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雙趨沖突,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以同樣強度追求同時并存的兩種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時産生的内心沖突。
比如魚,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還有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而放在背叛中也是同一個道理!為什麼一個人一邊背叛,一邊又覺得愧疚,良心不安!其實說到底,這就是”既要又要“的雙趨心理!
比如他選擇背叛,就說明他想追求新鮮刺激、或者為了彌補内心的匮乏和婚内的缺失;可是他背叛之後又會感到自責,說明他又不想因為背叛,而變成一個不道德、人品低下、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
這難道不就是既要又要嗎?既想通過背叛滿足自己婚内的缺失,又不想因為背叛變成一個不高尚沒道德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自責心理!
其次,背叛後的自責也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自責愧疚而降低背叛之後會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傷害!
比如舉一個簡單的小例子,很多人在犯錯之後,可能都會出現自責心理,但是如果你已經在心裡把自己罵了無數上千遍,那麼當别人再來罵你的時候,你還會像剛犯錯時那樣愧疚自責内耗嗎?
答案是基本不會!這在我身上就有親身經曆過,以前我每次考完試,考得不好,我都害怕爸爸媽媽說我,于是總是很傷心,一個人偷偷躲着哭,總是責怪自己;然後傷心完之後回到家裡,可能還是要被父母指責教育一番,可是這時候我的愧疚心理已經大大降低了!而且對于他們的批評也沒有那麼大的反應了!
所以這也說明,當一個人不斷以自責的方式去模拟别人罵自己的場景時,後來當别人真的來罵你時,你反而會對這種責罵感到習以為常,甚至免疫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内省式自我防禦。
而放到背叛中也是同一個道理,當男人一邊背叛一邊自責,甚至已經在心裡把自己罵了一萬遍,那麼當他的老婆發現後,再想去罵他的時候,其實他的心裡是不會有那麼愧疚的!他反而會覺得,“哎,你看我都已經為背叛如此自責難過了,我都因為這件事痛苦不堪了,你應該不好意思再罵我了吧!那麼這樣一來,我繼續再背叛應該也沒什麼了吧!”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解釋十分的荒謬,那我問你哈,這就好像你想讓自己變得自律上進,但有時候還是會熬夜玩手機刷短視頻一樣,你是不是每一次在心裡把自己罵完之後,内心呢,就會覺得稍稍地舒坦一些,然後等到内心舒坦,下次可能又會心癢難耐,再一次去做這件事!
而背叛的人也是如此,可能這也是他給自己“洗腦”自我PUA的手段,隻有他在自責之後,他才會覺得内心舒服一些,下次才會毫無心理負擔地繼續背叛!
第三,背叛——自責——又背叛,可能是本我和超我産生沖突
弗洛依德提出了人格結構理論,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其中,“本我”是指人最初始最本能的欲望和獸性,是我們一出生就存在的,也是我們性格中最原始和底層的部分,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之中。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追求即時滿足的需要,忽視道德和社會規範,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而“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從自我中分化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人在兒童時代對父母道德行為的認同,對社會典範的效仿。
比如,一個人走在路上餓了,看到路邊一個小孩拿着東西吃,“本我”可能就會去搶對方的東西吃,因為餓了吃東西是人的本能需求,是本我的需求,本我可以從中得到滿足。
但是作為“超我”,社會道德的典範,就會抑制本我的沖動,會告訴你,你不能這麼做,這是不道德的,是會受到道德譴責和批評的。
所以一個男人為什麼一邊背叛一邊又自責,可能就是因為遵循了本我的原則,追求欲望的即時滿足,但事後他的超我又發揮作用,對這種不符合道德規範的事進行心理譴責,讓他意識到自己傷害了妻子和家庭,從而産生深深的自責。
那這種男人的本我和超我為什麼發生沖突呢?歸根結底可能是他的“自我”出現了問題。
比如追溯到很多背叛者的原生家庭中,會發現他們可能有些不好的經曆和心理創傷。
比如從小接受着父母的負面評價、否定和批評,或者在父母的控制下生活,所以孩子長大後就很容易形成低自尊、自我懷疑等問題。一方面,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愛(這是本我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又感到自己的無能和不足,認為自己沒有滿足父母的期待和标準(這是超我的需求)。所以這種内在的撕裂就會導緻孩子的自我出問題,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形成穩定的自我認同感,他們既不能完全接納自己,也不能徹底否定自己。
所以這種男人長大後,他的自我就是一個很匮乏的狀态,而當自我無法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需求時,就容易産生一邊犯錯,追求本我,一邊又受道德譴責的心理!
