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什麼樣的無性婚姻,不會以悲劇收場?

嘉待情感
2023-07-08
1842
19

中國男女在衡量結婚條件時,會仔細地考量外貌性格,家世背景,工作事業等等,可又出于國人的矜持,人們往往對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素避而不談,乃至于因此釀成悲劇。

一名飽受無性婚姻煎熬的女性在網上傾訴道:

“我和老公結婚七年,差不多有四年沒有同房。夫妻感情不是很好,我也隻能湊合過日子,這樣的婚姻讓我十分壓抑,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我真想為了孩子堅持下去,可這比死還痛苦……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無性婚姻的結局就隻有離婚一條路嗎?”

的确,再喜歡勸和的人面對這種情況也說不出口,要問這樣的日子過不過得下去,恐怕大多數人看了都隻能搖頭。

但老師想說:無性婚姻的結局未必是離婚,不幸婚姻的結局才多半是離婚。

婚姻中性的匮乏隻是夫妻間相處出問題的一種直觀體現,未必是症結本身。

想要終結婚姻中的不幸,光盯着“無性”這一點沒有用,你該做的是捋清主次矛盾,看看到底是夫妻之間争吵讓性沒了滋味,還是某一方或兩方對性的認知不足,令夫妻生活和諧不起來?

無性到底是夫妻感情産生裂痕的原因,還是一個結果?

搞清楚到底生的什麼病,才能對症下藥,按方抓藥。

說回你的疑問,無性婚姻隻能離婚嗎?

當然不是。

其實仔細一想就能明白,“無性”本身隻是一個中立的形容詞,這樣的婚姻到底是好是壞,取決于身處其中的夫妻怎樣看待性。

如果兩人都對夫妻生活沒什麼興趣,蓋一床被子也隻是相擁而眠,三觀契合,生活平淡而快樂,無性又有何不可呢?

兩人能夠同房,甚至生了幾個孩子,依然矛盾重重,最後感情破裂不得不分開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所以說,婚姻不幸的根源不在于有沒有性,而在于夫妻倆對此的需求、态度是否一緻。

想要消除無性婚姻帶來的痛苦,關鍵不在于把“性”這一要素強行加進去,而是要調和彼此的需求,讓你們在這方面的想法不相沖突。

想要做到這一點,你就要先找到問題的來源。

01無性婚姻:矛盾來自性

既然你迫切想要解決的是無性婚姻,那咱們不妨從這一點開始探讨。

性在大衆的認知中總是與愉悅相關聯,現實卻并不是如此美好,許多夫妻之所以不和諧,正因為性本身在感情中帶來了許多緊張與壓力。

由于生理結構不同,男人和女人排斥性的理由也不盡相同。

男人:性也會帶來壓力

社會文化所宣揚的刻闆印象裡,男人一個個仿佛都是急色鬼,為了能得到性無所不用其極,仿佛面對夫妻生活時他們一定不會遇到問題,除非是被老婆拒絕。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從男人的嘴中,你可以聽到許多打破刻闆印象的答案。

夫妻生活帶來的不隻是對男人生理上的刺激,也包含許多壓力與限制,遏制了他們的欲望。

責任壓力

在對夫妻生活的想象中,男人總是被指望擔任主動進攻的角色,他們好像不止要為自己的快感負責,還要肩負為妻子帶來高潮的重任。

久而久之,一成不變的夫妻生活顯得沉悶無味,成了例行公事的“交公糧”,如果哪一次因為心情或者其他原因難以興奮起來,哪怕伴侶不作聲,男人自己也會覺得尴尬而羞愧,暗暗質疑自己的能力。

男人就該随時“起立”,男人要硬如鋼鐵,男人不能有不行的時候,男人就要把女人送上巅峰、欲仙欲死……

這些信條烙印在他們的思想中,成了沉重的壓力,反而令男人對夫妻生活更加逃避。

畢竟,如果你永遠不去做一件事,也就不用面對自己在這件事上的糟糕表現了。

事後憂慮

男人背負着傳統文化所給予的壓力,他們被認為應該養家糊口、成為經濟支柱,在夫妻生活中,同樣也被隐秘地期待着:你應該讓老婆享受高潮。

于是,床上老婆的感受也成了壓力的來源,事後許多男性會擔心:她是不是假裝高潮?她有沒有真的在享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好像錯在男人。

一些男性會抱怨,女人在床上好像永遠隻是躺在那裡等着自己賣力,讓他感覺一切都隻能仰仗自己,讓他既緊張又焦慮。

這種情況下,在快感消退之後,男人可能覺得沮喪、挫敗,負面情緒越多,他們也就會越排斥夫妻生活。

女人:性令她們無所适從

在各種文化中,道德對女性的束縛總是更加嚴苛,在性的方面也不例外。

既然婚前的女性被要求是純潔無瑕的,那婚後又要求她們完全懂得如何取悅自己、讓伴侶快樂,這難道合理嗎?

