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為什麼在婚姻裡,越愛自己越容易得到幸福?

嘉待情感
2023-07-08
2038
33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我常常跟大家說,一定要學會愛自己,隻有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他人,才可以感受到被愛。

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到底該怎樣去愛自己?該如何分辨愛自己和自私的邊界?

那麼今天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自愛≠自私,愛自己≠純粹利己。

這其中的邊界就在于:

自私的人隻想愛自己,但又沒能力愛自己。

自愛的人除了愛自己,還可以愛其他任何人甚至愛這個世界。

01 自私的人不懂愛,也無法自愛

如果你覺得你很愛自己,但無法去愛其他人,甚至為了愛自己而去傷害其他人。

那隻能說明你所理解的愛不是愛,而是一種“純粹利己”,是一種對自我私欲的滿足,也就是自私。

自私是一種以掠奪他人利益的方式滿足自我私欲,或者以勒索他人情感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自私的人對愛的感知力非常低,也很難感受到愛與善意的存在,更容易感受到不被愛。

因為自私的人内心空洞、虛弱,缺乏自我認同感,所理解的愛是占領,是得到,是掌控,是吝啬,是害怕失去。所以自私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愛意,往往充滿了失控感和窒息感。

比如為了得到對方的愛,或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常常使用欺騙、恐吓、打擊、指責、道德綁架等等方式來變相逼迫對方愛自己、滿足自己的要求。

自私的人對自我和他人之間的差異化缺乏尊重和理解,往往隻會行使自己的标準,要求世間萬物按照自己的認知去發展,無法接受任何變化、無法接受不同的理念。

一旦超出了自己的認知,便會産生失控感,引發暴怒的情緒,然後以指責、攻擊等傷害性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感受。

因為自私的人對自我缺乏尊重和理解,自然也不會懂得如何愛護他人。在自私的人眼裡,同理心和共情是虛僞的“聖母”名詞。隻要受到迫害、損失的不是自己,那就萬事大吉,甚至可以看熱鬧不嫌事大地添油加醋“拱火”以供八卦之樂。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自私的人也無法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如果你跟自私的人談負責,那麼ta會以千萬種方式來闡述責任不在ta的身上,熟練掌握“春秋筆法”“千字小作文”等技巧,把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責任轉移到他人或者其他條件上。

ta最擅長的技能是推卸、是詭辯、是轉移矛盾,直到把責任擺脫幹淨。

比如,自私的人常見的話術是:

“你不做XX事就是不愛我!”

“我這樣做(欺騙)是害怕你難過!”

“都怪XX,所以我才會這樣(出軌/暴力/欺騙)!”

“我隻不過犯了大多數人都犯的錯,你何必不依不饒?”

“我不是故意傷害你的,都是因為我太愛你了!”

“你要是愛我,你就應該XXX!”

“憑什麼要我先XX,你就不能先XX?”

“你一個男/女人,XX一下怎麼了?”

……

類似的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說,自私的人是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正因為不具備,所以也無法愛自己,隻能拼命從他人身上攫取能量和愛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02 自愛是一種愛的能力

與自私相反的是自愛,自愛,是一種能力。懂得自愛的人具備愛的能力,無需從他人身上攫取。

所謂愛的能力,用精神分析心理學家Erich Fromm的話說,就是:

“愛是一種活動,不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它是‘永恒的’,而不是‘墜入情網’。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在‘給予’的因素外,所有形式的愛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 ”

這是一種自發的接納、信任、包容以及奉獻,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積極能量。

這種能量會讓你對自我的存在感到深度接納——你會“看見”自己内心的需要,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會為自己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感到開心、滿足。

你對自己的存在感到舒适、滿意,認同自己存在的意義。

你愛惜自己的身體,關心自己的健康,了解自己的每一處細節,喜愛自己的容顔、身材。即便外界審美千變萬化,你也欣然接納自己與生俱來的模樣,不對自己産生厭棄,不對他人産生怨怼。接納自己的同時,也尊重他人。

你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情緒,順利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來源,和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難過的時候不會故作堅強,憤怒的時候不會刻意壓制,高興的時候能夠暢快表達。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能夠主動追逐自己需要,勇敢拒絕自己不需要的。

