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出軌救助:丈夫走心出軌,“她懷孕了,我們離婚吧!”(下)

嘉待情感
2023-07-30
2210
26

調節心态首先要認清現實,認清對方已經不愛我們并且接受這個現實。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會獨立,學會在成長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放下我們對他的所有期待,為的是不再被對方牽着鼻子走。

但是很多姐妹,還是會出現情緒反複的狀況,那麼情緒反複的時候,其實自己内心是很痛苦和煎熬的,夜深人靜的時候,躺在床上猛然想起之前的點滴,感覺自己又陷入了旋渦中。

那我們又該如何去緩解自己内心的這種痛苦呢?

1、放下他,放下愛

為什麼呢?

因為你跟他的情感鍊接,目前是一個無解的狀态。

他要走,你要挽留,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分歧。而有分歧的情況下,隻要你内心還在想讓他回頭,還沒放下,這痛苦,就一直會陪伴你。

我一直說,我們沒辦法去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每個人都是自由的。

那麼大家想想,愛上别人,離婚,是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呢?我們是否有權幹涉呢?

我們,是不是也有權利,在不想繼續的時候提出離婚呢?

這跟有沒有第三者沒有關系,法律賦予了我們離婚的權利。

所以說,忠于婚姻,隻能是他的自我約束,社會和法律,并沒有這樣的要求。

那麼,如果我們摒棄了這種“他憑什麼……”的想法, 是不是就會好過很多呢?

他不愛我們了,我們,也不需要再愛他。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老師在研究挽回情感的時候,同樣說過,想要去挽回一段感情,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下需求,不愛他。

所以,無論,你是要讓他回頭,還是要走出重獲新生,第一步,是一樣的,那就是: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放下他,不愛他。

而隻要我們還殘存有愛,就必然會痛苦,愛而不得,人間最痛,不是嗎?

那麼我們如何緩解這種痛苦呢?

有兩個方法:

第一、向上,擴大内心的容量,讓出軌這件事掀不起我們的内心漣漪

讓我們内心痛苦的根源,就是來源于丈夫的出軌這件事。

水桶理論,老師已經講了好多遍了,當你的内心是一碗水,這滴墨輕易就把你染黑,當你的内心是一桶水,一滴墨看不見顔色,如果你是一個湖甚至大海,什麼墨水,都相當于沒有。

所以,每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去看世界,看人生,了解一下自己的渺小,世界的廣闊。

我們終其一生,窺不到世界的萬分之一。

我們的餘生,隻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做一次人,不容易,要不要多去體驗一下人世間的美妙呢?

他,這個帶給你痛苦的人,就算了吧。

所以多去看世界,擴大自己的内心的容量,我們并不缺少别人的愛,我們可以愛自己,直到被出軌這件事情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無法左右你的生活。

解開心結最好的方法就是愛上自己的夢想和自己,縮小這件事在你生活中的位置。

是的,生命不止有愛情,生活不止有婚姻。還有夢想,還有事業,還有親情和友情。

把注意力換一個戰場,我們會收獲成就,收獲友誼,收獲自信,收獲更美好的明天。

開頭的孫姐,因為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丈夫和小三身上,導緻自己失去了工作,在一段時間的調節後,選擇從頭開始,每天忙于看專業書、健身、帶孩子的路上,正在一點點恢複自信。

孫姐從事保險行業,我也推薦了相關的書籍,讓她去提升專業能力,三個月後,就拿了當時他們組上那個月的銷售冠軍。

現在忙的事情變多了,空閑下來想丈夫的時間就變少了。

她的心态,現在調整得很好。

第二, 向下,關注自我,不再被對方的行為牽着鼻子走。

為什麼老師總是強調要關注自我?

