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冷暴力當然會把人逼瘋。
如果你認為冷暴力隻是沉默不說話,那就太小瞧它了;冷暴力其實是一種精神虐待,為什麼一個人要虐待另一個人?因為TA沒有滿足我的期待!
家長打孩子,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家庭暴力,是因為伴侶不聽話;冷暴力也一樣,因為你不聽話,你沒有滿足我的期待,所以我要冷落你。
對于冷暴力會不會給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法國幽默大師皮埃爾·德普羅日早有斷言:
心機深沉的遣詞用字,不必弄髒自己的手,也能殺人辱人。羞辱地位相當的人,乃人生一大樂事。
冷暴力究竟是怎麼回事?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正在遭遇冷暴力?我們要如何避免和逃脫冷暴力?
本篇文章将為你解答這些疑問,幹貨較多,建議收藏。
首先向大家澄清一個誤區,不知什麼時候起“受害者有罪論”突然興起,很多站在道德高地的人會向暴力受害者發問:你反思下自己有沒有問題?
我們承認,這個世界的确存在有受虐傾向的人,但我們要知道,在絕大部分暴力事件中,無論是家庭暴力還是職場暴力、無論是熱暴力還是冷暴力,受害者在關系中都是處于弱勢地位,都是經曆反抗後還是無法擺脫,所以才放棄反抗。
就像2019年讓無數人痛心的“包麗事件”,從包麗朋友發出的長篇聊天記錄中,我們清晰的看到她的變化。是從“我覺得最美好的東西是我的将來”,變成了“我覺得好後悔”、“主人我錯了”。
冷暴力究竟是什麼?
冷暴力并不是單純的沉默,而是一種精神虐待,相較于肢體暴力,人們對精神虐待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并且精神虐待不容易留下證據,即使是法官面對夫妻間精神虐待的指控,也不會輕易下判決。
當發現“所愛的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或太過依賴彼此的關系,精神虐待的沖動便會升起。
通常施虐者的潛台詞都是“我不愛你”,但他們不會明說,而是通過冷暴力來間接表達,這樣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逃避自己在感情失敗中應負的責任。有時甚至能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角色,讓外人覺得自己很可憐。
法國心理治療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曾在著作《冷暴力》中講過很多精神虐待的案例:
一對戀人因工作而相識并在一起,但丈夫始終拒絕在公開場合與妻子有牽手等親密行為,并且經常在外人面前從一些小事入手,貶低妻子,例如:擦名貴的化妝品被收智商稅、聽老掉牙的音樂。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丈夫每次都是以半嘲諷半玩笑的語氣說出這些事,妻子一旦反駁就會在外人面前顯得自己小氣。
而在私下裡,每當妻子嘗試與丈夫溝通時,丈夫總是會面無表情,否定自己的惡意,當妻子發怒時,丈夫還會戲虐地勸妻子息怒。
最終妻子無法忍受而提出離婚,丈夫卻反過來責怪妻子太惡毒,想讓他淨身出戶,并告訴身邊所有的朋友,說自己的妻子如何惡毒。
最終妻子忍無可忍,沖進丈夫的公寓和丈夫理論,并打了丈夫一巴掌,這更讓丈夫抓住了把柄,到處宣揚妻子的暴力行為……
最後就連他們的孩子都對妻子說:“爸爸見人就說,你拿走了他的一切。也許他說的是真的,我們怎麼知道你沒騙人?”
案例分析
這是比較典型的冷暴力案例,丈夫為了逃避婚姻破裂的責任,用冷暴力迫使妻子主動提出離婚,讓妻子來當自己的替罪羊,而一旦妻子有過激行為,這就更會加深外人對妻子“惡毒”的印象。
在這段關系中,妻子是極為被動的,每次她想和丈夫好好談談時,丈夫都會選擇回避,而在外人面前時,丈夫又會以“幽默”的語氣調侃妻子,隻不過這個幽默是在外人看來,真實的情況是充滿惡意的,而這份惡意隻有妻子能感受到。
隻不過,妻子又能怎麼做呢?如果她一直隐忍那隻會讓丈夫變本加厲;如果她當衆反抗,那外人看到的情況就是這個女人太霸道了。
無論妻子怎麼做,都是丈夫會赢。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給妻子的建議是:
1. 擺正認知,認識到親密關系是兩個人的事,她自己再想挽回,沒有丈夫的配合也是徒勞。
2. 強大自我,無論丈夫怎麼貶低自己,那隻是丈夫的一面之詞,堅信自己是好的,那些攻擊自己的言論并不一定是真的。
冷暴力不僅僅是冷落,通常還伴随着嘲諷和輕蔑,而最終的目的就是向大家證明:我沒錯,你錯了,我是受害者,你要為感情的破裂負責。
你是否正在經受冷暴力
其實判斷的方法很簡單,這也是判斷所有關系是否健康的方法:
當你離開那個人時,你是否會感覺到放松?
