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不一樣的觀點:其實遭遇背叛後,真正讓你失控和怨恨的并非你的伴侶,而是你内在的匮乏和不安!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接下來我總結了兩點原因,大家可以自查自糾一下,看看你們有沒有陷進去?
第一,你沒有明确的目标,而是一直活在想象中,徘徊在離不離的思維裡
大家都知道,遭遇背叛後,無非隻有兩個選擇:
要麼痛快地離,要麼大方繼續過日子。
可是為什麼你哪一樣都做不到呢?
因為你是沒有能量的,沒有能力做選擇,也沒有一個明确的目标,所以你才會陷在這種兩難裡面走不出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
比如在背叛沒有發生以前,不管你們倆的關系怎麼樣,你大概都不會認為這個人會背叛你,你以為你們還能白頭到老,至少,TA是你的專屬,你是TA的唯一。
但是背叛給你帶來的第一個打擊,就是TA不再專屬于你,你也不再是TA的唯一。
而這對于那些對婚姻有要求,又對人性沒有徹底認知的人來說,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因為你會覺得你的整個婚姻、甚至整個人生都失控了。而人們最難以承受的,便是對人生的失控。
尤其是當你對婚姻、對人性一直抱着美好期待,一直心甘情願地為家庭、孩子、男人無私付出的時候,背叛徹底打碎了你的一切美夢,讓你真正接觸到人性和婚姻“陰暗”的另一面,而這一面是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接受,也不理解的!
所以,真正讓你承受不起的,并不是對方的背叛,而是因為這個背叛在你的意料之外!令你猝不及防,束手無策!
同時,這個背叛所引發的一系列對自己内在的打擊,以及一堆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真正令你無法承受的東西。
①背叛是不是說明“我不夠好”,不被愛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背叛,對一個人帶來的最大打擊,就是讓TA喪失自尊和自信了。
所以很多人怨恨伴侶,是因為,覺得伴侶的背叛是對自己的一種羞辱:“好像是我不夠好,不被他愛,所以他才會背叛。”
而被一個自己愛着的人不愛,是一種很難接受的感受!
于是很多人每一次對伴侶投射去怨恨的感受、每一次對伴侶的背叛投去怨恨的感受時,實際上都是在提醒自己“我不夠好嗎”“我不被愛嗎”,而這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也會讓你内心的痛苦和不甘更多一分,于是怨恨也會随之循環反複。
②到底要不要離?
離吧,你有各種舍不得放不下;不離吧,你又接受不了背叛,就像很多人說過的“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他的!”
所以90%的女人都會陷入這種兩難裡走不出來!
于是很多人為了讓自己心裡更舒服,就會自我合理化,把背叛全部歸因到那個傷害你的人身上。通過怨恨他,才能解釋你目前的狀态。但實際上,真正令你痛苦的,可能并非你的伴侶,而是你内心深處的匮乏和無能!
第二,信任重建問題:其實說出“原諒”和“我再信任你”是兩碼事!
對于一個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你要怎麼說服自己,他不會再次傷害你。
比如很多人說出原諒了,但是因為信任被破壞,你對這段關系開始悲觀,一旦内心波動,行動一定會受影響,所以,即使不離婚,即使你們雙方都願意努力嘗試着修複關系,但因為有前車之鑒,你一定還是會時不時左右搖擺,這樣的狀況持續時間一長,你就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覺得無助,越來越沒有希望。
而很多人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問題:如果不離婚,我要怎麼才能信任他?如果不離婚,我們還能過得好嗎?
因為婚姻關系不是說斷就能一下子斷掉的,你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那麼對于一個曾經背叛過你的人,你要怎麼才能跟他和諧相處下去?
他又是否願意與你一起修複關系呢?
如果他不願意,又不想承擔家庭責任,那麼這段關系是不是隻能終止了呢?
所以面對背叛帶來的這一個個難解的問題,我們真的很難控制自己不去怪罪、怨恨那個傷害我們的人。
那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化解心中的恨,才能在背叛後讓自己越過越好呢?
給大家兩個小建議:
第一步:練習暫停,在你感知到怨恨情緒迸發時,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停下來。
當你感知到内心充滿怨恨、憤怒、痛苦、悲傷等情緒時,不妨先讓自己停下來,先不要着急去處理背叛這個難題。
因為背叛不能通過簡單應對就能解決的,所以你不必急着去解決,不必急着去做選擇,而是給自己一點時間,等你想好了,穩定了再去處理。
首先,練習暫停,感受自己内心的情緒,看見這些情緒,與這些情緒待在一起,你要知道這些情緒,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來,你就是歡迎它們,允許它們,與它們在一起。
然後,你可以試着與這些情緒對話,謝謝它們對你的保護,謝謝它們想要幫助你,告訴它們:你需要一些時間來想一想,如何解決、如何選擇、如何更好的關照自己,邀請這些情緒理解。
每次情緒到來的時候,你都這樣與這些情緒工作,慢慢的,你就會體驗到:你是這些情緒的主人,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會收回你情緒掌管的能力,不會任由情緒控制自己。
第二步,在憤怒情緒出現後,培養一些明辨是非的認知。
首先你可以想一想,為何你會讓怨恨的情緒成為應對背叛的主導模式?可能是有一些潛在的觀念在悄悄“支持着”你這樣做。
比如,如果你認為“是背叛讓我受傷,是伴侶對不起我”,那麼你内在的怨恨情緒就會占據主導。
你擔心如果平靜地應對背叛或者原諒背叛,都會讓自己顯得“軟弱可欺”。因此,盡管内心很痛苦,你在外表上仍會表現出強烈的憤恨和攻擊性。
表面上看,是受傷和被欺負的感覺促使你以怨恨的方式回應背叛,但更深層次上,是一些固有觀念加劇了你的痛苦,使你不斷攻擊伴侶,誤以為這是在解決問題。
這些觀念可能包括:“受傷了就應該讓對方付出代價”、“不怨恨背叛者就等于縱容他”、“原諒伴侶就等于原諒他背叛自己”。
但實際上這些觀念雖然從理論上看沒有錯,但實際上你要是認同了它們,可能就會被這種思維所主導,然後加劇你的痛苦,和背叛後的怨恨。
但心理學上,怨恨是一種情緒低落的狀态,感到沮喪,無能為力,或者更通俗地說,總是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當你專注着内心的怨恨時,這會使你陷于過去,延長痛苦并阻止自己前進。也會令你一直認為自己是無助的受害者,對眼前的美好視而不見。
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有意識地調整這些固化的觀念,培養新的、明智的認知:
①受傷了的确需要讓對方付出代價,明确他的責任,但除此之外,你沒必要賠上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健康,持續地怨恨着他。
②不怨恨背叛者,并不意味着你要放過他,縱容他或接受他對你的傷害。你可以不原諒他,也可以不放過他,你也可以怪他背叛和辜負了你們的感情,但你要知道你不僅僅隻有怨恨一種模式:
你可以明确你的底線,你也可以堅持你的原則,找到一些适當的方式給出懲罰,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放在首位,不要因為懲罰對方而過度消耗自己。
在這一步,你需要主動覺察自己内心的觀念,找到并記錄那些推動你怨恨的想法。然後,嘗試從自我重要性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觀念,認識到自己比這些觀念更重要。
最後老師想說,當你跳出怨恨的模式,你将重新掌握自我掌管的能力,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做出理智的選擇。這樣,你不僅能找到前進的方向,還會更加尊重自己的内在需求,從而減少後期痛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