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深度解析情感勒索:比PUA還可怕的情感勒索,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嘉待情感
2023-07-29
2067
33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情感勒索者讨厭輸。

對他們來說,過程不重要,能赢就行。

至于獲得信任,尊重他人感受,公平待人,對他們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都沒有【赢】重要。

在親密關系中,相比于付出,情感勒索者隻會索取,和給予他們想讓你擁有的。

你一定會好奇,明明是最親密的人,為何變成了對我們施暴的情感勒索者?

為什麼【赢】對他們這麼重要?

為什麼隻要我們拒絕他們,他們就會大發雷霆并懲罰我們?

01 情感勒索的成因

想要什麼并沒有錯,無論是需求本身、提出要求還是獲取的方法。

但前提是“不”就是“不”。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從小到大,被拒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吧。

雖然要接受别人的拒絕,并不容易,被拒絕的一方在一段時間内會沮喪或生氣。

但隻要彼此的親密關系經得起考驗,在情緒的暴風雨過後,雙方還是能夠協調出折中的解決方案的。

但對于情感勒索者來說,被拒絕,不管這個拒絕是多麼小,多麼不太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他們眼裡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都會被放大到最糟糕最嚴重的程度。

拒絕,會讓他們感到壓力和威脅,他們也不能靠調節自己來應對,所以,他們根本無法容忍【拒絕】這種挫折的出現。

在他們心中,遭遇拒絕,遠不隻意味着受到阻礙或是暫時性的失望。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對他們來說,挫折會與他們心底更深的、徘徊不去的對失落的恐懼聯系起來。

而被拒絕,遇到阻礙的過程他們也當成一種警告,提醒自己,如果不趕緊采取行動,就會有更加無法忍受的後果出現。

換句話說,他們幾乎會把挫折等同于一無所有。

他們很敏感,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挫折,他們都會無限放大,與最糟糕的情況聯系在一起。

他們有很強的恐懼心理,尤其是當他們在生活的穩定性受到動搖,失落感被引發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這種緊張和恐懼感。

他們通常也會把别人的拒絕,小題大做,即使是一點輕微的挫敗,也會當成潛在的災難。

并認為,隻有以更激烈的手段反擊,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生存必需的東西。

當恐懼的心理出現的時候,他們的腦海中就會閃現出這些信念:

比如,

“現在這麼做肯定不行”。

“我永遠得不到我想要的”。

“我覺得沒有人會關心我的需求”。

“我沒有能争取到我想要的東西的能力”。

“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我可能會受不住這個打擊”。

“沒有人像我關心他們一樣關心我”。

“我關心的人總會離我而去”。

……

這些信念不斷地在情感勒索者的心頭萦繞。

最後,他們便會深信,隻有使出強硬的手段,才會有人重視他們的需求。

這種認知是所有情感勒索者的共同特征。

追本溯源的話,這些信念的形成,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和他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有關系。

比如,從小生活在比較寵溺的環境裡,想要什麼都能得到,甚至還沒想要的時候,撫養人就已經給他了。

基本上,家庭成員都是以他為中心,圍着他轉。

那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他就會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就是,他不能被拒絕。

尤其是在親密關系裡,伴侶不能違背他,一旦不聽他的或者不同意他的,他就認為這是不尊重他。

第二個就是,被拒絕之後,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因為過分寵溺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喪失了學習面對挫折時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的機會。

那當他們被拒絕之後,他就會一哭二鬧三上吊,逼得你同意或順從他。

之所以會使用威脅或自虐的手段,是因為他小的時候,被家人拒絕的時候,他使過同樣的方法去要,結果發現這招數挺好使的,父母馬上就同意了。

所以長大後,當被拒絕時,他就會用同樣的招數對付伴侶或孩子。

那如果你還是不同意,他就威脅,恐吓,甚至貶低你,基本上把你說得一文不值。

除了童年時期缺乏安全感這個因素之外,還有就是,如果在情感勒索者近期出現不确定性和壓力時,他們也會表現出對挫折的低忍受度。

尤其是在分居或者是離婚、失業、生病或退休等會對其個人價值産生沖擊的情況下,他們發生情感勒索的行為也會暴增。

大部分時候,情感勒索者甚至不會察覺出内心這股被激發出的恐懼感,

他們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和可以為此采取的手段上。

比如發現丈夫出軌以後,丈夫求原諒回歸家庭,剛開始的時候,通常妻子都會忍不住去翻舊賬,去控制丈夫。

表面上看,這是妻子在報複在發洩憤怒,在用情感勒索控制丈夫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其實這些勒索的背後,更多的是妻子對自我的懷疑以及不知道怎麼去重新信任丈夫,内心混亂的情緒的一種控制感的方式。

