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出軌,原諒他,還會有無數次等着我嗎?

嘉待情感
2023-07-07
2380
32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無論是戀愛中還是婚姻中,出軌對于男女雙方來說都是不小的挫敗甚至打擊。對愛人的背叛讓兩個人的關系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

尤其對于被出軌的一方,不僅要承受如山倒般的情感和信任崩塌,陷入極度沮喪的自我懷疑和否定中,還要在不停的猜疑和焦慮中度日如年。

就在這樣的極限拉扯中,一個問題會被反複提及,那就是有關出軌最經典的問題:

出軌真的有一次就會有無數次嗎?

經常有學員針對這樣的問題咨詢,截取一段最近在網上看到的求助:

我老公在我懷孕的時候出軌了,當我知道的時候還在哺乳期,日夜颠倒的疲倦讓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

他跟我說這是第一次,有段時間工作太忙太累,是一時糊塗,他保證會和那個女人斷掉。他一直在求我原諒,說他從來沒想過離開我和孩子,可我卻不知道跟他說什麼。

我心裡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所有的憤怒、傷心都憋在心裡,沉重壓抑的喘不過氣來。

我現在的想法很矛盾:離婚嗎?可是孩子還小,各種實際問題都要考慮;繼續過嗎?可我一點兒都不想原諒他,不知道怎麼面對他。

被出軌的陰影一直在我心裡揮之不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都說隻要出軌一次就會有無數次,真的會這樣嗎?

能夠理解這種信任被摧毀後的焦慮不安和無所适從,這種向下墜落的情緒會将人推離智性思考,變成一葉障目的感性偏執狂,失去對當下情況的清晰認知。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放在整個人類進化史上,出軌有無數次;

但放在單一的個人上,出軌也可以隻有1次甚至0次。

他會不會出軌,或者會不會再次出軌,兩者都是沒有絕對答案的無意義的讨論。

與其庸人自擾,不如先跳出問題本身,追根溯源,去看看問題的成因,從宏觀角度了解“出軌”現象,也許能為你帶來不同的思考維度。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01 人類曆史堪稱一部偷情史

縱觀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你會發現出軌并不是一個新現象,而是一個老問題。

在感情或婚姻關系中背叛伴侶,是人類曆史上屢見不鮮的事情。隻不過那時候慣用的字眼更加直白——“通奸”或“偷情”。

而到了現代社會,人們才使用了更加形象和隐晦的“出軌”二字來指代情感關系中的背叛現象。

可以說,涉足“出軌”的名人列都列不完:

從開創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到稱霸歐洲的拿破侖;

從著名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到大文學家伏爾泰,;

從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到哲學家海德格爾;

從我們熟悉的查爾斯王子到美前總統克林頓;

……

如果你認為西方更開放,東方更保守,那你想簡單了。

我們曆史中的出軌名人也比比皆是:

遠到南唐後主李煜,唐文學家元稹;

近到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化名人郭沫若、胡适、徐志摩;

再到因劈腿塌房的各路明星;

……

不止是名人,普通人的出軌因其隐匿性更大,無法統計的數字更無法估量。

所以,放眼全世界,出軌行為都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其實,曆史上對通奸罪制定極刑的國家數不勝數,因觸犯通奸罪而被處以極刑的例子也舉不勝舉。

那麼,是什麼讓人們無論身處何種社會階層或擁有怎樣的教育程度,無論當時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如何嚴苛,無論要面對社會和個人層面怎樣的損失,都要以身犯險,去進行各種偷情和出軌行為呢?

任何事由都有其底層邏輯,而出軌的底層邏輯就是經過200多萬年的進化,人類為了繁衍生存保留下來的動物性。

在馬斯洛著名的“需求金字塔理論”裡,性是人類最原始的基本需求,地位僅高于食物,水和氧氣。

就像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

“所有兩情相悅的感覺,無論表現得多麼超塵絕俗,都根源于性沖動。”

大多數時候,這種原始的生物沖動在各種社會面具和僞裝下蟄伏在體内,但隻要有合适的對象和時機,難免不會蠢蠢欲動。

看到這裡,你是否對他“第一次出軌”有了一點客觀的認知,甚至一丁點兒理解。所謂食色性也,是天性而非習得。

那麼,是否有了第一次出軌,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呢?

答案是有可能,但并不一定。

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面對同樣的事件做什麼樣的決定,是其家庭環境、生長經曆、教育程度、社會地位以及周圍環境影響的綜合結果。

比如有的男人權錢不愁,但生性謹慎,即使面對誘惑也能認清輕重,及時刹車;

有的男人感情用事,一時糊塗,出軌一次後發現自己的生活被折騰的雞飛狗跳,不勝其煩,打死也不想再體驗一次;

也有的男人就像野馬,不喜歡婚姻的束縛,就是要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那麼對于那些反複出軌的男人,除了動物性作祟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02 反複出軌的動機各有不同

出軌一次,可能具有偶然性,但若多次出軌,不知悔改,如果不是性瘾問題,那麼多數情況可能源于這些方面:

1、多變複雜的人性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元論”裡,認為愛情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激情、親密和承諾。

随着時間的推移,伴侶間的親密度和承諾會逐漸增加,但是在愛情中發揮動力作用的激情卻會逐漸下降。

就像弗洛伊德說過的:

“成人性愛生活中一個普遍現象是對刺激的渴望……想要不斷更換對象。”

