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婚姻裡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什麼?

嘉待情感
2023-08-13
1684
21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時常聽到很多妹子感歎:“生活太難了,實在不行,就找個人嫁了吧。”

“婚姻”,仿佛成為了人生的一根稻草,能夠在你墜落深淵的時候,穩穩地接住,給你一個溫暖的懷抱。

對于一些人來說,“婚姻”是“希望”的代名詞,它意味着歸屬、幸福、輕松......它能夠在你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帶來一絲光亮。

看了很多學員的咨詢,我發現,婚姻裡最讓人絕望的,大概就是這個“希望”的破滅吧。

原本以為婚姻是安放這顆心的家園,卻發現自己依舊在漂泊,沒有溫暖;

抱着對幸福的憧憬走進了婚姻,卻發現這個家裡充斥着冷淡與背叛;

結了婚生活就會輕松一些吧,煩惱卻如同三千青絲,怎麼縷,都縷不斷。

美國成人教育學家馬爾科姆·諾爾斯說:“婚姻不是一張彩票,即使輸了也不能一撕了事。”

雖然走進了婚姻才發現,曾經以為的稻草,并沒有實現你的期待,它卻依然能夠給你帶來價值。

不幸的婚姻就像一塊璞玉,需要撬開層層頑石,細細打磨,方能瞧見光芒。

01每個人的婚姻都有其,特定的存在價值

學員小冰并不愛她的丈夫。

32歲的時候,小冰剛結束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經過這一次,她對愛情這東西很絕望,對生活也感覺到茫然,她生活在内地一個小城市,周圍的同齡人都已經結婚生子,父母親戚一直催促,于是她想着,那就結婚吧,反正不會比現在更糟糕了。

小冰選擇了一個追求者結了婚,丈夫很愛她,收入頗豐,對她也很好,小冰很努做到一個妻子應該做的,家務,工作,照顧丈夫,漸漸地,她開心了起來。

“雖然我不愛他,可是,生活也許就是這個樣子,反正都要結婚的,歲月靜好也是一種幸福”小冰說。

這樣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多久,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冰發現丈夫肉體出軌了。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深刻的絕望,原本以為婚姻拯救了我,現在發現,我掉進了更深的深淵裡”小冰對我這樣描述道。

丈夫對出軌的事情沒有任何辯駁,隻是說因為小冰似乎不熱衷肌膚之親,他實在是憋不住,才會與人發生了一夜情,并且求小冰能夠原諒他。

小冰沒有辦法面對出軌的丈夫,她暫時搬了出去,原本是想借着分居讓心情平複,誰知道心情卻越來越糟糕,甚至比結婚前的狀态更低落。

“我到底是怎麼了?老師,我明明是不愛他的呀,我想離婚的,他就算養無數個小三,都和我沒有關系,可是為什麼,我現在都快要抑郁了”小冰說。

“你覺得愛情是什麼?”我問小冰。

“什麼?”面對我的提問小冰有些不解,卻也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回答:“應該就是我之前經曆過的吧,刻骨銘心地知道,這就是愛情。”

“你有想過,愛情也許不止這一種嗎?”我說:“比如,你之前描述過,丈夫給你的零花錢都基本都用來給他添置衣物,很少考慮自己;比如,你無法接受他出軌;比如,熱愛自由的你願意為了他放棄社交;比如,你和他一起生活很快樂......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是愛你丈夫的,隻不過,不是你知道的那種愛。”

小冰沉默了。

“從戀愛到結婚,其實暴露的都是你的問題,而現在,是該面對的深刻了”我說。

02婚姻與愛情的真相

1、婚姻是雙方需求被滿足的綜合體

我們現在大部分人的思想依舊是:婚姻是愛情修成了正果。而實際上,愛情在婚姻中隻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可以說是兩回事。

我們回顧曆史,會發現,婚姻首先并不是為了滿足男女情欲,和繁衍後代而生,它和這些有關,可是也與獲得更優秀的姻親,獲得更優質的社會資源,和增加家庭勞動力有關。

美國教育學家斯蒂芬妮.孔茨在《婚姻與愛情的前世今生》這本書中寫道:“愛情應該婚姻最根本動機”的觀念出現于18世紀,來到19世紀,愛情為本的婚姻被浪漫化,繼而在20世紀婚姻關系則演變得更加情欲化。

婚姻從根本上說與愛情是無關的,作為一項經濟政治制度,它是不能以愛情這種不理智的東西作為基礎的,而随着婚姻的演化來到現代,它被賦予了更多的時代特征,才成為了“愛情本位”的存在。

