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在愛情裡不專一是人的本性,還是沒遇到真愛?

嘉待情感
2023-07-07
1707
33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如果身處穩定的感情裡,一個人還是會忍不住對伴侶之外的人心動,你會怎麼想?

大多數人的反應恐怕是痛罵渣男/渣女,對這樣的海王海後避之唯恐不及。

可是,如果這樣的人自己也對此感到困擾,乃至于甯可注孤生也不想傷害别人呢?

否認和痛罵很簡單,可想要徹底打消顧慮,就必須認真地來研究其中的原理。

有一位這樣的女生在網上向他人求助:

“我今年20歲,剛上大二,前男友和我在一起約一年後分手。

我們感情很好,但我發現,我仍然會對男友之外不止一位的異性抱有好感。就好像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我總是對在野黨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在之前的感情經曆中不覺得這是不忠誠,很享受偷一偷的樂趣。

現在我不想再這樣傷害别人,希望營造一段忠誠的愛情,于是努力壓抑這些想法,可始終不曾忘卻。男朋友對我十分坦誠,我覺得對不起他,所以分手了。

朋友覺得我改不了就該瞞住,但我還是告訴了前男友,他說希望一起面對解決,隻要我不做不忠的事情就沒關系。

但是,想法不重要嗎?我覺得我們究竟不會有好結果,最終拒絕了他。

現在,隻要我隔鍋飯香的想法不消失,我就不願進入下一段感情,甯可注孤生,否則出軌了就會傷害更多人。

我想知道,我這樣吃着碗裡瞧着鍋裡的想法是感情上的不成熟,還是沒有遇到真愛,或者這是人的本性?”

她的疑問十分真誠,恐怕也說出了許多有同樣想法的人的問題:不由自主地對伴侶之外的人心,這是人們的本性無法阻止,還是我的缺陷,應該改正?

其實,我想告訴這位憂心的女孩:

“隔鍋飯香”式的花心隻是你的防禦方式,就像一層脆弱的蛋殼,包裹住内裡脆弱的自我。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你是控制不住地對他人心動?不,你是有意地利用對“在野黨”的幻想來破壞現狀,刻意将自己與現任的親密關系控制在膚淺的層次,避免真實的自我暴露。

你的男朋友是對的,如果你坦誠地與他交流你的感受,一次次心動又把自己拽回來,堅定地選擇這段感情,你們有可能獲得好的結局,也許你也能在這個過程中解開心結,不再排斥穩定的親密關系。

像你現在這樣為了不辜負他人而執意選擇“注孤生”的确有些天真,這才是真正掐滅了自己成熟起來的可能性。

你的猜想有一部分是對的。有伴侶是依然對他人心動,這可以說是一部分人的天性,但我們人類擁有諸多天性,更有後天賦予的理性,并不會單純被心動所操縱。

你在感情的處理上也的确不夠成熟。隻是這并不指的是你會對他人心動,而是說你對“完美純潔的愛情”的極端幻想與強迫性的追求。

會對他人心動,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在未來會傷害你的伴侶。實際上,像你一樣會反省自己、為此感到内疚的人,才更不容易真正做出傷害對方的事情。

那些從不反省自己的行為,對伴侶隐瞞自己的想法,放任自己的心動的人;或是對自己的感情充滿不切實際的信心,卻從未體驗過在誘惑面前堅守自己原則的人,他們都比你要危險得多。

承認自己不真誠,這本身才是最大的真誠。

既然你已經有了承認的勇氣,何不再向前走一步,解開自己内裡的心結呢?

真正的忠誠并不是永遠沒有動搖的時刻,而是有一顆柔韌又堅定的心靈,從不會對誘惑所屈服。

想通了這一點,你才能理解愛情的忠貞,而不是執着于追求感情的“潔癖”,卻耽誤了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成長。

01心動不可怕,人人都心動

首先請放心,在“對其他人心動”這件事上你絕不是特例,某種意義上這是部分人類的天性。

加拿大心理學家Lucia O’Sullivan在研究中發現,不同年齡段、處于完全忠誠的關系中的人們其實比單身者更容易感到心動。

不同的是,大部分有伴侶的人隻會将心動停留在單相思的階段,不會容許其成真。

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報告,自己對伴侶之外的人的心動反而促進了自己與另一半之間的感情,讓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伴侶,兩人之間的相處多了幾分興奮與刺激。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也發現個體在社會性性行為取向(sociosexual orientations)上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感情中的忠誠(Simpson&Gangestad,1991)。

