在工作上,她們要表現得“誰說女子不如男”;在社交人際上,她們又會被要求“有女人味”,體貼溫柔;在私生活中,更是需要通過被一個男人選中、進入婚姻制度來體現自己身為女人的“價值”,否則就會被大衆貶斥為大齡剩女,貼上“挑剔”、“眼高手低”、“孤獨終老”等等标簽。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而生育能力這一天生的桎梏,更是女性身上不斷走向倒計時終點的定時炸彈:再不結婚生孩子,年紀大了你可怎麼辦?
男性可以晚熟,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女性卻沒有這樣的機會,要在人生的岔路口不斷面臨抉擇:
選擇正常地結婚生子,接受這一切對個人生活的沖擊,還是賭一把大的,選自己憧憬中的輕松美好生活?
如果女人能接受這一切也就罷了,若是她偏偏不願屈就,又無法堅定地走出自己選擇的道路,便很容易從公序良俗的正軌中跌落,滑向另一側的深淵。
她們之中,有的人畏懼于承擔主流婚姻腳本給女人所安排的責任;
有的人追求自我的确證,希望在不被大衆認可的婚外情中尋找“無可替代的關系”;
有的人抱有美好憧憬走入婚姻,卻苦惱于親密關系的日漸空洞化;
……
原因多種多樣,說到底都來自于内心的某種缺失,讓她們敗給了自己的軟弱。
這樣說倒不是為了給第三者洗白,錯了就是錯了,犯錯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隻不過,在對犯錯之人的剖析中,我們也能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思考作為前車之鑒,讓更多的人能夠遠離陷阱。
01 “獨立女性”型第三者
“獨立女性”型第三者擁有自己的事業和愛好,不僅經濟獨立,經濟實力可能也不遜色于同齡男人。
但“獨立女性”四字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為這一類第三者隻是外在條件看起來獨立,内心卻并沒能真正立起來,而是彷徨不定,所以才在追求自由與解放的過程中落入了陷阱。
與一般刻闆印象相反的是,她們絕不想從出軌男人身上得到婚姻,竭力避免關系曝光,尤其是不想傷害到原配(她們沒意識到婚外情關系本身便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她們并不想獲得這個男人的全部,而隻想從一個正常的家庭中偷出自己所需要的一點親密和感情。
打個比方的話,就像一隻老鼠隻想吃廚餘殘渣,而不會有興趣像人類那樣背上三十年房貸,把房子買下來。
這一類女性在事業和公共生活中獲得了獨立和控制權,于是也想在親密關系中尋求同樣的自由和解放。
她們不願意承擔尋常妻子的照顧責任,恐懼于維持穩定婚姻關系所要花費的精力,想要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個人事業和興趣上……
而婚外情恰好契合了這個需求。
第三者能沒那麼黏着他,已婚男人自然是舉雙手支持。她有自己的事業,也就說明絕不會做出魚死網破的事情,危及男人原本的家庭。
雙方可以說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這一類第三者在婚外情中追求的是勝于普通婚姻關系的“平等感”。
由于地下關系的私密性,隻有雙方能參與定義這段關系,她不必因為婚姻而在大衆眼光裡成為某個男人的附屬,或者背後的女人,不必因為嫁給一個男人,從此綁定在他的人生中。
她們往往也正是用這種平等感來為自己的背德作為辯解,沉浸于自我感動之中。
這一類第三者從未意識到這根本談不上真正的平等,因為她們沒有在真正的戰場上——也即是婚姻裡——和男人進行對決。
家裡的錢該由誰來管?孩子該什麼時候生,由誰來帶?柴米油鹽和家務該怎樣分配?誰的事業和人生更加重要?該以怎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這些都是婚外情中被刻意避開,婚姻中又必不可少的真實細節。
在沒有這些根本矛盾的婚外情裡尋求“平等”,無異于幼兒園小孩登上土坡,就宣稱自己已經征服了世界最高峰。
02 “禁忌之愛”型第三者
那些口口聲聲說要追求和已婚男人的“真愛”,堅信全世界都該為自己的愛情讓路的女性,便屬于這一類在婚外情中追求“禁忌之愛”的第三者。
随着時代的變化,曾經對性和親密關系的禁忌也逐漸消解,以前男女授受不親,多說一句話就得以死證明清白。
如今無論男女,隻要雙方均屬自願、不存在脅迫,無論發生怎樣的接觸,人們最多也隻能在道德上進行譴責。
可随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随意,關系偶發性的增強也使得一些人更渴望于“無可替代的關系”,尤其是這種關系中所能帶來的“無可替代的我”的假象。
現代流行的言情電視劇或小說裡,男女主動不動就有好幾輩子的緣分,這輩子做情侶不夠,上輩子和下輩子都要拿捏在手裡。
問就是命中注定,問就是無可替代。
這些流行作品裡凸顯出的正是受衆對愛情的幻想:雖然我很普通、很平凡,可如果有個特别的人愛上我,如果我能獲得一段獨一無二的愛情,我便能确信自己是無可替代的存在。
為了從新時代的人際關系中漂浮感和不确定感中解脫,她們需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個人将我視為真命天女”。
那麼,是不是隻要好好談個戀愛,或者相親結婚就能治好這種心病?