在小冰的婚姻中,她認為沒有愛情的婚姻隻是候補,可以随意舍棄,可是,她忽略了自己在婚姻中的其他需求。

一段婚姻,除了愛情,還有性、穩定、金錢、精神、情緒、社會地位等其他需求。

小冰的自我認知是:愛情才是第一位,可是,實際上,她的價值序列中,排行第一位的并非愛情,而是:穩定。

“你的内心是不願意離婚的,隻是你認定這段婚姻是妥協,就算結婚的初衷是妥協,可是現在,它已經改變了,而你的意識,卻還停留在原地”我說。

2、激情之愛沒有長久的生命力,因為它是“投射之愛”

通過與小冰深入溝通我發現,她過往的戀愛都如同飛蛾撲火一樣激烈,每一次戀愛,她都覺得,對方是自己的唯一,全心全意付出,希望能夠跟對方結婚,生子,白頭偕老,可是往往事不如願,每次都是慘淡收場。

“為什麼愛情都無法持續?如果這不是愛情,那這是什麼?”小冰很疑惑。

這是愛情,又不算愛情。

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認為,親密關系中産生的激情之愛,和親密關系結束之後的“毀滅感”,跟身份認同有關。

在童年期,如果兒童缺少主要照顧者父母的照顧,他們會形成一種自我防禦機制。他們會想象一種理想化的父母,并幻想與他們一同生活,以彌補真實環境中情感缺失的情況。這種想象的聯系為自己提供了一種安全感,為自己減輕現實中的與父母沒有聯系的痛苦感受。

當孩子長大成人,開始進入一段親密關系的時候,這個“理想父母”的角色,就被投射到了伴侶身上。

一般來說,情感缺失越嚴重,對“理想父母”的投射便越執着,産生的愛意也越濃烈。

在小冰的每一次戀愛中,雖然有刻骨銘心的歡愉,可是也帶來巨大的痛苦,這便是“投射之愛”的顯著特征。假的終究是假的,根源的問題一直都存在。

03婚姻是一門“後知後覺”的功課,需要不斷學習

在每一段親密關系中,小冰都有深刻的不安全感,她不斷擔憂,不斷猜忌,而每一次分手,也都是小冰提的,她總是會找到一些對方看起來不可理喻的理由,首先轉身離開。

這是安全感缺失的人典型的行為模式:為了避免被遺棄的痛苦,首先選擇放棄對方。

“理想父母”雖然能夠帶來被完滿的幻覺,可是未解決的問題也會不斷彰顯自己的存在。

從表面上看,小冰需要解決的是與丈夫是否離婚的問題,實際上,追根朔源,她需要療愈的,是自己的原始創傷。

針對她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我對她進行了如下療愈:

1、 通過回溯過往重建愛情觀

前面已經讓小冰了解到,愛情并不是支撐婚姻的唯一,同樣的,愛情也不是一個人生命中的唯一。愛情的産生通常是童年創傷的投射,我們将自我缺失的部分投射到了對方身上,所以才會産生對方一旦離開自我就會撕裂,就會毀滅的錯覺,從而恐懼,擔心對方的離開,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

通常自我圓融的人是不恐懼伴侶的離開的,因為伴侶,和自我,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即使伴侶離開,自我也不會缺失,恐懼,猜忌也不會升起。

2、重構安全感和信任

在協助小冰看清楚自己對丈夫的情感之後,緊接着,我開始協助她處理遭遇背叛之後的負面情緒。

在我們遭遇來自親密之人傷害的時候,很容易對整個世界都産生不安全,不信任的情緒,而重構安全感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場和自己内心恐懼的較量,這種恐懼并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于在遭遇變故之後,對自我的懷疑。

由此,我建議小冰列出了一個清單,羅列了所有當下害怕的事情,同時又讓她羅列了一個對應的成功清單:

比如,小冰的害怕清單中有一項是—害怕所有和我說話的人都心口不一,那麼我就讓她着重觀察某一個朋友,觀察那位朋友真誠與她交往的痕迹,然後記錄下來。并以此類推。

在《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面對恐懼從容應對)一書中提到,人們恐懼的三個層次分别是:恐懼事物本身、恐懼事物背後的價值、恐懼自己沒有能力去應對,而與恐懼較量的必勝絕招便是:面對恐懼。

在小冰寫下恐懼清單,同時記錄成功清單的過程中,她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面對”這一步。

小冰的咨詢時間接近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她搬回了家裡。

“我發現他和以前不一樣了,曾經我真心覺得他就是個備胎,現在我很感激他,要是沒有這一段,我大概還在夢遊吧”小冰說。

婚姻是一門我們“後知後覺”的功課,在沒有遭遇挫折之前,我們是不會有意識主動學習它的。

縱觀那些婚姻幸福的伴侶,無不是通過一方痛徹心扉的改變,才有了如今幸福的模樣,我們隻看到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卻無法明白他們曾經經過怎樣的努力才有了幸福的成果。

每個人,每一段婚姻都是獨特的,這也是為什麼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婚姻都千篇一律,而我們隻需要借助科學的方法,去不斷學習,不斷改進,相信每一段婚姻都會成為你幸福的理由。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