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如何利用一念之轉來幫助我們把自己從丈夫出軌的痛苦執念中拉出來,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小夢,36歲,本命年,恰逢孩子小升初之際發現老公出軌。
在痛苦和憤怒中找老公攤牌,老公很坦然地交待了前因後果,最後淡淡地說了句“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咱們就離婚吧。”
沒想到老公是這樣的反應,怒不可遏的小夢瞬間懵了,追問老公為什麼。
老公說,覺得和第三者是真愛,本來也早就想提離婚了,因為不想影響孩子小升初,又不想在這個時候讓小夢痛苦,就想着再等一等,再拖一拖。
但既然現在被小夢發現了,就不想再拖下去了,隻想趕緊把離婚給辦妥了。
老公的态度非常的堅決,這讓小夢從恐懼,失控,憤怒,陷入到了一種深深的抑郁之中,被很多的想法纏繞着,生不如死。
一會兒她會想,我老公是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的,完全變成了我不認識的,一個抛妻棄子,冷淡自私的人,我們在一起十幾年,他怎麼就這麼狠心,不顧孩子,連父母勸阻都不能讓他改變主意,太殘忍了。
另一方面她又很自責,責怪自己不該沖動之下揭穿老公出軌的事。她會想,假如假裝不知道,是不是就不用離婚,是不是就能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庭,大家就這麼相安無事地過着。
至少,也不會讓我考慮這麼多以後的事情,而且現在我都抑郁了,都是他的錯!
然後很快,又會痛恨第三者,覺得第三者太無恥了,怎麼可以這麼不知廉恥,去勾引有家室的人,怎麼可以去破壞别人的家庭。
同為女人,她怎麼就忍心去傷害我,她就不怕遭報應嗎?
……
就很多各種各樣的想法纏繞着小夢。
我們可以看到,小夢遭遇的事實是,她的老公出軌了。
當我們曾經設定過一個前提時,就是我們有老公,有孩子,我們保住一個完整的家,我們才能幸福。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當這樣的一個前提被打碎了之後,确實,我們很容易在這些想法的碎片中找不到自己,沒有了自己。
既然是很多的想法和念頭困擾了我們,那麼我們就不妨試着使用一念之轉來幫自己從用執念塑造出來的那堵牆中走出來。
那執念之牆裡的每一塊磚,就是我們這些痛苦的念頭。
如果我們不把這些痛苦的念頭拿出來看一看,看它到底對我們意味着什麼,看它到底跟真相距離有多遠,看它到底是事實,還是我們想象中的。
如果我們不能證實它,不能看到它,我們就很難從自己所塑造出來的執念之牆中走出來。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按照一念之轉的三個大步驟,一步一步地幫自己完成轉變。
01 六個描述
面對執念之牆,我們首先要停下來,不能再繼續圍繞着它打轉,畫地為牢,對着它堵心,哀嚎,痛苦。
我們需要把這些念頭,這些磚塊兒,一塊一塊地搬出來,一個一個的審視。
所以一念之轉的第一步是,用6個描述把自己的念頭拎出來。
第一個,先從感受出發。
通過你的感受,就知道你的一些難過、痛苦、傷心、憤怒,是因為誰?先把你現在想象中的罪魁禍首找出來。
我們就以小夢的案例打樣。
老公讓我太痛苦了,因為他太絕情了,完全變了一個人,或者說,我太傷心了,是因為我老公出軌了,他很絕情。
第二個,是我們的要求和期待。
這個要求和期待一般都指向他人,比如,我想讓他回歸,我想讓他後悔,我想讓他不好受,我這麼痛苦我也想讓他不好受。
第三個,是【應該】的陷阱。
一提到【應該】,一般都是“這個人應該做什麼/想什麼/成為什麼/會有什麼感覺?”
小夢列出來的就是,他不應該出軌,孩子小升初他不應該這麼不顧及,他不應該抛棄妻子。
第四個,是我們所謂的【滿足的需要】,是依靠别人來提供的。
我需要他醒過來,我需要他徹底和第三者斷聯,我需要他選擇家庭,我需要他回歸我才能開心,
……
這些都是指向滿足需要的。
第五個,是評價對方此時此刻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個怎樣的人。
此刻,他在我心中就是個負心漢,一個渣男,道德敗壞,完全不顧念舊情,是一個徹底的僞君子。
他都把我傷害成這樣了,還說不想讓我痛苦,這不就是個僞君子嗎?