的确有一部分人具備更開放的性行為取向,他們并不尋求足夠的親密和承諾,往往精力充沛,喜歡調情與暧昧,總是在尋找新的對象發生親密接觸。

與之相反,性行為取向保守的人總是顯得更為忠貞,他們将感情與承諾聯系在一起,對伴侶之外的人不太關心,也沒什麼興趣。

總而言之,在有伴侶的時候依然對其他人有興趣确實是一部分人的天性。有這樣想法的不止你一個人,你所經曆的一切苦惱與煩憂,也有其他人曾經經曆過,現在也與你一同承受。

但我也希望你意識到,所謂的天性與本能既不是我們做錯事的借口,也不是必然會傷害他人的預兆。

舉個例子吧,比起對他人的心動,人類最基礎的吃喝玩樂的欲望明明是更強大的本能,為什麼你不擔心自己走在街上看到一家美食就進去狂吃,看到銀行就進去搶劫?

因為我們都受過教育,知道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則,所以一般人再饞再貪婪也能守好規矩完成交易,而不是追逐自身的欲望恣意妄為。

而在你所擔心的這個方面,道理也是一樣的。

想要遏制自己“隔鍋飯香”的本能,你需要的是相應的知識與教育,讓你能理解想法背後的由來與原理,學習怎樣有效地控制,讓這種心動的影響轉為積極的方向。

02心動背後,掩蓋的是你的不安

你如此容易對伴侶之外的人心動,恐怕也因為你潛意識中想要逃避穩定的親密關系。

人類固然有喜新厭舊的本能,但你與前男友在一起不到一年,兩人感情也很好,按照通常的規律來說,還遠遠不到因過于熟悉而見異思遷的程度。

你描述自己“對在野黨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除伴侶之外不止一位的異性有好感,這都說明比起因為遇到更好的人而心猿意馬,你更像是為了“花心”而故意注意起身邊的其他人。

你真的對和他們發展關系抱有興趣嗎?我看未必。

否則,既然你已經與前男友分手,你有充足的理由與在野黨進行接觸,為什麼此時他們卻喪失了對你的吸引力,讓你甯可注孤生?

因為在野黨隻是你急需逃避當前親密關系時,承載着你所投射的欲望的載體,他們身上寄托的是你對穩定親密關系的逃避與否認。

你越是恐懼于與前男友的感情,感情之外的異性對你就越具有魔力,可等到你們真正分手之後,你感到的壓力消失了,在野黨身上的魔力也随之消失。

那些“魔力”本不存在,你對伴侶之外的人的憧憬,實質上隻是你自我欺騙的手段:我隻是不由自主被别人吸引,我隻是沒遇到真愛……

心動背後,其實隐藏的是你對現任男友之間感情的不安與迷惘。

你害怕面對穩定親密關系中的波折,不知道如何與他繼續下去,擔心關系中的問題會導緻破裂。

你暗地裡貶低自己,覺得對方配得上更好的,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認定你們之間不會有好結果……即便前男友一再坦誠自己的感受,說他不介意與你一起面對,說他願意和你一起解決問題,你也不相信、不聽取他的建議,而是一意孤行地分手。

擊垮你們感情的不是你對其他異性的好感,而是你對感情的不信任與逃避心理。

你的表現正是回避型依戀風格者的去激活策略。為了壓抑你對愛戀之人的親密需求,你刻意讓自己表現得不專一,以至于享受這種輕微的“不忠”。

有了不專一這個借口,你就可以輕松地從關系中逃離,避免與戀人進行更深的交流與接觸。

現在,你甚至更進一步,想要用這個借口來永久斷絕自己進入親密關系的可能性。

你害怕的是自己不忠的想法?不,你害怕的是親密關系本身。

你還提到你不希望傷害他人,可實際上,我們不可能在不傷害另一個人的情況下,與對方建立深度的情感聯系。

除了不忠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理由會在感情裡制造出讓人失望和生氣的時刻,愛人會彼此攻擊……毀滅和創造都是親密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唯有浮于表面的客氣關系,才有可能不傷害任何人。

徹底拒絕傷害,也意味着你拒絕了發展出深刻感情的可能性。

感情觀成熟的特征之一便是能整合積極與負面的感受,了解和承認那些毀滅性的沖動,而不是由着它們撕碎一切。

03 你到底在害怕什麼?

