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走出挽回斷聯誤區,重塑自我,價值與真愛才是關鍵

嘉待情感
2024-10-30
1379
14

在情感的波折中,失戀後的人們往往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急切地尋找着重回光明 —— 挽回愛情的方法。這不,有位網友就來問我:“老師,我和男朋友戀愛六年了,最近因為一些矛盾分手。我在網上看到說挽回需要斷聯,到現在我們已經十多天沒聯系了。我想知道還要斷聯多久他才會想起我,才能成功挽回他呢?” 其實啊,我想告訴大家,但凡想靠斷聯來挽回前任的,幾乎無一例外都會以徹底斷開、再無可能而告終。

如今,在網絡上,如果你在失戀後經常搜索挽回相關的帖子,就會發現那些不太靠譜的挽回機構似乎達成了一種 “共識”,“斷聯”“冷凍” 之類的詞頻繁出現。在前來向我咨詢的案例中,估計有 95% 以上的朋友在失戀後都嘗試過斷聯這個方法。就好像斷聯是能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隻要斷聯了,就能讓前任回心轉意。這種誤導人的觀念在網絡上肆意傳播,讓許多失戀的人在這個所謂的方法上浪費了挽回愛情的最佳時機。

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心聲:“今天是斷聯的第五天,斷聯太難熬了,她現在會不會在想我?”“我們已經斷聯 15 天了,看她發了朋友圈感覺很開心,我快忍不住了。”“已經 1 個多月沒有聯系了,我今天要複聯了,争取這個複聯就有很大的進展。” 這些問題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大家是不是也都糾結過呢?但在我看來,這些過程中的糾結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結果。95% 的人都嘗試過斷聯,可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斷聯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結果。

那我們得先思考一下,斷聯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是為了徹底放下另一半,結束這段感情,開啟新的人生,那斷聯或許是有用的。因為放下一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斬斷和對方所有的關聯,從此形同陌路。但要是斷聯是為了挽回愛情,那這可就是個愚蠢的決定了。

大部分嘗試斷聯的人都失敗了,而且失敗的情況各種各樣。有的沒堅持幾天就放棄了;有的在斷聯過程中被各種突發事情打亂節奏;有的在斷聯一段時間後,對方突然聯系自己,結果沒控制好情緒,把對方吓跑了;更多的人則是斷着斷聯着,就真的徹底斷開了,再也沒有挽回的可能。

“斷聯”“冷凍” 這些說法,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比如當對方對你極其厭煩,抵觸情緒非常大,不想再被你騷擾的時候,斷聯似乎比繼續糾纏要好一些。但是,斷聯這個行為會給人一種錯誤的心理暗示。當你在斷聯的時候,你強忍着不聯系對方,每天都在數日子,所以才有了斷聯十多天之類的說法。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内心會開始産生期待,你期待這段不聯系的日子能對挽回有效果,同時,你内心深處其實是渴望在這段不聯系的時間裡,對方能主動聯系你,你希望對方的态度能有所改變。也就是說,雖然你在斷聯,但你的内心其實是在期待和等待對方的回應。

從本質上講,斷聯其實是一種 “權力鬥争”,是一種想要控制别人的手段,它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為了對方好。也就是說,這種行為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從對方那裡索取愛。而 “索取” 這個行為,恰恰是很多感情關系破裂的根本原因。不管你用多少種方法,如果你的目的一直是索取,對方最終還是會選擇逃離。就算對方心裡其實還在乎你、想着你,也無濟于事,因為這種索取就像一個無底洞。哪怕你僞裝得再好,一旦再次露出索取的意圖,對方還是會離開。

有的人可能通過斷聯成功過一次,但這種成功往往是短暫的。那些通過斷聯複合的人,幾乎在複合不久後就會再次面臨分手,而且這一次對方會更加決絕,不會因為你再次斷聯就和你重新在一起。就像 “狼來了” 的故事一樣,每一次這樣的反複,都會讓對方對你的期待和維系關系的意願越來越少,相應地,挽回的難度和成本就會越來越高。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斷聯的結果就是對方徹底放下了這段感情,完全從這段感情中走了出來。當你滿心期待地在斷聯一段時間後去聯系對方,以為對方會積極回應,以為這樣能改善你們之間的關系時,現實卻可能是對方不回複你,或者直接告訴你不要再騷擾他了。你要是問對方為什麼,可能得到的回答是:“你早幹什麼去了?你想出現就出現,想消失就消失,你以為你是誰啊?别再騷擾我了,再騷擾我就拉黑删除。”

這就是斷聯帶來的真實情況,是大多數人把斷聯這個方法神化了。其實,斷聯算不上什麼有效的技巧,隻是被那些不良機構誤導了而已。朋友們,一定要記住,挽回的前提是消除對方對你的抵觸情緒,這個思路是沒錯的,隻有抵觸情緒消失了,對方才不會拒絕和你溝通。但是,斷聯根本不能消除對方的抵觸情緒,這個方法是錯誤的,而且還會讓你在挽回的道路上更加被動。不要輕信那些所謂機構的理論,要明白斷聯容易複聯難,一旦真正斷聯,就很可能再也無法挽回了。

很多人運用斷聯方法之所以失敗,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被忽略了,那就是 “價值為王”。當你自身價值不高的時候,無論你斷聯多久都沒用。而價值的本質,首先是要學會愛自己,停止索取。

那怎麼才能真正有效地建立關系呢?從非叢有一句話說得很精辟:如果想破壞一段關系,就把自己當小孩子;如果想建立一段關系,就把對方當小孩子。對方為什麼願意和你建立關系、和你在一起呢?那是因為從你身上能感受到善意和愛意。那什麼是愛呢?有些人總是作天作地,反複去證明對方愛不愛自己,這是愛嗎?當然不是,這是大錯特錯的。很多人對愛有着巨大的誤解,這種行為其實是 “需要愛,缺愛”,這并不是真正地愛對方,這些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對方愛自己,給予自己深深的寵愛、關照和安全感,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内心的安甯和舒适。重點是,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所以這是隻愛自己,是在索取,是從對方身上剝奪愛。對方和你在一起,不但感受不到愛,還會不斷地失去愛,那對方想要逃離也是人之常情了。

什麼是愛呢?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羅傑斯提出: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我們常常隻想着對方愛不愛自己,可我們有沒有想過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呢?當對方明确表示累了,想要一個人靜靜,說明他的内心被索取到愛意枯竭,他需要自我療愈,這是他當下最直接的需求,你看到了嗎?很多人沒有看到,連這個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讓對方滿足,還不斷地去打斷、騷擾對方,甚至試圖再次索取,這是多麼可怕的行為啊。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說這樣的人一點都不愛對方。

如果你愛對方,就要允許他做自己,而不是對他提各種要求。要允許他離開,允許他獨處,允許他去自我療愈,不要再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渴求和索取行為。但這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容易做到,因為在失戀後,自己的内心無時無刻不在煎熬、無助、焦慮、彷徨,沒有安全感,也沒有力量。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缺愛。

缺愛之人,缺的其實不是别人的愛,而是對自己的愛。一個人如果不會好好地愛自己,這就是所有矛盾的源頭。一個不自愛的人,也沒有能力感受到别人對自己的愛。因為在他自己的價值評價體系裡,他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點。就算别人因為某些原因愛上他,他也無法感受到這種真實的愛。就算當下感受到了,也很快會陷入質疑和不安之中,所以他才會反複索取,讓對方證明是愛自己的。但這種内心的缺憾是無法通過從外部尋找來填滿的。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