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告訴一個殘酷的真相,很多時候困住女人的,不是背叛後的傷害,不是男人的态度,而是一句話:
我要為了家庭的完整,我要為了孩子不受傷忍下去!
可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他能夠感受到一個永遠都不會開心的媽媽,一個經常缺席的爸爸,雖然你們看起來沒有吵架,但是那種冷冰冰的氛圍,會讓他不自覺的害怕,小心翼翼的生活在你們之間。
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地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害了孩子!
我這幾年也收集了很多案例,今天就具體給大家講講,當孩子生活在一段有危機和問題的關系裡,會對他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果你現在正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一定要好好看下去,我會一步步地教你如何正确的修複婚姻,保護孩子。
父親出軌,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影響不同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5歲以下的小孩對父母雙方的需求都很高,如果有一方開始突然減少對他的照顧和關注,小孩會出現害怕、哭鬧、焦躁等各種不同情緒。
如果是10歲左右的小孩,這時候已經初步發展了自我認知,正是被培養家庭和諧和對親密關系的時機,特别是爸爸作為一名男性是如何做的,就會成為孩子長大後的模仿對象。
我就接手過一個極端的案例,是一位習慣性做第三者的女生找到我尋求幫助,她想找到自己變成這樣的原因,通過溝通後我就發現,她的童年經曆非常痛苦,媽媽很喜歡控制爸爸的行蹤,如果非要出門的情況,就必須要帶上她,不然媽媽就會在家裡大鬧。
沒想到,爸爸以為她還小,就謊稱帶她去和一位朋友見面,她說她現在都記得那個阿姨的樣子,長得很漂亮,留着長長的指甲,說起話來也輕聲細語。
本以為她會替媽媽鳴不平,沒想到她看到父母頻繁争吵的時候,居然認為:“如果我是我爸爸,我也會選擇那個溫柔漂亮的阿姨。”
所以長大後,她沒有因為父親的出軌疏離和父親的關系,反倒認為隻要漂亮就能獲得幸福,被抛棄的女人都是失敗者。
可惜,在這種畸形的關系裡,她永遠都填不滿内心的空虛,也永遠都得不到真愛。
如果孩子的年齡再大一些,已經到了上高中的青少年年齡的話,他們對兩性的認識已經逐步成型,也有了自己的戀愛觀念。
相對比兒童的害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更傾向于表現出對父母的讨厭和排斥,在行為上會出現離家出走、打架、欺騙等各種叛逆行為。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在心理層面上,會開始認定了自己一定要找和爸爸對立面的男人,等他們再長大一點之後,又會因為從小就對父母産生了依戀,也無法逃離出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最後會形成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
比如,養成回避型依戀或者是焦慮型依戀,一邊無法真正的信任另一半,找不到對方的時候就會害怕被抛棄,害怕自己遭遇同樣的痛苦,一邊又渴望得到真正的關心。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缺愛,卻還是愛上了渣男,明明讨厭爸爸,卻找了個年長的伴侶的原因,因為從某些角度來說,有過出軌的原生家庭是可以“遺傳”的,曾經的陰影在你的心裡已經埋下了種子。
家庭的完整,不是表面是身在,而是父母的心在
分析完了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小孩有哪些不同的影響,接下來我還想講一個很多人都沒有發現的重點,那就是家庭的錯位,懲罰的還是你的孩子。
因為大部分的女人發現老公出軌後,便會開始轉移注意力,想着今後隻要和孩子在一起,表面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子也能過去。
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因為出軌的那根刺卡在你的心裡,你的傷害沒有得到療愈,你就一定會去找尋出口,而這時候你最親近和最疼愛的孩子,就成為了最佳的人選。
在表現上看起來你還是那個對他關心疼愛的媽媽,但是你一定會因為父親的長時間缺席感到不公平,也會把夫妻感情上的焦慮情緒帶給孩子,變成了對孩子行為上的控制和壓力。
所以不難發現,那些原生家庭不健康的小孩,長大後要麼成了媽寶男,要麼非常叛逆,什麼事都和父母對着來。
因此,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為了孩子考慮,你需要想清楚,到底什麼是家庭的完整?到底什麼是對孩子正确的教育?