而對丈夫進行情感勒索,能讓受傷的妻子内心獲得一絲掌控感和安全感。

第二個原因是,和他過去的陰影事件有關系。

這個陰影事件,有可能是童年時期不愉快的經曆,也有可能是成年後的某個對他留有陰影的事件。

比如,童年時期長期成長在憂慮和缺乏安全感的狀态中,就會養成對失落異常敏感和恐懼的心理。

小朱在婚後非常地依賴丈夫,讓丈夫有些喘不過氣來。

而她之所以離不開丈夫,恨不得每一分鐘兩人都黏在一起,是與她初中時候的那段經曆有關。

中考前夕,小朱的父親意外去世,早上還互相道别,說着“晚上見”的人,卻再也見不到了。

父親是她最敬愛的人,沒有人比她更難過,但為了安慰母親和弟弟,還有父親對她的期待-考上重點高中,她必須佯裝堅強,一邊協助母親處理後事,一邊還要保證學習,不影響中考。

那長大進入婚姻後,她把對父親的依賴和恐懼失去的心理投射在了丈夫身上,害怕丈夫也會突然離她而去。

所以才緊緊黏着丈夫。

其實,像小朱一樣,很多在童年時期失去過重要事物的人,在成年後都會變得過度依賴和黏人。

因為他們再也不想嘗到被拒絕、被遺棄或是被忽略的滋味了。

童年時期的無助感一直揮之不去,所以成年後的他們就會想盡辦法避免讓那種痛苦經驗再度重演。

而把伴侶狠狠地綁在自己的身邊,就不用害怕失去他,就能獲得一定的安全感。

再比如,阿梅,她的第一個孩子因為感冒發燒未及時醫治去世了。這件事給她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因此她對第二個孩子,管控十分的嚴格,孩子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和什麼人交朋友等,從小到大,都由她說了算,孩子不可以反抗。

即使孩子已經成家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阿梅一如既往的控制孫輩。

如果孩子有什麼不舒服,比如隻是一陣風吹來,打個噴嚏,她就會表現得異常的警覺和緊張。

02 情感勒索者的心理

對于被勒索的一方,也就是受害方來說,造成我們的痛苦與困惑,多半是因為我們關心對方,愛着對方,并期待或認為對方也同等的關心我們,愛我們。

卻突然發現,對方為了他自己的利益,竟然枉顧我們的感受,這是我們被勒索時痛苦的根源。

曾經,我們跟這些親密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受和秘密。

而現在,我們卻得面對他們人格中一些比較不堪的部分。

情感勒索者有三個比較明顯的人格特征:

以自我為中心,小題大做,以及不顧一切地追求【赢】的心态。

首先是,以自我為中心。

情感勒索者幾乎隻會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至于我們的需要以及他們這樣做的後果,他們根本不會考慮。

隻要我們沒辦法滿足情感勒索者的需求,他們就會表現得像一個沒有感情,冷血的機器,繼續使出各種手段,隻一味的毫不留情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比如,丈夫不允許妻子外出工作,倒不是因為有多心疼多愛妻子。

而是因為他想到,如果妻子出去工作了,就沒有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了。

或者如果妻子出去工作了,他可能就要管不住妻子,失去妻子了。

很明顯,我們很難把這種控制當作是愛的表現。

其次是,情感勒索者還擅長小題大做。

對他們來說,每一次意見不合,都好像會毀滅一段親密關系。

當他們發現另一半不願意妥協,強烈的失望與挫折感就會湧上來。

任何一個小小的沖突或意見不和,都會被情感勒索者放大,讓兩人的關系産生裂痕。

比如,你可能隻是因為工作忙,走不開,沒辦法跟他的父母一起吃一頓飯。

但他們的反應通常都會非常的激烈,可能不僅會對你大吼大叫,還會把事情說得特别嚴重,給你扣上要毀了這個家的帽子。

那當他們小題大做,借題發揮的時候,他們嘴上說的真的就是他們心裡所想的嗎?

其實不是。

他們不過是用情感勒索來掩飾内心的脆弱不安。

比如,丈夫在你要去出差的時候陰陽怪氣的說一句:

“你就這麼忙?我看你的心一點都不在這個家裡,你不如不要這個家。”

但其實他内心裡真正的想法可能是這樣:

“因為你一直在改變在進步,我感到有些害怕。我感覺快有些控制不住你了,我怕會失去你。”

但是,所有情感勒索者都不會把内心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

因為,如果他懂得使用正确的溝通方式,他就不會用情感勒索的手段了。

情感勒索者經常會通過一些小技巧來在關系中取得優勢,但是,對雙方關系造成的不可彌補的裂痕的長遠後果,他們是看不到的。

短暫地占上風,就已經會讓情感勒索者覺得自己離勝利不遠了。

第三,大部分情感勒索者的行為都建立在一種【我想要什麼都必須得到,什麼時候要,你都得給我】的心态上。

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樣,無法預料自己行為的後果,也壓根兒不會考慮,逼迫對方妥協會對他們的關系造成不好的影響。

他們不會明白,也不會考慮,在采用壓力與威脅逼着家人或者伴侶做出妥協之後,他們的關系中還能剩下有什麼價值的東西。

正是因為情感勒索者急于抓住自己的所有物,因此失去了看清自己行為後果的邏輯和洞察力。

他們置身于自己設下的迷霧中,無法察覺自己對他人的虐待,每赢一次,就是在将對方推得更遠一些。

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要驅散害怕遭到遺棄的恐懼感,才不管這種手段需要付出的代價。

03 情感勒索者喜歡懲罰的原因

看到情感勒索者有多麼害怕遭到遺棄後,我們對他們便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也更了解他們的動機了。

但問題來了,

很多姐妹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他要這樣懲罰我?