第六個,是指向我不想再和/讓他怎麼樣。
我再也不要/我拒絕/我不想……
比如,我再也不想讓他傷害我了,我不想讓他再有出軌這樣的事,我不想覺得他是一個背叛的人,
……
好,我們去看一看小夢的這6個描述分别都來自于什麼。
這一步就是把我們的念頭拎出來了。
第一個指向的是,我們把自己的感受外歸因。
我痛苦,我難過,我傷心,都是因為别人。
感受是誰的?
是我們自己的,對吧?
是你自己有這樣的感受。
當然,可能有一個出發點,一個刺激源,
可是,在同一件事情上,你有這種感受,别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這足以證明,感受是我們自己的。
因此,你要找到你自己感受出發的點,感受的刺激源,你才有可能把你的感受轉變。
如果你的感受全是因為别人,那你一點主動權都沒有。
第二個是,要求期待他人。
他人不可改,對吧?
他人有他人的狀态,你一直按照你自己想要的東西讓别人去改變,這也是一個把自己推向了地獄的狀态。
第三個描述是,【應該】陷阱。
别人應該做什麼想什麼,别人應該成為什麼,有什麼感覺,這不是個陷阱,不是個大坑嗎?
你怎麼可能标定别人應該做什麼?
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做什麼,尚且都是一個很高的要求,都會讓我們痛苦不堪。你還要要求别人應該什麼,這不就是個大陷阱。
第四個,如果我們需要的滿足,隻能依靠對方,那可就太狹窄了。
萬一對方不願意呢?
或者說,你的需要,可以讓别人去滿足,可是,對方也有他的需要,你能不能用你所需要的和對方交換?
所以,不是你一味地說,我有什麼需要,對方必須要滿足,這是達不成的。
第五個,用你現在的狀态去評價對方。
你現在是一個受害者的身份,你覺得你的世界都崩塌了,你的狀态就好比是站在一個懸崖邊上,所有不伸手救你的人,都是壞蛋,對吧?
更何況,他還是把你推到懸崖邊的那個人。
你的腳是沒有力的,你是被别人推過去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在一個主觀的情緒中去評價對方,很難會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
因為你站在一個時間點上去看一個人,而人本身是過程性的。
第六個, 我一般不想再怎麼樣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比如,這裡面我們拎出來的想法是,我再也不想讓他傷害我了。
可是傷害已經發生了,對吧?
我們當然不想再讓他傷害我們了,可是我們要知道,我們是怎麼讓對方傷害的?
是我們有什麼警戒線沒有拉起來過,是我們怎麼沒有邊界的,完全讓别人成為了我的主人?
這都需要看到事實,看到真相,我們才能從真相的起點出發,做回自己,對吧?
你可能說,不行,道理都懂,但這些想法就是走不了,所以,
我們需要就進入第二步,叫4個問題。
02 四個問題
這4個問題就分别從感受、理性,可能性這幾個方面來幫我們破解這個執念。
我們拎出第一個來做例子,走一遍4個問題的流程。
“我老公讓我太痛苦了”。
第一個問題,問自己,“這是真的嗎?”
大部分情況下,第一個都會回答,是真的。
因為,“這是真的嗎?”問的是感受層面。
在感受層面中,我們确實是真的覺得他的出軌讓我太痛苦了。
這是從感受層面讓你做一個确認。
第二個問題,“你100%确認這是真的嗎?”
大家去體會,比較一下,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這是真的嗎”,是直接從一個籠統的感覺來說。
我們被一堆想法纏繞着,我們很容易就說,“這是真的”。
可接下來,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你能100%地認為這個是真的嗎?”
100%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開始量化了。
一旦一個感覺開始量化了,它要進入到一個可衡量、可度量、可分量、可分化的位置上,那麼你是不是就會思考,我是不是有100%的證據證明這是真的。
我是不是會有1%的可能,發現我的痛苦其實不是都來自于他的。
因為攤牌後他可能說過,“我不想傷害你,我不想讓你痛苦”,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有一些讨好的行為,可我還是很痛苦。
甚至有的不是逼離的,是想回歸的,已經和第三者徹底斷聯了,還有很多示好行為了,可你還是很痛苦。
這時候,你能證明你的痛苦100%都是對方帶來的嗎?
