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一個殘酷的真相:離婚後,如何把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嘉待情感
2024-11-26
2719
35

經常有學員咨詢: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要不要為了孩子維持一段不幸的婚姻?

我覺得,等待傷害的過程遠比傷害更大,與其讓孩子在一種不幸福,充滿不安定因素的環境中長大,不如放過彼此,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當然,我這麼說,并不是支持大家婚姻不幸福就立馬去離婚,而是希望大家不要把婚姻的去留綁架到孩子身上,不要拿孩子當做你不離婚的擋箭牌!

我拿朋友的親身經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在朋友小時候,他爸媽經常吵架,每次吵完後,他媽總跟他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跟你爸離婚了!你以後要是不聽話,你就真的沒有媽媽了。

所以朋友小時候,總是缺愛缺乏安全感,對母親總有一種不确定感,特别希望得到母親的愛,又不敢和母親過于親密,害怕母親哪一天真的會離開自己,這種不安全感也讓他的性格變得有點偏執。

疫情的時候,爸媽有幾次也吵架了,有一次吵得特别兇,朋友就朝他們吼:“你們要是不想過了就離婚吧!不要再說什麼為了我才不離婚,我根本就不在乎,我早就受夠了!”

但是說完這個話之後,朋友就後悔了!

他跟我說:“雖然他心裡也不想父母離婚,害怕父母離婚以後,自己就變成了沒人要的孩子,也沒人再愛自己了,以後也沒有家了!一想到這就很痛苦!

但是與其每次被父母當做擋箭牌,父母明明過得不快樂,卻還要打着為自己好的名義,勉強的生活在一起,他又覺得這種想法很自私!”

其實孩子什麼都懂,你不要說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很大,所以甯願委屈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

可是,家裡的氛圍是什麼樣,父母之間關系好不好,孩子真的看不出來嗎?

心理學家說過,一段糟糕的婚姻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慢性毒藥。與其為了孩子将就一段不幸的婚姻,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減少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下面,我就用幾分鐘時間,給大家好好講講離婚後,如何把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幾個道理你一定要明白!

01強大自己的内心,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其實,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喪失;二是影響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離婚了,就意味着TA不能再和爸爸或者媽媽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了,甚至很難見到自己的爸爸或媽媽。

而這在心理上就是一種喪失,喪失了原本擁有的完整的父愛和母愛,也得不到來自親生父母的雙重守護了。渴望愛和關注的孩子,就容易沒有安全感、缺少幸福感,形成孤僻、自尊感低的性格。

當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父母陪伴的時候,TA可能會忍不住感傷或者嫉妒,而這種心理壓抑久了,就很容易變得自卑、易怒、抑郁或者偏激!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強大自己的内心,給孩子更多的母性之愛。

而給予孩子母性之愛的前提,就是要先将自己的生活過好,不斷豐盈自己内心的精神力量。

這就要求作為父親或母親的你,要能夠承受得住社會生活的風風雨雨,并且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态。

其實,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假如我們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有接納自己,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态,有能力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撫養好孩子,那孩子怎麼可能不受我們的影響呢?

如果孩子得到了足夠的滋養,你又總是站在ta身後,鼓勵ta,支持ta,陪伴ta。孩子又怎麼可能會不自信,沒有安全感呢?

所以,不要害怕孩子失去了爸爸(媽媽),你一個人就沒有辦法給他完整的愛,害怕離婚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成績,更害怕孩子長大後會恨你們。

你要相信自己,即使作為單親爸爸(媽媽),你也完全有能力培養出合格的、健康的、陽光的孩子。

其次告訴孩子,不管怎麼樣,爸爸媽媽都是愛他的!

比如告訴孩子,你的爸爸(媽媽)是善良的人,也是位優秀的爸爸(媽媽),隻是我們不能再在一起生活,但是我們都依然愛着你。

如果你想念爸爸(媽媽),我會幫你聯系,讓他(她)來見你。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平等的溝通,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處理好自己的問題,不讓孩子為你們的解體買單。

最後耐心解答孩子的疑惑,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過渡。

比如孩子問:“為什麼别的孩子跟父母一起住,我隻能跟爸爸或(媽媽)住?”

