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是自卑 自信 源于父母的教育
高爾基說過:一個滿懷自信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有自信,沉浸在生活當下,并實現自己的意志。反之,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非常容易被頹廢和絕望所困擾,甚至會因此而毀掉自己的一生。
“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每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擁有自信心+全力以赴,那麼你就能夠成功。
對于培養子女亦是,自信的孩子不會因眼前的失敗而從此一蹶不振,而是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繼續的努力,最終成功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信影響着整個人格的健全發展,是孩子自我意識不斷成熟和發展的标志。
孩子是自信或自卑源自于父母的教育
父母應下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信的孩子發光發亮,總能得到命運的眷顧且活成一個真實的自我。
一、讓孩子表達真實的自我
很多人成年後,之所以活得不快樂源于不夠自信,總是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例如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聽到孩子大哭起孩子起來就立即叫孩子别哭,再哭我們就不要你了。
孩子小,不懂得區分事實與玩笑,當聽到父母的一句不能哭,再哭就不要你了,給孩子傳遞一個信号:再哭爸爸媽媽就不要我了,所以我再怎麼傷心都不能哭。
這樣的父母不詢問孩子為什麼哭?哭的原因沒讓孩子表達出來。
當孩子産生各種負面情緒的時候,看護者(媽媽)就會叫孩子不要生氣了,不要害怕,不要哭,孩子的宣洩情緒出口就會被堵住,導緻孩子的能力變弱,性格膽小自卑,不允許自己有壞情緒。
真正聰明的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把重心放在傾聽上,而非說教上,這樣孩子會更願意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應尊重并且對TA的情感獲得回應,促使孩子大膽地表達真實的自己,不去否定孩子的情緒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

被傾聽 被理解 被接受 被尊重
二、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培養自信心
孩子的成長速度是非常快速的,每一分鐘都發生着不同的變化。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父母應在安全的範圍内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勵孩子動手的精神,而不是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認為你還小,還不懂,你别來這裡給我添亂了,這樣的語言方式扼殺了孩子們探索其求知的欲望。
如在日常生活中讓他來幫忙做家務,自己學會把東西整理好,去超市的時候讓他挑選需要用到的食材等等。
當孩子在開始行動的時候父母應适當地鼓勵和做出正确的引導,他在嘗試努力時對TA的動機給予肯定。
給孩子多鍛煉的機會,即使做得不夠好也要多鼓勵,切勿否定他是不行的,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我真的不行。

男孩洗碗
三、持續給孩子體驗多成功的快樂
那些能力較強的孩子常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會過分的自卑與沮喪。反的能力弱的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較少,性格自卑怯懦,不敢嘗試新事物,過分的在意别人的看法與評價。因此,父母應創造給孩子表現自我與體驗成功的機會。
如父母在與孩子玩動手動腦的遊戲時,先從簡單的開始讓他體驗成功,助他樹立自信心。
在一些親子益智的活動遊戲中,父母故意輸給孩子,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機會。
家長在幫助孩子獲得初步成功的體驗時,得逐步提高要求,由淺到深由易到難,提高孩子的能力,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

讓孩子多體驗成功的機會 快樂
結語:每個孩子都是具有優秀人的潛質,隻是因父母平日的教育不同,賦予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一個不自信的孩子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花兒失去了水分。即使能力多強,多努力,最終因心靈的貧瘠失去了飛躍高山的底氣。
父母應懂得肯定和适當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不可否定打壓,拿孩子與别人比較甚至不讓孩子說“不”。除此,不要相信三歲定終身,相信孩子永遠比否定更管用。
并讓自信成為孩子一生堅實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