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情況很像兩個瞎子為了兩斤白菜吵架,一個說缺斤少兩了,一個說對方無理取鬧,兩人都看不見,于是隻好拉一個路人來評理。
題主這個問題的答案,明明直接跟老公溝通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可是同樣的,你也找了一堆路人來為你解惑。
你們都被一種叫做“情緒”的東西蒙蔽了心,你也看不見,根據你的描述,你的老公也看不見。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溝通方式叫“非暴力溝通”,也許可以幫到你。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首先,弄明白了什麼是“暴力”,“非暴力”便更好理解 一些。
語言是一種非常奇妙的事物,它能令你如坐春風,也能将你打入十八層地獄,所謂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簡單來說,讓對方感受到身體、情緒、感受、精神攻擊,從而産生“不舒适感受”的溝通方式,都叫做暴力溝通。
比如,題主說到的,老公對你說話不耐煩的語氣,和你怼老公的“你神經病啊”,都是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化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讓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且傾聽他人。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确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而非暴力溝通能夠讓我們從“控制不了自己”、“不自知”中解脫出來,獲得愛與幸福。
如何非暴力溝通?
1、放棄批判
之前有一段時間,全網黑處女座,說,處女座龜毛,挑剔,惹人讨厭,其實這裡的“龜毛、挑剔”指的就是批判。
批判一旦發生,就會有“對錯”,而一旦開始争辯對錯,情緒就會上頭。
因為沒有喜歡被人指着鼻子說:你做錯了。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仔細回憶一下,我們在生活中其實時常批判他人,表面上沒有什麼難看的字眼,不過細細琢磨,其實傷人于無形。這些話類似于:
“你怎麼老是這樣”
“你怎麼總是丢三落四”
“你每次都不認真”
“你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當我們說出這些話時,對方肯定會很生氣,反擊:“我沒有”。
再比如題主的例子,開車的時候老公嚷嚷說“不會改呀”,同樣是批判性的語言。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說:如果我們的語言言過其實,别人很容易産生逆反心理,而不願意做出友善的回應。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棄批判,僅僅陳述内心的感受。
2、陳述自己的感受
我們常常把内心的想法說出來,而不會表達内心的感受,換一換,嘗試陳述自己内心的感受,放棄被腦子裡的想法牽着鼻子走。
前面提到的批判性的語言,也是想法;
題主說到的,早上老公說你不會這個啊你不會那個啊都是想法。
再比如,戀人之間鬧别捏,女孩子在生悶氣,覺得男孩不愛他。男孩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道如何引導女孩說出引起她不滿的情緒具體指什麼,反而用更強烈的情緒去壓制她,結果兩個人鬧得不歡而散。
男孩會說:簡直無理取鬧,有什麼好生氣的呢?
而不是說:你為什麼會這樣?你是不是感到很擔心,很焦慮?
培養準确的表達感受的能力太重要了,可悲的是,我們很少有表達感受的習慣,但事實上培養這種習慣超簡單。
馬歇爾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為我們整理了一個内在感受詞彙表:
幸福,喜悅,欣喜,甜蜜,感動,激動,樂觀,自信,害怕,擔心,焦慮,憂慮,緊張等等,雖然隻是簡單的兩三個字,但可以讓你把感受準确地呈現給對方,非常有效。
所以,當雙方撕逼時,你的嚎叫與煩躁無濟于事,唯有靜下心來,慢下來,問問自己,我馬上要說得這句話是一個想法,還是内心的一種感受?
說出基于事實的感受,對自己如此,引導對方也是如此。
3、說出你的需求
非暴力溝通第三步,說出具體的需要。
我們的傳統文化并不十分鼓勵個人表達需要,漸漸的,我們也不會表達需要了。
比如妻子在家忙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疼,心中埋怨逐漸加深,丈夫回來後,看到妻子不理不睬,或者唠叨不已,便心生厭棄,妻子更加憤怒。
妻子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我累了一天,身體很累,我需要休息”,而是用一種暴力的方式來表露自己的心聲,對方感受到攻擊,自然會反擊,也不可能理解。
再比如,題主提到的老公對你很不耐煩,讓你感覺到委屈,受傷,甚至是憤怒,同樣是采取了攻擊,以及冷暴力的處理方式,并沒有明确表達出來。
如果你不看重自己的需要,那麼别人也可能不會看重你的全部,如果直接說出需要,反而能獲得對方積極的反應。
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生氣,憤怒,崩潰,這種情緒的本質是:我的内心有需要,我希望你滿足它,而你沒有按照我預設的劇本走。
但問題是,我們往往條件反射地批評對方的錯,而不告訴對方,我的需要是什麼?
馬歇爾博士說:“不幸的是,我發現極少有人擅長表達他的需要,相反對于批評,侮辱之類的溝通倒是很在行,而在這些溝通方式讓人與人之間産生了隔閡。結果原本可以輕易解決的沖突也變得無法解決了。”
當我們馬上要為一件事情争吵時,記得慢下來,别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對他人的評價上,而應該把關注點轉移到自己身上,問問自己:我需要什麼?
放下批判,表達感受,制造理解,達成溝通,這個時候,愛便會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