“我可以理解他對我施壓或是語帶威脅的理由,但是為什麼隻要我稍一不順從,他就要傷害我?”

其實,很多時候,情感勒索者的目标看起來并不是讓自己感覺更好,而是讓受害者感覺很差。

他們不但會向受害者提出要求,還會貶低受害者。

而且,為了強調他們所作所為的正當性,還會批評我們的人格,質疑我們的動機。

甚至當威脅手段比起針對我們,更損害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時,他們還會因此激發我們的罪惡感,讓我們乖乖就範。

他們這樣做的一個明顯的原因是因為,

情感勒索者對自己的行為和動機的認知,與他們的行為對我們的實際影響之間的認知,存在着極大的差距。

就像施暴者,他不會認為自己是在虐待他人,反而會把自己的舉動解讀為維持秩序、保護财産,做“該做的事”或者是警告我們,他們可不會被随便擺布。

他們自認為能力強大,掌握了主動權,就算真做了什麼傷害我們的事也無所謂。

反正隻要結果是他們想要的,過程的對錯就不重要了。

另外,施暴型的情感勒索者,還會把自己看成受害者。

事實上,越極端的情感勒索者,就越會歪曲事實。

他們極端的敏感和自我中心,會将主觀感受到的傷害無限放大,以幫助他們将我們視為刻意要打擊他們的“施虐者”,從而讓他們的反擊合理化。

采取懲罰手段,讓情感勒索者感到自己的強大和無懈可擊。

對他們來說,懲罰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方式,能幫他們排除眼中的威脅。

那些愛發脾氣,喜歡懲罰别人的勒索者心中,其實充滿恐懼,但他們卻鮮少面對問題或想辦法消滅恐懼感。

相反,他們感到挫敗時,就會把氣發洩在親密關系的人身上。

而他們這樣的行為,又真的會讓親密關系裡的人離開,讓他們最害怕的事情成了事實。

最嚴重的情感勒索者通常是那些已經失去所愛,或者是重要的人已經離開了他們。

這類型的情感勒索者,他們的勒索目标,可能已經不愛他們了,或者已經和他們産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歧。

那為了降低失去最珍貴的東西的損失感,他們就會通過貶低,否認目标對象的個人價值,企圖使對方變得不再那麼具有吸引力,以減輕自己的失去感。

因此,貶低對方的價值,能讓情感勒索者自我洗腦,從心理上減輕他們的失去感。

但同時呢,也是在側面地向他們自己的内心傳遞一個信息,“雖然你那麼的糟糕,那樣的不好,但我仍然願意用一切努力來留住你。”

這個就很矛盾了,也突顯了他們的絕望。

情感勒索者,處罰,侮辱他人的另一個心理是因為,他們認為,懲罰,是在幫助我們變得更好。

所以,即使傷害了最關心的人,他們也不會有罪惡感或後悔。

相反,還會頗為自豪,認為他們正在幫我們改善自己。

所以那些傷害我們的行為都會被他們合理化成“這都是為了你好”。

還有一種情況,造成情感勒索者對被害人進行懲罰,是因為當下的某件事,或者是某個環境觸發了他們心裡的舊傷,導緻受害者成為了無辜的替罪羊。

比如,從小被父母嚴格管控的孩子,他可能不敢去反抗他的父母。

但可能當妻子讓他做某件事時,他會突然大發雷霆,對妻子進行懲罰、辱罵。

那其實這個時候并不是因為妻子做錯了什麼,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隻是因為觸發了他内心對父母的不滿,因而把氣撒在了妻子的身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懲罰的手段其實也是情感勒索者維持親密關系的手段。

比如,不甘心離婚的情感勒索者,通常會拿孩子當武器,以和對方保持情感上的聯系,雖然這種互動方式是負性的,但在他們看來,即使是負性的互動,也好過完全沒有連接。

最後,我們要知道,想逃離情感勒索者的心理攻勢,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一個事實:

雖然所有的情感勒索看起來都由你而起,但絕大部分情況下與你無關。

相反,這些舉動都來自情感勒索者不安定的内心,是情感勒索者為了擺脫恐懼,焦慮和不安而做出的。

他們對我們的指責和感到壓力,是來自于他們的過去,而不是現在,更不是源于我們。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