因為我們在婚姻中,很容易失去自我,在我們失去自我的情況下,遭遇被出軌,這就等同于他在我們最脆弱的地方,用力地開了一槍,我們不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

我們常常會覺得有種不能掌控生活的感覺。

隻要對方一個行為,就可以牽動我們的所有情緒,挑起我們所有的憤怒,這會讓你沒辦法思考,甚至會影響你的生活。

所以不去關注對方,增加内心的容量,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你會成為那個處事不驚,穩定淡然的人,這樣的人是極具有魅力的。

當我們不再關注對方的時候,就不會有那種失控的感覺,這會讓我們的情緒穩定,是一個高價值的體現。

所以别去管這個男人在幹什麼,跟小三過的如何,這些注意力,會拉低你的價值,你再憤怒,對于他們而言根本無關痛癢。

要做自己情緒馬車的掌舵人,不容易被激怒、帶偏、突然的悲傷或者間歇性的狂躁摔東西,你自己可以掌控情緒和生活。

有些人五官不突出,卻能吸引到别人,就是因為他們自帶一種笃定、自信的氣場,眼神堅定、目光執着,充滿了力量。做什麼事兒,似乎都遊刃有餘,又寵辱不驚。

這一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足夠的愛自己、關注自己。

他們不在乎外界的看法,明确知道自己所需,拿别人八卦閑聊、是非多舌的時間和精力,統統給了自己。

今天累了,就做做瑜伽、冥想;

覺得空虛了,選兩本書趕緊充下電;

皮膚不好了,約姐妹SPA走起;

有了黑眼圈,飲食起居調整起來;

又出了一款防曬,不油防水正适合自己……

你的難過和悲傷,除了讓你多幾條眼紋,讓你多憔悴幾分,沒有任何作用,這是你想要的嗎?

明明才三十幾歲韻味有餘的年紀,看起來卻像四十奔五,不要拿對方的錯,來懲罰你自己正視痛苦,才能解決痛苦。

所以,趕緊行動起來,化悲憤為力量,對自己越來越好,才是你願意看到的。

2、放下那些壞情緒

很多姐妹,在男人走心出軌之時,内心充滿了憤怒,需要一個途徑去發洩。于是,在夫妻之間,充滿了指責和抱怨。

“你憑什麼這樣對我!”

“我一個人管了孩子管老人,你倒是很風流,哈?”

“給我300萬,我放你自由,否則,免談!”

“不管孩子,不管家,錢都給小三了吧,祝你幸福”

……

這些話,都是學員姐妹曾經說過的真實的話語。

那麼,這些指責和抱怨,除了能夠發洩情緒,是否真的有益于我們整個事件的發展呢?

仔細想想,不會,對吧。

即使将來離了婚,他也是我們的養娃合夥人,平和的朋友關系,有利于未來的合作。

而一旦産生對抗,連離婚談判都舉步維艱。(當然,太渣的除外,老師支持大家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

這些指責和抱怨,會讓我們更加痛苦,不停地加深這些痛苦的印記,在死胡同裡,出不來。

但有的姐妹又說,那我看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怎麼辦?

這裡就牽扯出一個,壞情緒的來源問題:我們的壞情緒,來源于兩種不合理的思維方式。

第一、 恐怖化。

就是我們總是不把目光放在事件本身,而是去演繹它的結果。

“他跟小三懷孕了,他是不是連房子也不打算給我。”

“我離婚了以後怎麼過,鄰居會怎麼看我!”

“孩子以後出去會被人指指點點,上學了會被人嘲笑,天哪

不行,我不能讓這些事情發生。”

也就是說,我們會把當下的事情,往後演繹,自己得出一個不可接受的結論,然後自己吓自己,内心充滿了焦慮,更加要緊緊地抓住他。

第二、 應該化。

應該”兩個字,老師反複強調,有毒。

但這些思維,必須反複練習,才能剔除,這也是我為什麼在反複提的原因。

我們覺得他不應該背叛家庭,不應該愛上别的人,不應該跟我們離婚,不應該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未來。

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對他應該,對自己也應該,比如:

“我以前應該對他更好點的”

“我應該像他說的那樣改一改毛病的。”瞧,自責又出來了。

對于未婚組的姐妹也一樣,會有很多這樣的差錯的思維方法,大家更多的做法是“我應該……”

每當我們有這兩種思維方式的時候,内心的負能量就會被挑起。而且,要麼覺得全部都是對方的錯,要麼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并不能夠理智地看待問題。

正确的思維方法是怎樣的呢?

