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毀掉女人的不是背叛,而是“受害者思維”

嘉待情感
2024-12-16
1219
30

海靈格大師說過一句話:“受苦永遠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

這讓我想到了很多來訪者的心态,一開始都是急于找到我求助,希望我能夠幫助你們改變現狀,讓夫妻之間的關系變得更親密。

但是在改變的過程中,卻沒有體會到一點幸福感,反倒是有滿肚子的委屈。

你會忍不住把所有的差錯推到對方身上,經常埋怨對方根本不值得,自己憑什麼這麼辛苦,于是失落感就出現了:“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還是沒有讓我們之間變好”。

言外之意就是:我已經很辛苦了,不好都是怪你,真正該努力的人是你才對!

可惜,最後的結局大部分都是停在了原地不動,離也離不開,過也過不好。

但其實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并不是你們的問題有多麼龐大和複雜,而是很多人都陷入了“受害者心态”,總是習慣把自己放在委屈的位置上,覺得别人對你的傷害都是故意的。

因為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更簡單,因為受苦和抱怨比改變自己的認知更輕松。

相信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們年紀也不小了,你們在婚姻裡遇到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想認真的告訴大家,如果你一直站在受害者的視角上,那麼就會永遠面對婚姻的失敗,也找不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不如,就從現在開始,學會探究自己的情緒,跟着我一起從受害者轉變為關系的掌控者。

因為你無法承擔婚姻的失敗,所以躲進了受害者的角色

我先來給大家回顧一下,受害者的心态是如何産生的。

在故事的開始,你們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到後面你發現你們的感情越來越糟糕了,甚至是對方出現了出軌行為,你很難接受,但是又顧及到多年的情誼和孩子,很難走出離婚這一步,于是你開始走上了婚姻修複的漫漫長路。

你開始控制對方的社交,想方設法的增進溝通,但是對方畢竟不是個機器,他總有不配合和不願意的時候。

這時候,你最常做的兩件事就是:扮委屈和抱怨

一邊說:“你不是說好隻愛我一個人嗎?你不是想和我好好過日子嗎?你為什麼又這樣對我?”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個人提升,提升女性戀商,溝通技巧,解決相處情感問題!

一邊又升級為:“我就知道你改不了的,要不是因為你,我也不至于活成這樣。”

對方也許在一開始還會共情你的感受,願意反省自己,安撫你的情緒,但是時間久了之後,對方就會發現,你們的關系陷入了惡性循環,兩個人都看不到雙方的優點了,剩下的隻有無盡的指責和不滿。

在表面上看起來,你的确是受了委屈,你生活得也确實不順利,但是你的伴侶越是同情你,就越會感到辛苦,你已經從受害者的角色悄悄變成了施害者。

為什麼呢?

因為第一,你已經開始免責了,你認為夫妻之間産生的問題,不是你造成的,和你的關系不大,對方應該比你更努力才對。

第二,你會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對方,你把你對婚姻的憤怒和無奈,都發洩到對方身上,或者是認為自己嫁錯了人,瞎了眼選擇差錯。

第三,如果對方不願意為此改變,你更會認為你是對的,都是他的不好。

畢竟承認自己有問題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大部分人對婚姻的預期也過高了,總認為我們在一起了,我就能從你的身上,從這段關系裡找到缺失的愛了。

于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我的痛苦有人來擺平和解決。

受害者的思維會讓你退行為“嬰兒”,放棄自己解決問題的責任

如果你在關系裡不小心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最讓人感到不解的地方就是,你總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但是卻總有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

比如你明明比過去更關心對方了,你也開始控制你的情緒了,但是效果并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我給大家舉個小例子,你們就明白了。

當小嬰兒肚子餓了的時候,他們就會哭鬧,因為太小了也沒有行動能力,不可能自己給自己泡奶喝,也不能自己照顧自己,他隻能試圖引起父母的注意力。

如果這時候父母及時給了回應,嬰兒就會認為我有個好的父母,如果沒有及時出現,就會繼續更大聲地哭鬧表達自己的不滿。

那麼婚姻裡的受害者思維也是相同的邏輯,當你發出的“聲音”沒有得到良好的回應時,你想的不是我該怎麼調整方法,我的方法是不是不恰當,而是像嬰兒一樣開始“攻擊”對方。

你把自己當做了隻做行動,不考慮任何客觀因素的“嬰兒”,而對方就是負責滿足你、提供需求的父母。

當然了,我知道了有人可能會好奇說:“老師,我要求的并不多啊,可是他做的還是很差啊,難道我不可以指責嗎?”

