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不穩定
皮皮,快把作業寫了,注意力要集中。
你急什麼gui,我這不是注意力集中嗎?
剛說完,就直跺腳,你不要管我寫作業的事。
……
相信有的家庭的孩子脾氣特别的不好,父母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的。
可能多說了一兩句話孩子就大發脾氣,很不禮貌的語言和父母說話。
孩子的臭脾氣,是因為這幾點因素導緻的 ,如何幫孩子改掉好脾氣呢?
01,家長過分溺愛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養成孩子壞脾氣的罪魁禍首。
孩子隻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是要什麼。
孩子的欲望很容易滿足,若滿足不了就大哭大鬧。
父母看在眼裡,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過分的溺愛孩子導緻孩子不考慮别人的感受,培養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不是孩子故意為難大人,而是對他長期的嬌慣結果。
面對孩子合理的需求适當滿足,不合理的需求主動控制或延遲滿足。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對孩子适當的嚴厲,特意地讓TA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會影響别人的喜怒哀樂。

适當滿足
02,模仿大人的壞脾氣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舉止和脾氣秉性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有時候你會看到孩子的言行舉止是某個大人的微縮版,孩子會有意識到父母的行為。
尤其夫妻倆産生的矛盾和沖突不要在子女面前争吵,争吵時雙方的語言,神情,動作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當某一天發生不如意的事時,沒考慮後果隻會用脾氣來震身邊的人。
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前提,溫馨有愛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好脾氣的孩子。
積極正向的溝通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建立積極的溝通基礎從父母好好說話開始。
平日母親(看護者)要靜下心來和孩子聊聊心,把重心放在傾聽上,看他接觸到什麼人,以免學壞。

傾聽 理解 以身作則
03,孩子嘗試新鮮事物被阻止
2-7歲的孩子總是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精力滿滿。
可能有的孩子看到父母在做家務時會走過來,自己也學着有模有樣再做。
一些不理智的父母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快閃到一邊去,你隻會幫倒忙。
語言中嚴重地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扼殺其探索求知的欲望,會令孩子内心感到的生氣!
父母應在子女合适的年紀分配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大膽放手讓他去做,你隻須在旁邊看着。
即使做得不是很成功,父母也要對孩子的動機給予肯定,多去鼓勵他們,讓孩子感覺到為家裡付出的榮耀感。
孩子一路上會很感謝你,有這麼激勵我成長進步的父母,再也不會擺出臭臉色。

鼓勵孩子動手的精神
04,飲食不合理,睡眠不充足
孩子飲食不合理,攝入熱氣,過油膩導緻腸胃不舒服,睡眠不充足也會易發臭脾氣。
由于身體不舒服,睡眠不夠心中就會有怨氣,有怒氣尋找發洩的出口。
孩童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營養均衡且每天喝适量溫水,盡量不喝碳酸飲料。
除此,父母不要對孩子給予太高的期望,若是孩子達不到無法完成也不可打罵的方式對待。

睡眠不足 期望大
05,避免過度教育
很多有焦慮型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二歲教認字,三歲學單詞,四歲教背古詩,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其實,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孩子也會尊重你的用心良苦。
給孩子多點自由與空間,避免盲目攀比,過度教育。

過度教育 孩子壓力大
孩子之所以有壞脾氣與過分溺愛,過度教育,睡眠不足,受家庭氛圍及接觸人影響,阻止孩子嘗試新鮮事物有關。
孩子的壞脾氣是被“逼出來的”比起快快長大的孩子,孩子需要穩穩地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