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折磨人,人才折磨人。
都說人心換人心,可真正能換來人心的又有幾人。
婆媳之間,因為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家人。
可能否過成一家人,就是個未知數了。
兒媳遭人嫌,婆婆遭人怨,各說各的理,各盤各的道。
婆媳之間,水火不容的多,和和睦睦的少。
隻可惜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家,
弄得是雞犬不甯,烏煙瘴氣。
最終還落得個仇人的下場,老死不相往來。

兒媳覺得婆婆虛僞,口口聲聲說把自己當親女兒對待,可真遇到事情了還不是把自己當外人推。
婆婆覺得兒媳不懂事,好吃懶做不說,脾氣還不小,總之能挑出毛病一籮筐,倒是沒有個好地方。
凡事锱铢必較者,都得吃盡生活的苦。過日子千萬别幹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要不然受苦的隻有自己。
01
前幾年一位阿姨,跟我說自己的兒子要結婚了,要當婆婆了,心中自是歡喜,我也送上了滿滿的祝福。

阿姨還一口的誇贊自己兒媳,特别懂事,還沒結婚就給自己買東西,覺得兒子娶了個好媳婦兒,以後一定要當親生女兒對待。
并且,心想着自己當兒媳的時候,婆婆好吃懶做,自己帶孩子從來沒怎麼幫襯過。
如今自己當婆婆了一定是多幫襯着兒媳,能體會做兒媳的不易。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我聽着也自然是這麼個道理,覺得做婆婆有這樣的覺悟和想法,定是好的。
并且,婆媳之間沒有矛盾,那才是一家的萬幸。
家和萬事興,若是如阿姨所想,家中自然是越來越興旺。

02
結婚的第2個年頭,阿姨再次找到我,滿肚子的抱怨和委屈,整個人的精神頭都差了很多。
阿姨說起,剛開始和兒媳處的很好。可經不住長時間的在一起,兩個人誰都看誰不順眼了。
小兩口在家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伺候的也是周到。
可這兒媳脾氣大,性格拗,一不高興就甩臉,阿姨雖有心伺候着,心裡不免覺得委屈。
有種好心打了水漂的感覺。
尤其小兩口有了小孩,阿姨更是沒白天沒黑夜的守着。
可最終還是沒能焐熱兒媳的心,兩個人因為孩子起了争執,大吵了一架。

其實,事情并不大,可是憋在兩個人心中的委屈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吵架不過是情緒積累的導火索,一發不可收拾。
兒媳離家出走,說什麼都不回去了,說要去外邊工作賺錢。
阿姨這才走投無路,找我來支個招。
我思來想去,覺得兒媳出去有個工作未嘗不是好事。
婆媳之間經常一塊難免磕碰,分開了,有距離感了,說不準關系會好些。
倒是順其自然的好。
我還開玩笑着:“等你兒媳出去賺了錢,給你買一堆好吃的,你就偷着笑吧”
阿姨便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見。

03
婆媳之間分開,家中确實安甯不少。
過節放假的時候,小兩口回去看看孩子,一家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隻是,這樣的安甯一直持續到結婚的第5個年頭,又一次爆發了。
孩子生病,這婆婆便是帶着孩子去看病,
不得不和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
沒想到,兩個人一言不合又吵了起來,
這兒媳脾氣上來,什麼都不管不顧,便是吵着讓婆婆把孩子留下,讓婆婆自己走。
阿姨徹底的傷了心!

孩子從小跟着奶奶,哪裡肯留下,哭着死活要跟奶奶回去。
當時執拗不過兒媳,還是一個人哭着傷心的回來。
阿姨萬萬沒想到,自己沒白天沒黑夜,從孩子滿月便開始帶着孩子,沒想到卻落得個這般結局,在兒媳眼裡卻變成了個仇人。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事情,前些天中午去接孩子。
見一個婆婆腿腳都那麼臃腫了,還拄着拐杖來接孩子。
聽到幾個人和她對話閑談:你腳都這樣了,怎麼不讓孩子她媽來接。
隻見那婆婆眼裡有些濕潤,強忍着說道“媳婦兒忙工作,我這也不礙事,離家近”
可以看得出,那婆婆慈眉善目就是個軟心腸的人,自是怕那兒媳婦兒的。
别說是親人,我一個外人都看着心疼。

都說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其實婆媳之間,更要珍惜這份緣。
尤其是兒媳對于婆婆,家中有一老,如同有一寶。
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