你害怕真正的親密,也害怕在戀人眼中暴露真正的自己,所以每當對方想要靠近,你就迫不及待地逃開。

真正的親密與愛對你來說就像是天空中的太陽,遙遠地挂在天上時,你會期待陽光能為你提供光與熱,你覺得自己是熱愛光明的,可當你徹底暴露在陽光下,你又會覺得無所适從,隻覺得太陽是一顆邪惡的大火球了。

比起被太陽曬到渾身發虛,你甯願躲進黑暗的角落。

與其說你是因為控制不住的花心而不得不分開,不如說是你為了能杜絕與男友更深層次的接觸而特地選擇了一般人無法接受的理由。

是啊,有哪個男人能接受自己頭戴綠帽子呢?使用這個借口,你就能毫發無損地全身而退,對前男友來說,他甩掉了一個“不忠”的女朋友也是好事一件,你判斷他不至于因此受傷,這也符合你不想傷害他人的想法。

可他偏偏沒按你的想法來!

他竟然說隻要你喜歡他,不把背叛坐實,他願意和你一起面對……

尋常人聽了這話多半會十分感動,畢竟誰不想要伴侶能與自己患難與共呢?

但對像你這樣的人來說,這簡直比威脅還可怕。你想到的不是“他對我真好”,而是“我配不上他,他值得更好的”。

在你忙不疊的回避之中,顯示出的是你悲觀且自卑的底色。

你的心中一直存在着自我貶低的聲音:

“我真的有資格被人愛嗎?”

“這段愛情真的能有好結果嗎?”

“我會不會害人害己……”

你不敢直面感情中的問題與風險,幹脆直接判了你們之間感情死刑,為了避免可能的悲劇,你親身制造了屬于自己的悲劇,因為這才是你所熟悉的,是你可以把控的情景,而你之前已經感受過太多:

也許是原生家庭中嚴苛、冷漠的父母,即便當你獲得好成績時也隻督促你繼續維持,不會為你祝賀、為你驕傲,讓你感覺自己不被期待;

也許在你更小的時候,你對身邊同齡人的好感便一再經受挫折,被起哄說閑話,或者被拒絕打擊;

……

由于預期會被拒絕,你甯可搶先一步,拒絕别人,這樣至少能避免面對被抛棄的痛苦,至少現狀是你一直以來所熟悉的。

你陷入了強迫性的自我依賴,你希望完全靠自己來處理内心的壓力,即便力不從心也不願意求助。

你不相信有人會接納有缺陷的人,也不敢去試一試:要是他承諾的是假的,要怎麼辦?果然還是隻能靠我自己……

自我孤立是你最為熟悉的,所以你在認知到自己的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和伴侶分手,維持“注孤生”的生活狀态。

你所不熟悉的是什麼呢?是被接納,被撫慰,被認可,不是轉身逃走而是走向前直面問題,直面受挫的可能性。

你不是不想要這些,隻是太過害怕這種陌生的體驗。

但如果我們一直被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包圍,我們又如何成長呢?

陌生的事物帶來的除了傷害與恐懼,還有驚喜與新生。

你的前男友的提議不無道理,你不必在親密關系中孤軍奮戰,也可以與另一半共同面對。

如果對方有足夠的理解與寬容,你們也可以坦誠地讨論關于他人吸引力的話題,雙方都明确知曉“旁人的吸引力不足以動搖我們穩固的感情”時,這項事實會對你們的相互信任、感情加深都有所助益。

你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堅定選擇了你們之間的連接,而不是對其他人的心動。

人世間的忠誠不是純白無瑕的,對他人的心動摧毀不了真正堅韌的感情。

也許我們無法完全擁有另一個人,但我們可以選擇相信對方,也相信自己,共同經營一段經得起考驗的愛情。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