那麼面對這樣的男人,你該怎麼辦?
我教大家一個很絕的招式,就是你不要讓他陷入這種“背叛”-“自責”-“又繼續背叛”的死亡循環的心理怪圈!
而是在他出現自責心理時,反着來,讓他對你産生目的!
一、情緒穩定,讓他患得患失
心理學上有一個反比定律,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相關聯的量,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會随之變化,且它們的乘積不變。
而放到感情中,這個定律可以理解為,當女人在某些方面表現得與常規認知相反時,往往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讓男人更加捉摸不透,對你産生好奇。
比如發現背叛後,很多女人可能就會想要責罵男人,想要讓男人對自己有愧疚感,想要懲罰他自己心裡才算舒服;
可是如果男人在背叛後已經開始自責,已經啟動自省式防禦機制了,那麼當你再去罵他,指責他的時候,他反而不會那麼自責甚至都麻木了!所以他可能還會希望你罵他,這樣他就覺得心裡舒服了,他不欠你了,他已經在為自己的背叛贖罪了,所以下次他可能還會再犯!
所以這時候你就要反人性,千萬不要急于責罵,而是給他一種捉摸不透的态度!
比如你時而冷淡,時而若無其事,讓他始終捉摸不清你的心思,深陷在惶惶不安之中。這種不确定性會讓他不斷地去思考你的想法和感受,從而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你身上。
二、利用朋友圈巧妙施壓
比如你可以在朋友圈發一些心情說說,暗示自己的心情不佳,讓别人察覺到你們的感情可能出現問題,這就會引發“社會輿論效應”。親朋好友知道後,可能就會無形之中去給他施壓,他會感受到來自周圍人的眼光和評價,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比如你可以發這樣一段文字:“有些路走着走着就迷茫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我知道生活還要繼續,隻是心情有些複雜!”這樣的話,既不明确指出問題,也不宣告你的态度和最終選擇,但又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情緒波動。
此時,如果他主動來找你了,不要急于回應,先讓他等一段時間,增加他的焦慮感!
然後再以冷靜的态度面對他,并提出你的需求和條件。
比如你可以告訴他,你在這段關系中最在乎的是什麼,而背叛讓你怎麼樣,然後提出你的補償要求,比如必須立規矩,讓他簽訂婚内财産協議并做公證,要求他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你,參與家庭事務和帶孩子,或者共同去做一些有助于修複關系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要讓他知道,他做什麼你可以接受,做什麼絕不接受,讓他知道你的寬容是有條件的,你的原則和底線絕不容輕犯!
最後老師想說,很多時候一個人想犯錯,但是犯錯之後又會産生後悔自責的心理,很有可能是他的人格出現問題。比如有的人之所以内耗,一次次的想要躺平頹廢,一次次地又想要奮發崛起,這可能是他對現實感到不滿和焦慮。也有可能是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所以追溯到男人一邊背叛,一邊自責也是同樣道理,他可能對現實的婚姻和自己很不滿意,所以想要一遍遍地逃離這樣的狀态,但又因為背叛這種行為讓他與原本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産生沖突,從而産生自責。
所以想要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深入剖析他内心矛盾的根源,通過真誠地溝通和傾聽去搞清楚他背叛的動機,理解他的不滿和焦慮究竟來自何處,和他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關系嗎?還是你們的婚姻狀态出現問題,又或者是他對自身的不滿……隻有解決了這個因,才能真正化解他内心的沖突,讓你們的婚姻重新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