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出軌是不是真的隻有0次和無數次?

嘉待情感
2023-08-12
2183
28

前段時間收到這樣一個問題:

女孩子說自己被有女朋友的男生糾纏,男生一邊欺騙着女朋友,一邊和自己暧昧不清。女孩承認自己也動了心,但同時内疚破壞别人的感情。後來男生突然說要結婚了,女孩整個人懵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無奈提問:出軌是不是真的隻有0次和無數次?

關于到底是0次和無數次的問題,并沒有一個針對所有個體都精準的絕對答案,糾結這個并沒有太多益處。

無論提出問題的動機是什麼,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男生不值得你去愛、去等待。

01

關于出軌這件事

出軌一詞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是由交通常用詞語引申而來:鐵路交通中列車的傾覆,常常是脫軌所緻。後來被引用到社會中兩個人脫離正常的道德準則去謀求非正當的感情、性的利益。

我們人類在做出每一個選擇的時候,其實被很多因素制約:物資資源、社會制度、個體心理結構、集體潛意識……

一個男人在面對親密關系外對象的時候,他也許有很多理由讓他出軌:女友不理解他、女友和他沒有心靈共鳴、女友和他性生活不和諧……等等等等。

可是,理由再多再充分,也沒有辦法改變他首先欺騙你、其次拖着你、最後一句“要結婚了”就拍拍屁股走人的事實。

甚至于他最後那個“要結婚”的理由也許根本就是一個謊言,那隻是他想以此擺脫無法收拾的局面的借口罷了。

他是一個缺乏真誠、乏責任感、道德感,心智不成熟的自私的男生,這和出軌隻有0次還是無數次,沒有一點關系。

古人在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水準的時候,有“論心”與“論迹”的區别。

論心,說的是根據他的内心、他的出發點來判斷人品高下;論迹,說的則是根據他的實際行動、做事的效果來判斷。

這個男生的人品是不值得你托付的。

之前大熱的《三十而已》,王漫妮被梁正賢小三了。當王漫妮發現之後,同樣有過掙紮,甚至當梁正賢說要回去和女朋友分手跟她在一起,她也原諒了一切願意等待。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畢竟她是愛他的,面對一個自己愛的人給出的解決方案,盡管有插足的内疚,可是内心也是期待的,畢竟,你對這個人是有愛的。

可是很多時候,故事不會按照我們所期待的去發展,王漫妮趕到香港發現梁正賢依舊和女朋友感情很好,後面女朋友去到上海也證實了梁正賢的謊言,這樣的男生真的不值得。

02

放下這一切

1、放下你對他的情感

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會陪你走很久,有的人隻是昙花一現。而無論他們陪你走了多遠的路,這些都是生命真摯的饋贈。

美國心理專家露易絲 · 海在她的《心的重建》一書中讨論了“失去”帶來的傷痛,仔細探讨了不同類型的失去,其中有一種叫做“被剝奪的失去”,它指失去那些未被社會認可的關系的傷痛。

在書中,作者建議我們這樣看待這個問題: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們的愛情,我都尊重我的愛情以及我的失去。

是啊,你對他的感情是真的,那麼就尊重曾經的付出,同時也要尊重它的逝去。

無論怎麼說,這個男生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讓你認可,滿足了你的需求你才會付出真心,可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已經錯付,那麼就把這份寶貴的情感珍藏起來,接受這段感情已經逝去的事實,無需批判、無需刻意遺忘,放下就好。

2、放下不甘和較勁的心态

一段親密關系放下兩個人剛剛好,如果變成了三個人那就會有點擠,讓人感到壓迫、不舒适,内心總有那麼一個想法,想要擠走一個回歸原本舒服的感覺。是主動擠走,還是被動等待?

主動擠走,似乎不那麼厚道,畢竟是别人先來的,自己隻是上錯了車。可是,那也是司機騙了我,我已經付了錢,買了票,難道還可以選擇退票?

被動擠走,等待司機趕走多餘的乘客,無止境的等待中又會有很多焦慮,畢竟另外一個乘客也是無辜的不是?