專注于性學研究的社會學家李銀河在調查中發現,有不少女性自述完全感覺不到對夫妻生活的需要。

她們說大部分時間都自己一個人過,從沒有因欲望而造成困擾;也有人表示在生完孩子之後才感覺自己也有需要。

唯有在能夠承認自己不太需要性這一點上,中國女性具備坦然承認的自由。

而在習慣了這種壓抑之後,一些女性幹脆放棄了相關的探索。

另一方面,性需求正常的女性也不一定知道要怎麼才能讓自己快樂,她們承受着與男人同樣的壓力,認為自己有僞裝成“感覺快樂”的義務,假裝高潮成了看家本事。

有的女性希望用假裝來為男人撐面子,讓老公覺得自己像個男人,讓他更加有自信。

有的女性想要滿足另一半的期待,她們覺得老公想要看到自己在他身下高潮的模樣,于是隻好強迫自己假裝。

還有的女性雖然願意僞裝,但也對此感到深深的挫敗,尤其是眼見到伴侶享受了快感,自己卻半分沒有,全然地為他犧牲,這讓她們在之後變得更加冷淡,對夫妻生活也不再抱期待。

如果你的婚姻符合以上描述,那你們要解決的首先是對夫妻生活的态度,消除附加于其上的過多壓力,将它還原為一個有愛的探索。

你們需要做好知識和心态兩方面的準備,例如補習更多相關生理知識,全面了解男女身體上的差别,引發快感的機制;同時也要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不要把氣憋在心裡,哪裡覺得不舒服、想要怎麼做都直接說出口,在肢體接觸之前先建立情感上的聯系,再逐步讓新的模式覆蓋舊有的習慣。

無性婚姻:矛盾來自愛意的消亡

在另一種情況下,無性婚姻不是因為夫妻雙方在性的方面有障礙,而是他們之間疏離的感情讓性也變得索然無味。

不要覺得隻有女人會把肉體和愛意捆綁在一起,對男性來說,婚姻生活的美滿與否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夫妻生活的感受。

大家都是普通人,又沒有什麼特殊的興趣,如果對另一半相看兩厭,男人也不會有霸王硬上弓的愛好。

造成這樣情形的原因可以劃分為兩種:

婚姻缺乏愛的基礎

上學的時候不允許孩子早戀,一畢業了又馬上催着孩子結婚,想要抱孫子。

在家長的矛盾教育之下,許多男女就這麼倉促走入了婚姻,婚前對彼此就沒什麼感覺,婚後在各種瑣事的消磨之下更難培養出愛情。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魯迅與朱安因母親的包辦婚姻成婚之後,他們從未同房,是純粹的無性婚姻。

男人不是沒有欲望,但他甯可吹冷風、潑冷水也要克制。

後來當他結識了愛人許廣平并與其同居,同房生子便都順理成章了。

如果你們的無性婚姻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那麼也沒必要勉強,及時止損、另覓良人就是最好的結局。

好在時代早已解放,如今女子不再需要依附丈夫生活,幾乎不再有朱安這樣扼殺青年人一生幸福的悲劇。

愛意被柴米油鹽所消磨

現代社會中包辦婚姻的例子還是少數,更多夫妻也是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走入婚姻,卻不料兩人的愛情不夠堅韌,在生活的考驗中日漸被消耗。

當愛情變為婚姻時,真的就像摘下一朵枝頭的鮮花,結局隻能是在花瓶中逐漸枯萎嗎?

不,老師想說愛意從來不是自然死亡的,它從來都是死于人們不知道如何去呵護。

有人會認為婚姻中的性注定會慢慢變得無聊,因為你隻能和同一個人重複同樣的過程,新鮮和刺激終究會褪去。

尤其是男人,他們更容易相信自己隻能通過不斷更換伴侶來獲得性刺激,因為從小到大,無論是社會,還是身邊的同類,大家都是這麼說的。

他們說男人永不滿足,說男人一定想要播撒自己的種子,說這是生物學上無法改變的設定。

但更多的調查研究顯示,像一隻蜜蜂一樣在花叢中不斷流連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感。

如果你将性定義得如此膚淺,除此之外的東西不被你劃入其範圍内,又怎麼能找到真正靈肉結合的圓滿呢?

以此為借口來掩飾問題的存在,隻會讓男人錯過解決問題的時機。

想要在婚姻的框架内解決這個問題,你就必須打破“性隻能靠新鮮刺激來維持”這個消極暗示,發展出新的對性的認同感,超越舊有的标準。

愛不僅是占有和取得的欲望,也不僅是器官的插入和抽出,愛也是想要屬于對方、彼此交融的親密。

多主動,不要憑感覺

許多人排斥刻意為夫妻生活做準備,在他們的觀念中,這是一件不必準備、不必特地空出時間來做的事情。

許多夫妻隻是憑感覺來決定這件事,恰巧兩個人的感覺湊到一處,就能成其好事。但更多的時候,要麼是兩個人都沒感覺,要麼是其中一方十分抗拒,導緻另一方也非常掃興,下一次的感覺更難到來。

你決心解決一個問題,就應該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不是刻意忽視。

如果你想要改善無性婚姻,可以從規劃夫妻生活開始,期待是欲望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們所做的準備越多,也會讓你更加渴望這件事情的發生,我們懷着期待在腦海中構建與想象的過程也是一種前戲。

你們可以有計劃地空出不被打擾的時間,試着做一些營造氛圍的事情,例如吃愛吃的美食,挨在一起看電視等等。

不必強求第一次就成功,親密的肢體接觸也可以視為階段性的勝利。

重視質量,不強求次數

無性婚姻并不是簡單地增加夫妻生活的頻率就能解決,更多的糟糕體驗隻會沖淡兩人的感情,留下更深重的陰影。

不要像完成KPI一樣定下次數的目标,你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不可量化的部分:彼此的感受,舒适程度,事後餘韻……

不要把它變成責任,白白加上不應有的壓力,而要當成愉快誘人的體驗。

就像你喜歡吃零食,肯定是你饞的時候才吃,如果規定你每天要吃幾次,吃幾口,你反而不會喜歡了,對不對?

最後老師想說,夫妻之間的感情本就像潮水,有時會退潮,有時會鋪天蓋地漲潮,這也是愛情的正常規律。

夫妻感情一定會持續變化,而不是既成的事實,就像兩個人握着一支筆書寫你們的故事,筆畫劃向哪裡永遠是未知的。

無性的婚姻不一定通往不幸的結局,故事的結局到底會怎樣?這将由你們共同的努力決定。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