那這個時候是不是就開始有點理性出來了,對吧?
因為要找證據了,找證據就是事實,就不全是想象,所以第二個問題非常重要。
所以很多人到第二個問句的時候就開始有點打鼓有點懷疑了,
我的痛苦100%都是他帶來的嗎?
我真的一點自己都沒有嗎?
我的世界裡填滿的全都是他嗎?
這就會有一點點小覺察來。
不過,依然不強求。即使你說100%是真的,也沒關系。
第三個問題,如果你持有這個想法,是我老公讓我太痛苦了,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你會怎麼對待自己?
姐妹們可以去想象,當我覺得,我的老公讓我太痛苦了,你會是一個什麼狀态?
受害者的狀态,崩潰,無力,沉重,沒辦法面對,想跟他吵,跟他鬧,對吧?
然後什麼都做不了,孩子小升初也顧不上了,面對父母就隻能流淚,自己一天到晚的泡在苦水裡,怨恨裡,對吧?
當你把這個部分看得越清楚,你就知道這個想法是用什麼樣的魔力控制着你的。
也不是說這個問句,是期待你去放下這個想法,隻是通過這樣的一個分辨,告訴你自己,是這個想法讓你痛苦的事實。
那我們為什麼有這麼多想法?
是因為我們覺得那個事實,我們實在沒有辦法面對,然後我們就弄出一堆想法擋在事實前面。
可問題就在于,這些想法,也沒有讓我們好受太多。
而且轉念的最後結果是,我們發現事實往往比想法還讓我們稍微能接受一點,反倒是這些想法讓我們痛苦不堪。
所以,“當你持有這種想法,你會有什麼反應?”它還有兩個追加的小問題。
第一個追加的小問題是,你這麼痛苦,你有這個念頭的時候,你都是這種破碎不堪的狀态,請問,你能不能找到一個讓你可以放下這個想法的理由?
這就是進一步的把想法和你的狀态以及事實,開始做一個拉開的動作。
你可能會說,當然了,我想找一萬個理由把它放下,因為有這個想法讓我這麼難受。
其實,你不用真放下。
一旦你産生“放下”這個念頭了,就已經開始把這個想法和事實拉開一點的動作了。
第二個追加的小問題是,你能不能找到一個,我就非得要這個想法,可是我可以不焦慮,可以狀态挺好的辦法。
很顯然,找不到,對吧?因為你有它,你就會被籠罩。
我們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并不是為了消滅想法,而是要看到,那隻是一些想法。
我們需要去撥開這些想法的迷霧,讓自己能夠看到真相。
因為隻有我們能夠看到真相,回到真實的狀态,看到事實,我們才有可能找到自己刺激源的起點。
好,第四個問題,你可以嘗試着閉上眼睛想一想,體會一下,假如你沒有“老公讓我太痛苦了”這個想法,你的狀态會是怎樣?你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就沒有了受害者的想法,還是快樂的,開朗的,每天可以正常上班下班,該怎麼對孩子好,還是怎麼對孩子好,也能讓自己開開心心的玩耍,還是當初的自己,對吧?
這充分的讓你再一次看到,原來,如果我沒有這個想法的話,我還可以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把想法和你這個人,進行一個剝離。
因為你已經把想法等同于自己了,而且等同于事實,等同于你的全世界。
你的生活真的是沒有辦法過下去的,因為你被你的想法控制了。
當這4個問題問完之後,你稍微知道,這隻是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和你自己,和事實,都有一點點的剝離,當有點空間的時候,接下來就是第三個步驟。
03 三個反轉
這三個反轉,就是把主語和賓語互換。
它其實更多的是把批評和指責,以及對别人怎麼樣,都轉向自己。
最後是完全相反,做一個否定句式放在裡面。
這三個反轉,不是說每一個你都要去說,因為有的你就覺得接受不了。
隻需要通過反轉,找到一個比你的想法“我老公讓我太痛苦了”,比這個想法更符合真實狀态的一個去做就可以。
“老公讓我太痛苦了”,做反轉的話,轉向自己“我讓我自己太痛苦了”。
難道不是嗎?誰給的老公權利,讓他給我們那麼多的痛苦。
那不就是我們拱手把自己的感受讓給了别人嗎?
