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見到的夫妻倆的溝通是這麼一種模式(對照一下看看是不是你自己):
兩個人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對,對方的想法“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很有問題”,然後呢,一個人就開始找着各種理由去說服對方,讓對方覺得自己錯了。
這個過程中,對方也不甘示弱,也會找着各種理由去相互說服。
然後呢,一個人很生氣,另一個人也很生氣,他們都提高了音量。
再然後就可能吵起來,或者一方不再說話了。吵起來的話就是兩敗俱傷。不說話呢,也好不到哪裡去,看上去好像是有一方赢了,其實對方隻是不想争吵,根本不是心服口服。
最後,一拍兩散,各自生氣,溝通到此結束。
這是溝通嗎?
雖然兩個人都說了話,但是這不是溝通,這是說服。
溝通是分享,分享就是目的,不一定必須達成一緻。從這個意義上說,世界上沒有不能溝通的人,隻有不會溝通的人。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就算兩人在某一方面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也總有意見不同的時候。
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我不一定對。”“我想聽聽你的感受和想法。”“我想去理解你為什麼那麼想。”“我把我們的關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對錯。”“我想和你溝通分享,而不是評價你說服你。”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