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為什麼無論女人如何付出,男人總是看不見她的好?

嘉待情感
2023-07-08
2090
23

學員問:

我和老公結婚十七年,之前一直在奮鬥,後來慢慢發現我們三觀是那麼的不同,尤其是無論你多麼努力,他的眼裡隻記得你的不好,無論你多麼真誠的跟他談心,他似乎就一冷血動物,這時我再也想不起來愛是什麼?

我們心裡隻有怨,互相看不順眼,斷斷續續又原諒彼此,又積新怨,反反複複……到現在似乎不想再互相折磨。

我們彼此都沒有人品不好的問題,就單純生活而言一地雞毛就讓人精疲力盡。

遇到一個這樣的男人,值得因為孩子守住這段婚姻嗎?

嘉待情感老師:

不值得。

我指的不是你的婚姻不值得,而是“為了孩子”不值得。

你的提問裡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問題:

①為了孩子好,你是不是應該忍受婚姻裡的折磨?

②你無論怎麼對另一半好他都不領情,你該離開他嗎?

這兩點不能混在一起聊,咱們分開說說。

首先是第一點,女人該不該為了孩子在婚姻裡忍耐?

老師想說:在婚姻裡你可以做出任何決定,但你的初衷一定得是為了你自己,不要為了孩子。

據我觀察,大多數的“為了孩子”,最終都成了“糊弄孩子”。

你用“好歹守住了婚姻”來糊弄自己,還以為這也能把孩子糊弄過去,很多人以為孩子比大人好糊弄,那可就大錯特錯。

由于身處夫妻的親密關系之外,又在家庭的複雜平衡之中,很多時候,孩子的冷眼旁觀比父母看得還透徹、還要清醒。

就算你可以用自欺欺人來安慰自己時,孩子一定是受傷最深的那一個。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當你和你的老公彼此折磨,冷戰,争吵時,你以為你的孩子就那樣笨,居然連家裡的氛圍都察覺不到嗎?

不,孩子一定是知道的。

也許孩子注意到了緊張的氛圍,緘口結舌,不敢多說一個字;

也許孩子成天惶惶不安,生怕自己失去立足之地,無心學習;

也許孩子厭倦了每天面對父母的争執,越來越讨厭回家;

……

這并非我危言聳聽,有研究數據為證。

一項針對63名學前兒童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父母相互敵視的家庭的孩子,與那些家庭氛圍良好的兒童相比,他們往往有慢性應激激素水平增高的症狀。

這項研究還繼續跟蹤這類兒童到15歲,結果顯示與同齡人比較,這些孩子會出現逃課、抑郁、不合群、有行為問題(尤其是攻擊他人)、學習成績差……甚至是辍學等問題。

一對相互怨恨的夫妻,也絕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

你以為,自己替孩子保住一個形式上完整的家庭便是功德無量,但是你的孩子需要的比這更多!

所以,我從不建議任何人出于“因為孩子”的目的而委屈自己來守住婚姻。

到了最後,受委屈的必定還是孩子。

把思路厘清後,咱們再來說第二點。

為什麼有的人無論怎麼對他付出,他都不領情、不感恩?

這樣的他是不是一定有錯?

聽你的訴苦,你對這個家付出了十七年,你覺得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對方卻總是不記得你的好,和你相互看不順眼,你怎樣能不怨呢?

按你說的話來看,你簡直是和一個冷漠的白眼狼一起生活,可是你偏偏又強調“雙方都沒有人品不好”,這些叙述簡直是矛盾的。

我猜,這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裡也明白這一點:

男人看不見你的好,完全可能因為在他的眼裡那不是“好”!

同一個舉動在自己的眼裡和旁人的眼裡,難免會被解讀出不同的意味。

尤其是在親密關系裡,許多時候,以“愛”為名的付出隻會起到反效果。

因為付出的那一方往往自我中心,隻關注自己“付出”了多少,卻毫不關心接受“付出”一方的體驗。

男人真的想要你的付出嗎?他是不是也希望你不要這麼累,歇一下喘口氣呢?

男人真的喜歡你的付出嗎?他有沒有覺得這是負擔,向你提過卻被你無視?

你的付出是無條件、不計回報的,還是一種情感上的強買強賣,你也強烈要求對方像你一樣去“付出”,即便他不想這麼做?

真正的付出是能讓雙方欣喜的,你樂意給,他也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

如果你一邊“付出”一邊怨恨,他一邊“接受”同時也飽受折磨,那這就隻是你們夫妻之間僵化的無效互動模式而已,根本談不上是付出。

費力不讨好的虛假付出之下,掩蓋的是你們内心最迫切的需求。

如果你繼續無視下去,那麼無論再怎麼付出,夫妻關系也不會有改善。

經營親密關系并非隻有無底線的付出這一條路。

甚至可以說,這是最笨、最沒效果、最會把事情搞砸的一條路。

人家想吃葡萄,你拉來一車蘋果填滿他的倉庫,又有什麼意義呢?

你拖來一車蘋果費盡了力氣,可他的需求依舊得不到滿足,婚姻裡自然隻會留下一地雞毛,滿腹怨氣。

本來,一小挂葡萄就可以滿足他,你也可以輕輕松松提回來。

真正有效的付出,必須包含這兩個條件:

1.不是出于你的控制欲

你不是把自己的付出當做對方應當償還的一筆債務,如果你一定要斤斤計較自己付出了多少,那還不如把一切都留給你自己。

你的付出中也不該包含對另一半的掌控欲,絕不能是“為他好,所以他該聽我的”,而是“希望他會喜歡我做的這些”。

2.把對方放在心上

多關心一點對方的情緒和感受,少想一點自己的付出能不能讓對方領情。

在你覺得自己“付出”時,你的另一半會感到快樂、幸福嗎?

他有沒有抗拒你的“付出”?

如果有的話,無論你覺得自己有多“為他好”,都不要猶豫,立刻停下!

如果付出隻是讓雙方都不爽,都覺得折磨,那還有什麼意義?

總而言之,真正的付出應該關注雙方的感受,而不是打着付出的名号,行控制之實。

把這兩個問題都想清楚之後,相信你能做出對自己最合适、也對孩子更好的決定。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