當你在家守着孩子,老公卻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時候,這難道是一個完整的家嗎?
當你們天天冷戰,幾乎不溝通,彼此仇視的時候,你以為孩子感覺不到嗎?
可能這時候,有人就會好奇了,說我老公雖然出了軌,但心裡還是愛孩子的,願意在表面上維持家庭和諧,難道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嗎?
答案是會的。
因為父母的态度永遠是孩子的榜樣,如果有一天當孩子知道了,爸爸原來一直在欺騙自己,媽媽原來一直在犧牲自己,那他會作何看法?
長大後到底是像媽媽一樣隐忍,還是像爸爸一樣僞裝呢?看起來都不是正确的決定。
所以我今天分析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你,雖然出軌的人的确成為了感情的過錯方,你想要維護家庭的穩定也無可厚非。
但是你到底是想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你是如何解決婚姻問題的,是如何争取自己的權益的,還是想在孩子面前怨天尤人呢?
如何降低,爸爸出軌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第一,先和丈夫統一陣線
如果你的老公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現在也确實有了回歸的意願,那麼你們倆就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落實到婚姻裡的具體問題裡來共同解決,另一方面在對孩子的态度上保持一緻。
盡量的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和發洩情緒,在有時間和機會的時候多利用親子活動來增進家庭的連接。
但如果兩個人的情緒都很極端,孩子又恰好很敏感,每個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家岌岌可危,那麼你需要反複的向孩子傳達幾個信息:
①和對方約定出統一的理由。而不是爸爸指責媽媽,媽媽埋怨爸爸,不要讓孩子陷入夾在中間兩難的局面,而是給他創造一個父母都是平等的形象。
②這是父母之間的決定,這和你無關。就算爸爸媽媽會因為你的學習問題、教育問題發生争吵,這也是我們希望找到最合适的辦法而已,想給你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而不是因為你造成了我們之間的争吵。
③不管發生任何變化,都改變不了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也許你會發現爸爸媽媽沒有從前那麼恩愛了,你的生活也會和以前有些差别,但是我們會繼續陪伴和照顧你。
第二,看清自己的真實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斷
如果丈夫不配合,并且已經有了離婚的打算,那麼你就需要看清自己在關系裡的真實需求,從而做出正确的判斷。
本篇我們還是主要講述對孩子的影響,那麼你現在需要給孩子建立的态度是:
①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局限性
因為在孩子的眼裡父母永遠都是強大的,是萬能的,但是目前家庭發生的危機已經打碎了孩子的理想化,那麼你就需要試着從孩子心裡把父母的位置拉下來,允許每個人都是普通人,都是不完美的,可以适當的向孩子表達示弱。
②盡可能的詳細的告訴孩子接下來你對生活的計劃
比如你和爸爸還會不會生活在同一個家裡,如果要搬走大概是什麼時候,他又是什麼時間可以和父母見面,也要尊重的意願和想法,不要一刀切的替他下決定,或者是永遠都把他當個孩子,讓他蒙在鼓裡。
③如果發現了孩子在情緒上有問題,要及時進行溝通和談話
比如:“你最近的心情怎麼樣?你感到悲傷的時侯會做些什麼?有沒有特别想做的事?”,因為有的孩子會隐藏自己的内心,不光不信任爸爸了,也會不信任媽媽,對任何人都有所保留,所以你要一次次的耐心的去确定他的狀态,幫助他敞開心扉。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其實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是讓孩子在你身上學習到解決問題和面對逆境的方法,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教育方式,但唯獨關于感情,孩子隻會在家裡進行學習。
他最在乎的不是表面上的完整,而是整個家庭的氛圍。
所以奉勸所有想打着孩子的旗号隐忍的女人們,隻有你開心了,你的孩子才會跟着你開心,你幸福了,你的孩子才會跟着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