一來二去,如此反複。

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和自己較勁,把主動權交給了出軌的男生,自己在和自己過不去。

放下吧,既然他說要結婚了,正好拿回主動權,更多關注自己的需求,更多愛自己。當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曾經很多想不通的問題,解決不了的心結,也會迎刃而解了。

03

多多愛自己一些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曉琳和小強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中認識,兩人互生好感,約會了幾次就确定了戀人關系。

在交往一段時間以後,小強告訴曉琳,自己是離異,雖然有一個孩子,可是法院判給了母親,問曉琳會不會介意。曉琳算是比較開明的女生,覺得隻要兩人感情在,這個社會離異很正常,而孩子又不在小強身邊,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便表示不會介意。

小強很是感動,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變故發生在某天,曉琳發現自己懷孕了,而且時間已經不短,去醫院檢查,醫生告知她,是雙胞胎。曉琳非常高興,問小強,我們有孩子了,還是雙胞胎,我們什麼時候結婚?

在那個時候,小強慌亂了,才不得已向曉琳承認,自己并沒有離婚,而且他和妻子連吵架分居都沒有,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

曉琳被小三了。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曉琳五雷轟頂。你沒有離婚,一家三口幸福快樂,那我算什麼?我肚子裡的孩子又該怎麼辦?

在我接到這個案子的時候,曉琳已經去醫院拿掉了孩子而且和小強斷開了聯系,也通過一些途徑争取到了自己的補償,但是她的情緒非常混亂,她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快要瘋掉了,我想報複他,我要怎麼才能讓他離婚?

針對曉琳的具體情況,我對她采取了如下建議:

1、 停止自責,接納自己的情緒

美國作家伊麗莎白 · 庫伯勒 · 羅斯将傷痛分為五個階段:否認、憤怒、掙紮、抑郁、接受。

通過與曉琳溝通我發現,她其實已經接受了自己被小強欺騙的事實,也接受了這段感情無法再繼續,從表面上看起來她處于憤怒階段,實際上這隻是她内心抑郁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她的内心實際上充滿悲傷,潛台詞則是:我怎麼這麼沒用?

在我們發現自己被欺騙,受到身體或者情感的傷害之後,很容易産生這類自責情緒導緻内心的天平失去平衡,繼而産生極端的想法,這個時候,對自己的肯定尤為重要。

我建議曉琳把這些想法都寫出來,然後再在後面加上一句正面能量的肯定自我的話語:

比如,她想說,我怎麼這麼笨,當初就沒有了解清楚就和他在一起了?那麼後面就加上一句:我是一個有道德感的人,不會做出欺騙他人感情的事情;

比如,她想說,我怎麼這麼粗心,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發現?那麼後面就加上一句:我是一個善良的人,不會把一個人朝最壞的方面去想……

而在曉琳寫下這些想法的同時,她每天都會分享這些文字給我,我再觀察她内心的情緒和變化加以引導。漸漸地,随着她這些内心真實情緒的被接納,曉琳的狀态逐漸變得平和,想要報複小強的念頭也慢慢平息。

她開始能夠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了,做瑜伽、旅行、和朋友聚會……曉琳逐漸開心起來了。

2、重構安全感和信任

在我們遭遇來自親密之人傷害的時候,很容易對整個世界都産生不安全,不信任的情緒。

而重構安全感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場和自己内心恐懼的較量,這種恐懼并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于在遭遇變故之後,對自我的懷疑。

由此,我建議曉琳列出了一個清單,羅列了所有當下害怕的事情,同時又讓她羅列了一個對應的成功清單:

比如,曉琳的害怕清單中有一項是—害怕所有和我說話的人都心口不一,那麼我就讓她着重觀察某一個朋友,觀察那位朋友真誠與她交往的痕迹然後記錄下來并以此類推。

《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面對恐懼從容應對)一書中提到,人們恐懼的三個層次分别是:恐懼事物本身、恐懼事物背後的價值、恐懼自己沒有能力去應對。

而與恐懼較量的必勝絕招便是:面對恐懼。

在曉琳的寫下恐懼清單,同時記錄成功清單的過程中,她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面對”這一步。

通過一段時間的療愈,曉琳終于釋懷,又變回了曾經那個自信、勇敢的自己。

所以說,姑娘,去糾結“出軌是不是真的隻有0次和無數次”真的沒有任何意義,從這個無止境地死循環裡跳出來吧。

我一位已婚男性朋友曾經對我說過,對于有良好品質、自我控制力的男性們來說,他們一旦選擇了一段親密關系或者婚姻,他們的世界裡就不會再有“出軌”這個詞彙。

放下這份情感,放下這份糾結,多多關愛自己的情緒,多多關愛自己的生活,多多關愛自己。

我們無法控制其他人,也無法改變我們的過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探索和學習,更加了解自己、掌控自己,過往的經曆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從中認識到更多未知的自己。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