你可以說:“因為家庭不是隻有一種存在形式,有些孩子也隻會跟爸爸或媽媽住。”

孩子問:“為什麼你們要離婚?”

你可以說:“因為我們不愛對方了,假如我們繼續生活在一起,會傷害對方,也會傷害到你!”

有時孩子會問到一些父母不願意提及的問題,如果不願意回答,也不要不耐煩。

小孩對逆境的調适遠不及大人。父母分開,家裡突然少一個人,大人需要時間,孩子更需要時間去适應。

他會悲傷,會敏感,會情緒化。更需要我們耐心陪伴他渡過。

02與其互相诋毀,不如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很多夫妻離婚後要麼老死不相往來,要麼總在孩子面前說對方壞話,要麼拿孩子當籌碼控制對方。其實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冷淡、惡毒的性格。

舉個例子,我看過兩個新聞,一個女人因不滿丈夫出軌,所以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父親是渣男,是父親不要他了,父親在外面跟别的女人有了孩子,所以要抛棄我們。所以孩子從小就十分怨恨自己的父親,包括父親那邊的親戚,他一概都不喜歡,甚至在爺爺奶奶去世時,他甯願背負着不孝的罪名,也不願回去看一眼。

還有一對夫妻因為感情破裂離婚了。離婚時兩個人都鬧得很難看,都不想要小孩,于是把孩子寄養在一個親戚家裡,小孩一下子從父母圍着團團轉的幸福生活,變成不知道跟着誰一起生活的“拖油瓶”,孩子内心的防禦機制被喚醒,潛意識裡就覺得自己是一個“麻煩”,不值得被愛,所以最後也是早早辍學打工,一輩子都在到處流浪。

從這兩個小例子,我們可以發現,有的父母離婚後,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不能理智的處理。

很多人一離婚就譴責對方,父母相互怨恨、咒罵,還限制孩子與對方見面來往。這就在孩子心中播下了敏感的種子,使孩子對愛情不信任,對婚姻産生恐懼感,甚至對整個人生懷有疑慮。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理智地去面對婚姻存在的問題,好聚好散。

比如向孩子坦白兩人為何要分開,今後要如何相處,教會孩子學會勇敢面對。

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更不要将孩子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因為你對孩子說壞話,必然會讓孩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要知道,你的前任或許不是你的好丈夫、好妻子,但他永遠是你孩子的父母,你的孩子也愛着他。

不要把孩子裹挾在你的感受和判斷裡,給孩子營造一個,他自己可以去感受整理對父母感情的空間,并保護好這個空間。

03給孩子傳達正确的人生價值觀,不要用“離不離婚”定義自己未來的人生

或許有人會說,你看,很多問題孩子都來自離異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很少有過得好的。所以一般來說離婚對孩子都是不好的影響。

是的,也許這是我們最大的擔憂。

但我想說,在沒離婚,湊合過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就沒有問題嗎?

不一定。比如一個家庭一天到晚都是矛盾沖突、都是負能量,都是各種隔閡鬥争,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其身心健康受到傷害的程度,一定不會比離婚少。

所以,不管孩子來自離異家庭還是完整家庭,都會有好的部分,也會有問題的部分。關鍵在于家長如何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

而“離婚”确實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但是決定這個問題結果的因素是什麼呢?是“離婚”二字嗎?

不,是解決問題的人。你如何看待和面對離婚這件事?你的狀态才是影響你孩子的最主要因素。

我們不能奢求自己在無法妥善處理離婚問題的情況下,還能指望孩子做到“完好無損”,也不能直接把教育的失敗歸結于“離婚”,這隻是因為大人接受不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而找的借口罷了。

隻有當你自己想明白“離婚”對你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你願意也有能力承擔未知的風險,你堅信你可以通過努力讓自己和孩子過上你想要的生活時,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才能降到最低。

另外,我總是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父母的結束隻是結束了彼此的關系,但是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永遠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所以不要因為離婚了,就阻止孩子和對方親近,反而多鼓勵孩子和對方接觸,這樣父母對孩子的愛就不會因為離婚而中斷,那孩子也就不會留下所謂的遺憾。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