但問題是,你指責了他就會改變嗎?他有這個能力嗎?

他也是個普通人,他的情商也不夠,他注定會忽略你,你們的關系也不可能變得幸福和美好。

不過到了這一步,你還是很難看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反倒是會更加郁悶和壓抑了,你甚至會覺得:‘我注定是不配得到愛的,我們的婚姻不可能好起來了。’

那麼今後就算是換了環境,換了人,你崩塌的自我信念也沒有得到療愈,隻要在關系裡發生了問題,你就會不自覺的認為這就是命,你心裡的怨氣怎麼都化不開。

所以說,受害者的心态,就像是一個保護殼,你可以暫時把頭縮進去逃避問題,但是也會讓你開始固步自封,活在對别人的怨恨裡,對自己的貶低中。

如何從受害者轉變為關系的掌控者?

一、樹立正确的修複态度,和對方成為盟友

我總結出了一個小公式:目标+反饋=方法,就能讓你們的關系迎來新的轉機。

1、目标:簡單來說,就是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但是在你達成目标之前,你需要去合理地評估,對方需要全權負責嗎?我們該如何分攤責任?如果他沒有做到,是真的不願意做到嗎?你是不是對他的評價太過片面?

2、反饋:随時觀察你給對方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比如,你這樣溝通之後,對方會怎麼理解你的意圖?他此刻的感受是舒适的還是痛苦的?他會如何做出回應?你是否有看到他的需求?

3、方法:如果我能調整自己的預期,也能理解對方的想法,那我們該如何進行配合?

因為很多人都隻看到了自己和對方的某一個方面,并沒有全面的了解自己,也不是真正的了解對方,可以說很多人的婚姻生活都是在盲人摸象。

也許在兩個人之間并不存在誰對誰錯,而是兩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都帶着自己的缺陷和原生家庭的烙印。

所以隻有先搞清楚彼此的需求是什麼,才能找到最适合你們的經營之道,比如,你本身很缺愛,但是對方也缺愛,那麼你希望向他索取愛顯然是不實際的。

再比如,你總是喜歡控制對方,而對方很厭惡這點,你們的彼此的出發點都是從何而來,該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在傷害之下,我們都變成了憑本能行動的生物,而忘記了共情和看見對方,隻有先完成了這一點,接下來的改變才能落到實處。

二、練習溝通,用“我”代替“你”

在一個總感覺委屈的人嘴裡,我們經常能聽到:“你讓我覺得很憤怒”、“你讓我覺得很傷心”類似的話。

你的主語和重心都是“你”,那麼就很容易讓對方感到被指責,所以今後可以先從溝通上做一個小小的訓練,用“我”來代替“你”。

比如:“我今天聽到你說的那些話,我感覺很傷心”、“我現在感覺很無助,我希望你能幫幫我。”

這個簡單的方法,不但能夠讓對方更理解你的情緒,也能讓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再那麼尖銳。

三、将自己看做是幸運兒,轉變視角

如果從“受害者”的心态去看待問題,那麼你肯定會産生很多災難性的想法,比如對方肯定不愛你了,他肯定做了很多對不起你的事,你不能接受!

但如果從“幸運兒”的視角來看呢?

你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什麼?難道隻有痛苦沒有任何成長嗎?你打算如何面對婚姻裡的考驗和傷害?

這樣你就會打開新的思維模式了,因為你不再寄托于對方該怎麼改變,而是直面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人生的确需要自己來負責。

如果對方願意無限度地包容你、愛你,這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沒有,也沒什麼好怨恨的,總是在原地總是滿懷期待,或者是将選擇權總是交給别人,都隻會讓自己越來越脆弱。

想要成為人生的掌控者,就要對自己誠實,親眼看到自己的轉變,享受改變帶來的幸福感,而不是被動的由着對方推着走。

你想去哪裡,你該為誰停留,答案應該在你手上。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