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在生活中,有的人能力強,不管是與同事,朋友及家人都能很好的處理好關系。
但TA們還有一面,就是内心的感受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的積極樂觀向上,甚至産生沖突。
也就是說:這類人擅長處理外在關系,則不擅長處理内在關系。
不知道如何與自己很好的相處?
與自己為什麼不能處理好關系,原因有三點:
02,忽視自己的需求
有的人不喜歡麻煩别人,認為有事要麻煩别人是在占有别人的時間與精力難為他人。内心産生不安,在感情上虧欠别人。于是壓抑着自己内心需求,甚至覺得不重要。
這樣想心地是善良的,但起初好并未代表着事情會朝的好的方向發展。倘若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别人就不再問你有什麼需要,時間久了,别人也就不知道你也是有需求的人。同别人說我很好,我随便,别人就認定你是個很開心的人。
每個人都有樂于助人的精神,都想要盡自己所能來幫助該需要幫助的人,體驗做一個好人的價值感。如果壓抑自己的需求,并帶有負面的情緒,客觀上就拒絕了别人關心你及想幫助你的機會。

忽視自己的需求 不敢麻煩别人
03,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一到實際情況,我們會很難接受自己的缺點,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展露自己的缺點會給自己帶來挫敗感,失望,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緒。
體驗對于判斷和認知起着重大的影響。一件事存在不合理,當我們的體驗好時,我們就會在心理上接受它;一件事存在合理,但體驗不好,我們就會對它進行否定。
“缺點”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負性的情緒體驗,削弱人們的自我價值感。要去接受缺點,是件很難的事。
即使大家都知道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但當自己表現出不完美時,内心依然會産生痛苦不安。

自卑的男人無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不承認自己有缺點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04,不願原諒自己
“内疚”是對實際和想象的過失和罪行,産生的一種強烈不安,慚愧的負罪情緒體驗。
适度的内疚是好事,是一個人道德價值的體現,提醒我們要做一個善良和利他人,這樣有利于我們在與别人相處着關系融洽。
但過度的内疚對于我們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會成為自己心靈上的毒瘤,讓自己處在一個痛苦,焦慮的狀态中。
尤其是對于那些善良的人,因為自己的過失傷害到别人,這種内疚感會讓自己難受。對于自己來說:“原諒别人比原諒自己還要更容易”。
越是懂得要照顧别人的人,越會通過這種内疚的刺痛來緩解内心的焦慮,于是就會産生這樣的邏輯:傷害自己會讓自己感覺會好受點。
有抑郁的人,使自己陷入悲傷的情緒中,難以自拔。

有抑郁情緒的女人 不肯原諒自己
上面已經說了與自己相處不好的三個原因,那麼會給自己帶來什麼結果?
一是沒有活力,二是失去快樂。
隻有真正體驗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們才會充滿活力,活力源于對美好的追求。如果一味地苛責批評自己,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好,又不接納自身的缺點,我們始終是不可能感知到美好。即使表明看起來人友善,但就是沒有活力,就不能體味到快樂。
那麼,内心強大的人,都懂得做到這兩點:
05,敢于麻煩别人
适當的麻煩别人,同别人告訴你的需求,并不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不高興,甚至破壞兩人的關系。相互的麻煩,還能建立彼此的價值感。隻要你說出自己的需求,不帶有負面的情緒就好了。
相反,若是又不表達自己的需要,且帶着負性情緒給别人,這會激起對方的不滿。因為情緒針對的是人,對方沒有感覺到自己被攻擊了,所以不會變得緊張和對立。
表達内心的需求,不帶消極的情緒,這能夠使對方願意接受你。并且,也提醒對方:我需要你的幫助,如果能得到你的幫助我會心存感激。下次遇到要麻煩你的事情,就會主動地幫到你,因為對方知道這是你需要的。

适當的麻煩别人 表達内心的需求 不會破壞之間的關系
06,接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
接納自我不是放縱自我,讓自己開始變得為所欲為。
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缺點在自己身上的存在,承認它是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帶着排斥的情緒,拒絕問題的存在,認為這些缺點和不足都不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
隻有承讓了問題的存在,我們才能變得更理智和客觀,找出背後産生的原因?如何解決?
這樣的做法能夠使我們冷靜下來,覺察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缺點,對于缺點及時化解,化解不了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在優勢上努力的提升,挖掘自我的價值。

正确的看待自己 接納不足和缺點
内心強大的人,都懂得很好地與自己相處,敢于表達内心的需求,接納不足和缺點。
好好的與自己相處,内心感受才會好些,面對生活才能感受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