不,普通的戀愛婚姻對她們來說還不夠。
這一類女人從尋常婚姻關系中感受到了随意和敷衍,她們想的是,“隻要是個條件不錯的女人,你就會想結婚吧?不是我也可以,是别人也可以……這可不行!”
她們不一定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隻是直覺自己需要一段打破常規、突破禁忌來證明“非我不可”的關系。
婚外情便會給她們這樣的錯覺。
出軌男人不得不費心思安排隐秘的約會,相處的時間總是有限的,這些光明正大的關系裡不會有的限制,反而給她營造出了一種被在乎的感性認知。
世人的唾罵,被揭發後身敗名裂的可能性,也讓她在隐秘的幻想中得到了一種突破禁忌的刺激感。
一些涉世未深的白富美會愛上小混混,越被父母棒打鴛鴦就越倔強地要和對方在一起,其實也是這樣的道理。
就算第三者察覺到了這段地下關系中對自己潛藏着危險,也隻會更加确信這是對“真愛”的考驗,更加證明自己是無可替代的。
要是沒有人來當這個“反派”,就無法制造出“我們的關系獨一無二”的幻境,這一類第三者便這麼沉浸在了名為真愛的錯覺裡。
自然,每個這麼想的第三者最終都被替代了。
因為出軌男人并不需要這種錯覺,他們營造出的氛圍隻是用來釣上第三者的香餌,想釣下一條魚了就會收回。
03 “絕望主婦”型第三者
前文讨論的第三者大多是逃避傳統婚姻腳本的女性,其實哪怕是接受了這一整套規訓的女人,她們的内心也存在着迷茫,也會因此而犯錯。
這一類第三者的本意往往并非破壞别人的婚姻,而是想要救贖自己的婚姻卻走了歪路,于是鑄成大錯。
在走入婚姻之前,她們無不是憧憬着愛情故事和長輩口裡的“找個好男人,照顧你一輩子”的許諾,可在成家之後,才會慢慢發覺現實與自己以前想象的太不一樣了。
婚前在追求時男人也許時時噓寒問暖,婚後的他卻像是放棄了僞裝。
男人不再浪漫,不再體貼,他還指望着老婆“像其他賢惠女人一樣”照顧老公的飲食起居,每天回來要有熱飯熱菜,家裡要窗明幾淨,卻從來不曾關心這些家務背後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
女人也許郁悶,也許無法再忍耐,可也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差錯,别人家明明也是這樣過日子的,為什麼自己會覺得難受呢?
在結婚之前,年輕人們還不了解婚姻本身是一種怎樣的制度,将其誤以為是個人幸福與相愛的保證,直到走進圍城才發現真相,可這時已經晚了。
她們會想: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理想中幸福美滿的家庭?是他有問題還是我有問題?難道是婚姻制度本身有什麼缺憾?
到底是抛棄沉沒成本、沖破這一制度,還是費盡力氣去改變婚姻,或者默默遵守規則……很多女人會在這些抉擇之間陷入迷茫。
和男人一樣,無法從婚姻和家庭裡獲得滿足的女人,會下意識地在婚姻之外尋找自己的出口,她們迫切地需要外人來理解自己,承認自己還有魅力……
近代家庭的困境正在于,需要夫妻倆人的坦誠相待來改善親密關系時,總有人出于無法直面問題而選擇了欺瞞與背叛,但這也隻是飲鸩止渴,不僅不可能解決婚姻裡的問題,還會創造更多的裂痕。
04第三者這條路隻會通往深淵
在社會學家Laurel Richardson博士的研究中,她所訪談的數十位第三者的婚外情關系無不在一段時間後終結,這段背德的關系除了創傷之外,什麼也沒給她們留下。
無論第三者最初認為自己能在地下關系裡擁有什麼,最後都隻得到了對她們精神和自尊的損害。
想要在婚外情裡得到獨立和自由的親密關系疏離者,卻發現自己的時間表被出軌男人所掌控,隻能聽從他的安排幽會,失去了更多的自由;
想要獲得“無可替代關系”的第三者,最終會發現自己隻是男人在婚姻中不滿的一個宣洩垃圾桶,随時可以被替換;
因為自身婚姻中空虛而出軌的女人,隻會發現婚外情的刺激帶來的也隻是另一種空虛;
……
說到底,想用背叛來解救自己的人生,就像用火上澆油來救火一樣,怎麼可能成功呢?
任何健康的親密關系的前提都是完整的自我,自尊與自愛,一段沒有其他牽扯的關系都無法保證給人帶來徹底的救贖,何況是見不得光的婚外情呢?
所幸,總有女人能懸崖勒馬,從這條通往絕境的窄路裡走出來。
許多迷途知返的第三者在品嘗了其中酸澀後,都表明甯可一直獨身也不會再介入任何他人的感情之中。
她們已經明白,真正的平等隻可能存在于清白誠實的親密關系之中,公序良俗不是腐朽保守的道德觀念,而是大衆所總結出來的一條雖難走、但至少不至于讓你滑落入深淵的大道。
與其被自身的迷茫所裹挾而帶着負罪感前進,不如認真思考後,踏實笃定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