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情是怎麼被一步步作死的?
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傷害最愛的人?
很多人在情緒風暴過去之後,總會想起:其實他對我也挺好的,隻不過生氣時隻記得他的壞,想不起他的好。然後心裡會覺得愧疚,就去道歉請求原諒,希望用加倍的好來彌補他。
最後雖看起來和好如初,可傷害已經留下痕迹。
哪一段感情不是開始時如火如荼,結束時心如死灰?死意味着結束,意味着消失,那個人死了,也意味着她内心中關于愛情的某些東西死了。
感情中,一般出現這三種情況,說明你們的感情已經受到影響。
一、暗自傷心
“我不說,并不代表我不想要;我不哭,并不代表我就不痛。”

在我們提倡壓抑情緒的文化裡,男人不擅長表達情感,女人不擅長表達需求。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吵架,就是拿機關槍突突地攻擊對方,而不會表達自己的傷心和脆弱。
好像一旦示弱,就是輸了一樣,就會失去感情中的主動權。
但是,就算赢了又如何?感情中兩人最近的時候,不是你死我活的時候,而是彼此露出脆弱的那一刻。
二、不斷懷疑和否定
曾有人問我,男友是不是不願意回答“你愛我嗎?”這個問題,她還說,她每晚睡前都會問一遍,累積下來男友的回答有7、8種了。
我回她:看起來他是不喜歡回答你這個問題,至少不喜歡每晚回答。
懷疑和否定,簡直是全體中國女人的婦科病。
每每在愛情裡患得患失的時候,都要問自己一遍“他愛我嗎?”,然後給自己找出一些迹象表明他可能變心了,然後再自我安慰“也許是我想多了”,但無論怎麼安慰自己,心裡都有個弦繃着。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其實,不斷的懷疑和否定,是因為内在的不安全依戀關系,我們和世界的關系都是在和父母的關系上建立的,如果一個孩子最早和父母建立的關系就不夠安全,那麼他長大後,也會在和愛人的關系中沿襲和父母的關系狀态,總是感到不安、焦慮和懷疑。
你最該做的不是去質問對方,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安全感。

三、過度期待
好男人的标準是什麼?
我記得陳道明曾說:“好男人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負責任;不一定要掙大錢,但一定要養家;不一定要事事聽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從四德,但一定要寵老婆;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但一定要有時間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愛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義,但大事發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呵呵。
如果女人對好男人的标準都是這樣,估計99%的女人都要孤獨終老了。
看段子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要求太高。但真輪到自己,往往發現不了自己的期待過高。
最常見的,就是寶寶生氣了,但寶寶就是不說,你要猜出來為什麼并且哄我開心。
醒醒吧,有哪個男人能完美到做你肚子裡的蛔蟲?就算有,那人家為什麼選擇做你的蛔蟲?
所有的過度期待,都是指向一個結局,那就是失望。沒有人能夠完全符合你的期待,除非你願意調整自己的标準。
否則,就隻能等攢夠了失望,離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沒有一段感情可以永遠在天上飛,夢裡的美好隻是我們的期待,早晚會破滅。那時候,就會夢見夢裡的一切都消失不見,或者變得不那麼好了。這就是婚姻最大的危機時刻。
如果你是這樣的姑娘,當你對對方有什麼期待的時候,可以反問下自己,自己能給對方什麼滿足呢?對方有什麼是可以滿足你的呢?
這世界上,沒有人生來就該承擔你的自私敏感、惴惴不安。
如果他願意将就你,隻能說明他愛你愛得太深,還處于“被愛情沖昏頭腦”的階段。
但人不會一直頭腦不清醒,也不會一直無限度付出,如果總是别人來溫暖你,你卻不願理解别人,成長自己。
那麼愛總有一天會幹涸。
感情是奢侈品,經不起一次次的消磨和折騰,最後把感情擊潰的,都是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