喜新厭舊這點在男人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另外,在人性最隐秘的角落,情欲中某些元素肯定不會在同一個對象身上得到絕對的滿足,因此,這種深藏不露的欲望可能促使男人向外發展,不斷尋求新鮮的冒險體驗。

比如一些名人明星,家有美妻,卻偏要冒着家庭破碎、名譽掃地的風險去找小姐春風一度,是因為婚姻中無法滿足的欲望在這種可以不斷更新的“刺激物”身上得到釋放。

2、個體差異性

科學家們經過對田鼠二十多年的觀察和實驗發現,其腦下垂體後葉加壓素的分泌量和分布對田鼠對其伴侶的依戀程度具有明顯影響。

這種情況在人類身上也有相似發現。

人腦中後葉加壓素分泌正常的話,伴侶之間的關系會更加平穩,反之,如果這種促使人類和社會相連并獲得良好感覺的荷爾蒙分泌不足的話,就會在關系中不太願意安于現狀,總想尋求新鮮刺激。

因此,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出軌以及反複出軌,确實存在一些生理原因。愛與不愛,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除了生理差異,一個人的行為還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

生長經曆、家庭環境、學識與閱曆等都會影響到他大腦中感性和理性部分的占比和鬥争,從而影響對事情的判斷和決策。

面對誘惑,一個理性的人即使心有所想,也會在道德和責任的捆綁下勒令自己及時停止;而一個感性占主導的人,更願意服從于自己的内心,道德和責任都是虛無,隻有自己的感覺是真實的,随心所欲就是這樣。

所以,對伴侶忠誠并非人類天生的美德,而是一個道德概念,受到社會規範的制約。因此,是否對伴侶忠誠完全是個人行為的選擇,差異性在所難免。

3、犯錯成本太低

如果一個人接二連三的出軌,排除心理疾病因素,他可能沒有在第一次出軌後得到應有的“教訓”,也就是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導緻他認為出軌後也不過如此,鬧一番後日子不還是繼續。

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随機訪問一個社區,拜托主婦們把一個不影響美觀的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窗戶上,大部分人都欣然同意了。之後,他提出換成了挂一個大些的招牌,也有部分人同意了。但當弗裡德曼來到另一個社區,直接請大家挂上大招牌時,卻遭到了大部分人的拒絕。

由此,心理學家發現,人們不願意一開始就接受難度較高的要求。但若從較簡單的要求開始,逐漸過度到較難的要求,接受度就會大大提高,這就是“登門坎效應”。

它還有個通俗易懂的别名,叫“得寸進尺定律”。

用這個定律解釋反複出軌的問題,可能再合适不過。

即當他第一次出軌沒有碰到什麼障礙也沒有什麼嚴重的損失後,他就會得寸進尺,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

所以,如果在你心中,對出軌是零容忍,那你需要将自己的底線清楚地告訴你的伴侶,以示警戒。 而若他出軌逾越了你的底線時,你要讓他付出應有的代價。

但不要理解錯誤,這個代價并非是失去理智的胡鬧,讓他名譽掃地;也不是充滿怨恨的冷戰,不停的精神折磨,而是要在合理的範圍内讓他用最重視的東西去償還,比如金錢,比如時間。

隻有讓他在最看重的東西上受到損失,才能打擊他的無畏,讓他的欲望萎靡,在再次犯錯前謹慎掂量,不再敢輕易嘗試。

4、關系中沒有解決的問題

出軌雖然是一個人犯錯,但是反映的卻是兩個人的問題。

你們的關系真的如你所想的那麼完滿嗎?

很多時候,伴侶雙方對關系的感受和評價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比如一方任勞任怨,對另一方極盡滿足和照顧,另一方還以為得到了神仙般的愛情。

殊不知,長期的關系失衡導緻付出多的一方逐漸心生不滿又無處傾訴,轉而向外尋求刺激。

又或者,随着孩子的到來,女方生活的重心由丈夫轉向幼兒,受到冷落的丈夫不知如何表達和溝通,一旦外界出現強有力的吸引,男人很難拒絕這種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撫慰。

所以,出軌可以讓你看清一個人,更可以檢視一段關系。

如果關系中存在的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和解決,就為再次出軌埋下了隐患。

綜上所述,對于“出軌真的有一次就會有無數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标準答案,隻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我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大力批判給出絕對的判斷,也并非為出軌者開脫,撇清他們的責任,而是想以一個中立客觀的角度給出一些啟示。

誠然,困在矛盾的情緒中是痛苦的,但若深陷于此,在同樣的問題上反複糾結,即使不再有出軌,關系也會逐漸瓦解。

但若可以暫時抛開個人恩怨,從客觀現實的角度看待伴侶出軌事件,那麼長期積聚于心的憤恨、怨念,會從另一個渠道得到消解,從而減少無謂的自我消耗和攻擊,也會把你拉回理性的思考。

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一個著名的判斷:

生活中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剩下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

如果伴侶的出軌是生活中的10%,那麼你怎麼面對他的出軌則決定了另外的90%。

是要繼續深陷在其中的挫敗感,憤恨難平,互相折磨,得過且過;

還是收拾情緒,理智思考,分析溝通,找到出路。

你一定知道後者是更加智慧的選擇。

畢竟,情緒失控的大腦不大能給出一個中肯有益的決策。

而執着于“出軌一次和無數次”問題中也無益助你脫離困境,唯有在心平氣和中看清這個男人,看清這段關系,才能做出最合适的選擇和決定,在精神上得到徹底的解脫和釋放。

記住,為還未發生的事情焦慮毫無意義,抓住當下才是正确的事情。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