即使在健康的關系中,兩個人也會為了維持關系而彼此妥協,但是這種妥協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而在冷暴力這種病态的關系中,必定會存在一方剝削另一方的情況,施虐者會首先引誘受虐者,赢得受虐者的欽佩,進而一步步剝奪受虐者獨立思考、行動的能力,最終實現對受虐者的控制。
聽起來很像PUA對不對,很多人覺得冷暴力隻是不說話,但事實要複雜得多。
如果兩個心理健康的人在一起,即使有矛盾或不合适,說出來就好了,最後大不了好聚好散。可是企圖通過冷落和嘲諷來改變對方,這本身就是病态的行為。
如果你正在經曆一段水深火熱的關系,不知是否應該離開時,你可以想象下如果結束這段關系會怎樣?
如果你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放松,那你基本就可以結束這段關系了。
擺脫冷暴力
受虐者通常都是關系中弱勢的一方,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訴諸法律。同時我們可以從自身着手,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你正在遭遇冷暴力,你可以嘗試下面的辦法:
一、 擺正認知,不做無謂的辯解
施虐者的冷落和嘲諷,無非就想擺脫自己的責任,控制住對方。
這時作為受虐者,首先要明确一點:關系出問題,不全是我的錯,我不需要為别人的過錯負責。
這個原則不僅在情侶間,還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領導和員工。
人有一個天性,就是害怕意外,尤其是童年時期自我沒有得到完全成長的人,他們認為意外就是失控,就會面臨死亡的威脅,于是他們會下意識地找人“背鍋”。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摔倒的老人之所以要訛詐扶他的人,除了道德因素外,還可能是因為老人的自我發展不完全,認為摔倒是個意外,而意外意味着死亡,所以他們不敢承認是自己摔倒的,要找一個替罪羊才行。”
面對責怪,人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辯解,但是施虐者是聽不進這些的,因為他們已經認準了差錯就在你的身上,如非如此,他們的自我就會被“毀滅”。
所以,面對對方的冷落和嘲諷,發現辯解無效後,就不要再辯解了,用沉默去應對冷暴力,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二、 直面沖突、展開行動
在文章開篇的案例中,妻子提出離婚後,丈夫反而以受害者的形象自居,這是所有真正的受害者都可能面臨的局面。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一再隐忍,就是因為害怕沖突,确切的說是害怕自己因為沖突而受到傷害。
在面對有暴力傾向的施虐者,保護好自己是必須的,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放大了沖突會帶來的後果。
對于成年人來說,尤其是在現如今法律和科技的保護下,一個人想私自報複另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輕易毀滅一個成年人了。
所以,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比如有朋友和第三人在場,我們完全可以大膽一些,把想說的都說出來。
三、 堅信“我是好的”
心理學家科胡特曾提出過“核心自我(Cohesive Self)”的概念,你可以把自我想象成一個球,而這個球的核心會産生引力,把自我吸引在一起。
當核心的引力足夠強時,即使自我遭受打擊,也能在短時間内複原;而當核心引力很弱,人就會容易被打倒、被控制、被影響。
那如何增大“核心自我”的引力呢?就是有“我基本是好的”這種感覺。
為什麼施虐者要把差錯歸咎到别人身上?因為他們的核心自我沒有形成,他們必須要把關系中的“壞”投射出去,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是好的,才能讓自我不破碎。
而當受害者接收到這份投射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與這份投射認同,不要産生愧疚。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堅信自己是有優點的,敢于活出真實的自己,想讓自己開心的想法,做讓自己開心的選擇。
愛情這麼可怕,我們還要愛嗎?
既然親密關系意味着相互改變,我又很在乎自己的人格和思維獨立,如果走進親密關系,該如何維持自我?
這個問題有很多種問法:既然戀愛會有這麼多問題,那我一直單身不就好了嗎?
其實,可怕的不是愛情,而是誤解了愛情的人。
一段親密關系,必定會對我們的自由産生限制,我們不能再去看街上的美女帥哥了,我們不能和朋友瘋到淩晨還不回家了,但是除了這些,親密關系也為我們帶來拓展。
正是因為不能再看美女帥哥,我們才學會了什麼叫忠誠;正是因為不能肆無忌憚的揮霍,我們才學會了什麼叫責任。
我聽過一個小夥子故事:
“對我來說單身和戀愛最大的區别就是:我心裡知道,有個人在家等我。無論我在外面做得如何,一想到家裡有個人在等我,我的心就變得很安定了。”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