叫做,更佳之選的思維方法。

“我想要……,如果沒辦法,也無所謂”

“我更喜歡……”

“我想要讓他回來,但如果他不能回來,也無所謂,我還有其他的選擇”

大家發現了嗎?

這種從“我”出發的思維方式,完全改變了我們的位置,也就是,我們曾經講過的“女神的表白”,我愛你,跟你無關,我可以愛你,也可以不愛你。

你并不是我的唯一。

3、放下依賴,放下恨。

過去,我們生活裡的事情,都是兩個人商量着去幹的,那麼現在,就需要學會一個人去做了。

我們接受現實的一部分,包括,我們必須要學會一個人去處理生活中的瑣事,一個人去做決定,自己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将來,沒有依賴,沒有肩膀,我們,是自己的肩膀。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讓大家單身180天。

因為,單身的過程,也是獨立的過程,我們需要時間,來建立自己的框架和城牆,而不是從依賴一個人換成了依賴另一個人。

當我們真正獨立的時候,就不會再恐懼未來,不會再覺得生無可依,不會有那麼高的需求。

當我們需求不高時,也就不存在求而不得,沒有求而不得,就沒有了恨的情緒。

老師一直都說,不要對辜負你的人抱有恨意,一旦有恨,你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放下這個過程,根源在于你的想法。

舉個例子:

"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園的長凳上休息,把你最心愛的一本書放在長凳上,這時候走來一個人,徑直走過來,坐在椅子上,把你的書壓壞了。這時,你會怎麼想?"

你一定會很氣憤,他怎麼可以這樣随便損壞别人的東西,這樣很沒有禮貌。

但是我如果告訴你,他是個盲人,你又會怎麼想呢?

你會覺得:一個盲人,他肯定不知道長凳上放有東西。

也許接下來,你甚至會覺得:好在隻是放了一本書,要是油漆、或是什麼尖銳的東西,那他就會受傷。

那這個時候你還會對他憤怒嗎?不僅不會,可能還會同情他。

這就是我們講過的不同的認知會帶來的不同情緒,你對事情的看法不同,情緒也會不一樣。

讓我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釋和評價,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情緒ABC理論的觀點。

情緒 ABC理論中:

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産生的一些信念,即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産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對于孫姐來說,被出軌隻是一個誘發事件A,結果C讓她情緒低落,憤憤不平,生活受到影響,無法專心工作;

而導緻這個結果的,正是她的認知B——她認為自己付出了一定要收到對方的回報,自己太傻了,太不幸了。

如果你換個想法——丈夫這樣不懂愛的男人不值得自己去惦記和珍惜,現在他離開了,可能避免了以後丈夫對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那麼孫姐的情緒體驗顯然就不會像一開始這麼糟糕。

所以跳出這個“”的怪圈,讓自己的情緒,屬于你自己,你會覺得更自由。

總結以上,大家發現了調整心态的心法了嗎?

還是老師經常提到的那幾句口訣:

不指責、不抱怨、不期待、不關注,接受現實,關注自我,不愛他。

心态之所以要反複講,是因為有這些遭遇的姐妹,總有人在反複,無論是已婚的被出軌,還是未婚的被分手,總有一顆不甘于失敗的心,在折磨着我們。

而心态調節也是最漫長,最難的一個階段,所以老師總結出心态調節的方法,是為了讓大家有方向有方法可以更快的走出那個折磨自己的旋渦。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