你能夠為自己的言行、為自己所做的任何決定負責任,承認自己的失誤與缺失,肯定自己的成長。

你愛自己願意為自己負責任,所你願意“看見”和正視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遭受的創傷——比如被打壓、被抛棄,比如分離、喪失之痛。

因為愛自己,你也願意“看見”和正視自己人性上存在的缺失——比如貪婪、嫉妒、膚淺、愚昧、懶惰、自卑、自大……甚至自私。

你知道,人性的殘缺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包括你自己,你的父母,你的親友。這是人從動物進化為人之後,殘留在基因裡的特質。所以你從來不會拿這些特質來攻擊、苛責、否定自己。

當然,你也不會為了凸顯自己的優越而對其他人心生傲慢,拿這些特質去攻擊、诋毀、打壓其他人。

因為你深深地理解時代的發展、生命曆程的進化過程中,生而為人的無奈,以及每一代人身上存在的局限。

所以你總是能夠以慈悲溫柔的心态看待自己與世界變化,你可以理解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不完整,諒解父母輩身上存在的種種缺失。

你知道,生命在前進的過程中充滿殘酷,也充滿溫柔。所以你尊重生命過程中的得與失,也珍惜生命帶給你的種種體驗。

你熱愛着自己,也熱愛着這個世界。

03 自愛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愛,也會因為愛自己而愛這個世界

愛自己的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着的。

無論這種愛是來自生命的供給——比如水、陽光、氧氣、食物;

還是來自他人的支持——比如認同、接納、共情;

亦或是生命在簡單、自然地積極成長;

比如:

行走在路上,得到陌生人的禮讓;

看到流浪貓得到陌生人的投喂;

發現路邊裂縫中開出的一朵花兒、一顆小草;

……

如此種種,都能讓你感受到愛意的存在,體會到生命的美妙。因為你熱愛自己,熱愛生命,所以你除了關注你自己,也能夠關注到這個世界上,普通而微小的人與物是如何在為自己的生命,做出積極的努力。

Erich Fromm說:

“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

所以愛自己的人,所愛的對象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身邊的人,還有這個世界上其他任何的生命。事實上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會在善待自己的同時,善待其他生命;在愛自己的同時,也在周圍的人或者事物。

這種愛不是追求唯一和排他性——隻愛自己,不愛其他人;

也不是踩高捧低——愛自己>愛其他人,或愛其他人>愛自己。

而是彼此共存的排序——愛自己≥愛其他人≥愛世界;

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勢必能夠感受到自我生命與世間萬物的聯結。

這是一種聯結而不是對抗,更不是剝奪。愛自己的人不會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喪失與外界的聯結。不會因為愛了其他人,而覺得自己的愛被擠壓了,覺得自己失去了愛;同時也不會為了去愛其他人,而不再愛自己。

因為懂得愛自己的人,内心有一種源源不斷的能量,這種能量叫“生命力”。

它可以産生愛、感知愛、傳遞愛。在你愛其他人、愛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生命力會因為愛的傳遞而更加豐富多彩。

在傳遞自己的“生命力”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愛是一種“給予”,是一種奉獻,也是一種反哺。因為愛不僅能給予你自己力量,為你自己奉獻,還能讓你在為他人奉獻的過程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快樂。

就像你在為自己的喜好付出,“為愛發電”的過程中,盡管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回報,但你依然從中找到了樂趣

所以,愛自己的人更願意将自己的愛傳遞給其他人。因為愛并非放棄、犧牲自己所有擁有的,去滿足他人,也不是将自己所擁有的,作為交換條件進行交易。

愛意味奉獻,個體在奉獻的過程中,不斷地調動自我的力量,體驗到自我的強大與富有,感受到生命力的充沛。

因此并不需要喪失什麼,也不需要尋求什麼彙報,僅僅隻是奉獻,便覺得快樂。

就好像,在路上看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伸出援手幫助了他,你并不需要計算他給你的回報有多少,僅僅隻是在幫助這個行為過程中,你就能體驗到一種快樂。

所以,愛是一種積極創造的能力,而創造,便是獲得。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