所以,“我讓我自己太痛苦了”,是不是蠻能敲醒人的狀态?
好,再往下,轉向别人。“我讓我老公太痛苦了”。
這似乎也是個事實。你倆在關系裡是綁定在一起的,他讓你不好受,你不好受的時候他其實也不好受。
還有最後一個完全相反的,三個我們都試一遍。
要說明的是,這三個反轉并不是都适合我們去做反轉,最适合做反轉的就是轉向自己,“我讓自己太痛苦了”,這絕對是你要為自己的感受承擔責任的,對吧?
第三個反轉,我們隻是做演示,因為其他的很多念頭可能不是這樣的,可能需要180度反轉,就是“老公沒有讓我太痛苦”。
比如,他可能真的說過,“我不想讓你太痛苦,所以我們速戰速決”。這是他想的辦法了,當然,這也是他的一個想法,不是事實。
三個反轉都走一遍,看一看哪個更接近現實或者哪一個其實更容易讓你解脫,那它就是你解脫的藥方。
04 四個方向的執念
老公出軌後,我們可能會出現的執念,往往有這麼4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認清不了自己。
當初就對自己有過過低的評價或貶低。所以,貌似隻要我有一個完整的家,我有愛人,就很不錯了。
可是,從沒有真正地去面對過自己。
可能有點自卑,有點弱小的自己,覺得就想搭載一個老實可靠的人的身上就行了。
偷懶了,不正視弱小的自己。還有就是,過于自大的自己。
比如,從小在家裡一直是被受寵的,進入婚姻後覺得我也應該是過這樣一直被寵愛的生活,盲目自大。
過小的自己和自大的自己,被現實碾壓了,就會出現這種非常痛苦的狀态,因為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可是真實的自己,無非就是有點小或者太大了,回到原點就好了。
但不行啊,必須得别人來負責,就還是以一個小孩子的狀态去面對,那小孩子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就隻能痛苦。
第二個方向是,對對方的不了解。
我們當時遇到對方的時候,其實都是在一個時間點遇到的,它隻是代表這個人當下的好狀态。
當出軌發生的時候,就意味着這個人也能發生,這是個事實。而假如你一直拿對對方片段性的了解來代替對他全面的了解,就隻能陷入“不行,他必須得回到當初原來的那個人,他現在這樣就不行”的想法裡。
這不就是在跟事實打仗嗎?
第三個方向是,對過去的無法接受。
發生的就是發生了,是既成事實。你一直糾結它,就會成為執念。于你來說,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事兒已經發生了,它怎麼發生的?怎麼就我發生了?
你去把這個東西理清楚,然後從原來我是可以這樣做的,從這個起點出發。
如果你總是說,過去不應該這樣。那【不應該】,已經發生了,你又用【不應該】來抵擋,是抵擋不住的,是無效的。無效的抵抗,就隻會讓自己更加難過。
第四個方向是,對未來的無法面對。
你現在都是一個受害者心态,你不去把受害者的狀态和自己剝離開,然後從原點一點點出發,而隻是就用你零碎的心态去想未來,那肯定是痛苦不堪的。
所以,這些念頭沒有一個能夠對你的成長有利。
它們對你隻是刺激,你隻有通過這些想法的刺激,讓自己正視現實,你就有力量,就可以出來了。
所以,在婚姻遭遇背叛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陷入執念裡的那幾個絕路,都是走不通的。你隻有把這些路看清楚,發現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上,你才有可能選擇轉個身。
轉念,就是轉身,轉個身看看,哪怕旁邊的路充滿荊棘,可它倒是條路啊,不至于摔下去粉身碎骨。
甚至有的人已經粉身碎骨了,那也要看清楚情況,你在多深的坑裡,摔成了多少個片。
看清楚了,然後一個碎片一個碎片的拼起來,把自己拼完整了,接着往坑外爬,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遇到了就是遇到了,遇到了之後一直沉浸在不能遇到,我不想接受,都是他的錯,都是他讓我很痛苦,那你就是一直不承認你在坑底。
你唯有看到自己在坑底,唯有看到自己摔成了什麼樣子,你有一天才可以把自己拼合起來,從坑底爬出來,哪怕你先蓋個房在坑底住着,或者搭個梯子出來,你都是有可為的,而陷在自己的執念中,除了痛苦,什麼都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