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是什麼讓你結婚多年的伴侶變得越來越暴躁?

嘉待情感
2023-08-13
2714
26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非常典型的婚姻案例,一位中年男士老劉找我做的咨詢,訴求是傾訴。

老劉40出頭,事業有成,經濟寬裕,物質豐富,但是婚姻非常痛苦。

他妻子脾氣十分暴躁,剛開始結婚的時候,是小吵小鬧,到後來,是大鬧和謾罵。

一晃已經結婚14年了,以前老劉提出過離婚,妻子沒同意,于是拖到了現在。

老劉跟我述說了很多他的苦,同時還包括他常年外派工作,以此為借口不回家。

他說:“有時候,一年隻有寒暑假,才見到妻子和女兒。最近搬到國外一起住了,天天見面,妻子總是嫌這嫌那,我索性就不說話,結果妻子更加暴躁了,這不,歇斯底裡的日子又回來了。”

這樣聽起來,似乎老劉很慘。可是,我問老劉,妻子憤怒的原因是什麼呢?

老劉說,“我老婆總說我,家裡亂成一團,我沒收拾;說我從來不進廚房,也是,結婚十幾年了我确實沒有進過廚房;吃飯我也不跟她說話,她就會生氣,摔碗;睡覺也各蓋各的被子,我壓根不想碰她。家裡所有的家務事我确實沒有操心過,以前不是還有孩子的外婆嘛,現在外婆沒有跟我們住了。我老婆自己做,就心理不平衡。

我老婆現在罵的可厲害了,總說我半天不打一個屁,各種數落我不做家務不理她不欣賞她。她越講越激動,越講越咆哮,我是真體會到河東獅吼功的威力了。那還能怎樣,她是女人,我又不能跟她争。

再說了,她一激動,我就想逃跑,我躲到其他房間去,眼不見心不煩,結果她就更激動。反正就是我做什麼她都看不順眼。我在書房看書,她也要來說我躲在書房裡不出來,不像一個家裡,就把這裡當旅館。還一直說我從來沒有愛過她。”

老劉頓了頓,對我說:“我真的不想理她,我做什麼都不對,索性我就不說話,我就躲起來咯。剛開始還是愛她的,從她開始歇斯底裡起,就慢慢磨掉了我對她的感情。我唯一愛的,就是我女兒吧。”

後來,他終于跟我說,他2年前愛過另一個女人阿岚。當時他想要離婚娶阿岚,可是阿岚沒有接受他。現在她已經成了心裡的白月光了,相當于在漆黑的暗夜裡,一盞遙不可及的明燈。

我問他,跟阿岚認識的時候,他們相處怎樣。

他跟我說了很多細節。包括阿岚曾經對他說過的一句話,阿岚說:“認識你這麼久,本來我很溫柔,卻唯獨對你很兇。就算你身居高位,我依然不由自主對你這麼兇,雖然我不清楚這是為什麼。但我想,這個值得你深思。”

老劉說:“或許問題真的出在我,無論我愛或者不愛,我身邊僅有出現過的女人,似乎久了都會對我暴躁。”

後來對老劉深度了解,他的原生家庭一片狼藉。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老劉還是小劉的時候,母親一直在孩子面前詛咒出軌私奔的父親,謾罵、埋怨、指責、詛咒……充斥着老劉幼小的心靈。父親對母親的所有表現都是沉默和冷淡。印象中父親很少說話,卻在有一天,父親突然出軌私奔,讓本就身體不好的母親早早離世。

小劉心底恨着當時的那個世界,恨着那個家,恨着那個父親。雖然現在他長大了,父親年紀也大了,他偶爾會去看望父親,卻從不久留。他覺得家是危險的,是造成母親早逝的原因。于是他在成年後頭也不回地逃離家鄉。

而現在的他,先是搬到省城裡,然後又搬到國外去。老劉在重複着自己的逃離,也在逃離着自己的家庭。可是親密關系的模式,卻在老劉身上印下烙印。

老劉與妻子的親密關系,完全複制了父母的親密關系模式。他對妻子的暴躁有一種恐懼,就像當初害怕母親暴躁一樣。他不由自主地重複着父親那種沉默與冷淡。

然而,在婚姻裡缺愛到崩潰的妻子,也隻能用暴躁來宣洩自己不被愛不被看見的難過和憋屈。

妻子也同樣在女兒面前謾罵丈夫。就像當年老劉的母親咒罵父親一樣。

原生家庭的關系模式,是會遍及下一代的,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老劉和妻子繼續如此相處。老劉的女兒将來的婚姻,極大程度會重蹈覆轍。

其實,妻子的暴躁,是老劉一手“調教”出來的。妻子是愛老劉的,才會如此在意,有如此大的情緒與怨恨。

但老劉不表達愛,也不表達恨,更不表達需求,他用“不回應”來應對對方的一切表現。他冷淡地回應妻子的訴求。讓妻子沒有任何辦法改善這一切。

可是妻子為什麼不提出離婚呢?

妻子想得很清楚,一方面她對丈夫有感情,另一方面,妻子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工作過,一旦離了婚,人老珠黃,是沒有更好的經濟條件的下家的。丈夫雖然冷淡,但一直努力賺錢,把錢拿回家,事業蒸蒸日上,是這個家的經濟支撐。

生活如此痛苦而現實。

我對老劉說:“你的婚姻,其實自己可以選擇過得好,也可以選擇過得不好。就看自己内心有沒有足夠動力去改善。

你可以試着做一點嘗試,試着去回應妻子的一點一滴。妻子說話,她回應一下。她給你做飯,你表示感謝一下。

畢竟,一個屋檐下,擡頭不見低頭見。你試試看效果。可能剛開始她會鬧騰,你忍忍,忍過一周,再來找我。”

過了大約10 多天,老劉給我發信息:“老師,上次傾訴之後,我反思了很久。接受了你的建議,嘗試了一點點小改變,試着回應妻子。

剛開始她挺驚訝,然後又有點冷嘲熱諷。我努力堅持了一周,她居然就沒有那麼暴躁了。原來她要的隻是回應啊。現在我和妻子的關系稍微緩和一點了,我是來感謝你,并繼續在您這裡做長期咨詢的。”

有些時候,傾聽對方的傾訴,也是一種咨詢方式。而咨詢者的反思,就是療愈的過程。

咨詢師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對方找到鑰匙去開鎖。隻要對方有足夠意願去用那把鑰匙,就有可能能獲得轉機。

老劉的長期咨詢還在繼續,畢竟他的童年留在心底的創傷需要長時間的修複。

他對親密關系的認知,還需要引導、行動和重新建構。

但,已經是個好的開頭了。

總結

婚姻中,有時候看起來,似乎問題出在脾氣暴躁雞飛狗跳的那一方。殊不知,可能更多的問題,在于那個沉默的伴侶。他才是需要關愛需要療愈的人。

遇到老劉這樣沉默冷淡的伴侶,如果不去修複,才是婚姻中的夢魇。

在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努力一把,先修複自我,再修複婚姻,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如果不修複自我,繼續逃避問題,就算離婚換個人,也很有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