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為什麼明明不想離婚,卻動不動把離婚挂在嘴邊?

嘉待情感
2024-12-05
2398
30

警告所有的姐妹們,當男人出軌後,你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提離婚,不要把離婚當成是威脅對方的武器。

就拿我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案例來說,她明明内心是想給老公一次機會的,但是又擔心老公再次背叛自己,稍微有一點不如意,就開始故意提離婚,對方一開始還特别着急,各種道歉和做保證,等次數多了之後就變成了“狼來了”的故事。

老公現在對她越來越冷淡了,還直接跟她說:“要離就離吧,别天天折騰了。”

她這時候就慌了,到處在網上找方法,想知道對方是不是徹底對她沒感情了,為什麼提離婚對方都不害怕了?

其實并不是對方真心地想要和你分開,而是你用錯了談判的時機和方式。

當你頻繁地提出離婚,又隻是嘴上說說而已的時候,隻會造成兩個結果:

第一,對方很容易吃透你的底牌,他知道你就是紙老虎,頂多生兩天氣就好了,不需要過度緊張;

第二,對方會對你産生誤判,覺得你真心想要離開,把他最後的一點耐心都磨光了,于是産生了逆反心理,開始和你對着幹:“好啊,既然你要離,那就離呗,互相傷害吧!”

所以很多人在修複關系的過程中,不光沒有處理好當下的矛盾,反倒用了差錯的方式将自己的位置變得更加被動!

想要改變這一局面的話,我們就要先從自身的行為邏輯入手,也就是,你為什麼會在行為和語言上完全不一緻呢?

一、把痛苦的情緒,轉移成了制裁對方的“權利”

很多人在遭遇了婚姻危機或者是背叛之後,就會開始忍不住各種敲打和懷疑對方,但底層的原因,并不是出于想要離開對方,而是希望他能夠被你震懾住,知道珍惜你。

比如,你明明還是舍不得這段關系的,但是一想到他做的事情,就恨得牙癢癢,也很擔心自己的原諒和付出是一廂情願。

你為了試探他到底還有幾分真情,到底還值不值得你繼續付出,你會故意的挑起矛盾,找他的茬,甚至是一次次的提出離婚,以此來升級對他的“制裁”。

但離婚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之前也給大家分析過,大部分出軌的男人也并沒有離婚的想法,所以在一開始,他極有可能做出妥協和讓步。

當你嘗到了“離婚”帶來的甜頭時,很快就會形成一種固有思維:“隻有當我提出離婚的時候,對方才會害怕失去我。”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此後,每一次感到不滿,感到不被愛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拿出這個殺手锏,來證明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仍然是有價值的。

但這顯然是不正确的行為,恰恰反映了你在關系中缺乏系統性的思維,你隻看到了眼下的平靜,想用簡單、見效快的辦法來讓自己快速安心。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方法,比如用錢去收買某個人、用美貌和潛規則來獲得權利、用工作機會來誘惑對方等等。

這種壓倒對方的威懾力,隻有在一開始是起作用的,隻要次數一多,就會形成免疫,因為他會發現,原來自己得到的利益也沒有那麼好,結果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害怕。

并且還會給對方傳遞一個十分糟糕的信息——看來你也沒那麼重視我嘛,你也沒有和我相處下去的誠意,那我也沒必要自讨沒趣。

所以大家發現了嗎?

如果想要讓自己走出背叛的痛苦,也希望得到對方真心實意的配合,一定要去尋找持之有效,雙方都平等的辦法,不然就會把關系推向另一個極端。

二、你在提離婚的當下,确實是想離開對方的

還有另一種情況,很多人在提出離婚的那個瞬間,的确是積累了許多的不滿,也給過對方無數次機會了,但隻要對方開始求和了,很容易就心軟了。

你們想要放棄的不是關系本身,而是當下痛苦和矛盾的體驗。

這種感受的源頭,往往要追溯到你的原生家庭裡去:

也許你在童年時期就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之中,每次他們吵架的時候都會把離婚挂在嘴邊,還要問你到底是跟媽媽還是跟爸爸;

也可能你有一對喜歡遷怒于孩子的父母,每次爸爸媽媽吵完架之後,總喜歡跟你說:“要不是因為你,我們這個家早就散了,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和你爸離了!”

所以在你長大後,一旦在婚姻裡遇到問題,你會比其他體會過健康親密關系的人更加恐懼,在一般人看來,兩個人出現了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嘛,解決不了那就想辦法離開嘛,這有什麼困難的。

但是因為你從小就生活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你一方面,沒有學習到調和矛盾的經驗,也沒有積極性去改變對方,所以會主動的提出離婚,趕緊給這段關系貼上不合适的标簽,把自己保護起來,不要再重複小時候的體驗。

但另一方面,你又是渴望得到關注和被愛的,也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絕情,你反倒還會期待着對方來挽留你,或者是哄哄你,這麼多年形成的情感慣性,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還是依賴上了對方。

也就是說,你把提出離婚,當成是回避沖突的按鈕,下意識地偷了懶:我不解決問題,我隻解決人。

但是這樣的邏輯,實則是壓抑了内心真實的需求,你沒有找到自己為什麼甯願躲起來也不願意面對的真實原因,也沒有讓對方明白,他的行為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你内心的痛苦需要得到療愈和看見。

因為任何一段關系都需要兩個人共同來面對處理,當你一次次選擇做鴕鳥,忽略真正的矛盾時,對方也會受到你的影響。

比如,他當下明明是想向你靠近的,卻看到了你冷冰冰的态度,瞬間就打了退堂鼓;

再比如,他既然選擇了出軌,就代表他已經模糊了親密關系的約束力,你還被動的随他去,那兩個人就會開始各自擺爛,任由關系變得越來越差。

所以,不管你是以上的哪一種人,都隻是在嘴上說着最狠心的話,最後人微言輕和自己想要的結果背道而馳。

如果現在還來得及,你也想用正确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那不管最後你的決定到底是什麼,我相信你都會比現在過得更輕松。

我總結了一套有效的建議:

  • 表達+暫停=建立合理的情緒機制

    每個人發洩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是暴怒,有的人是沉默,有的人是默默哭泣,但不管是哪一種,你都無法讓你的另一半無師自通。

    所以及時地表達很關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表達也需要技巧,如果在情緒上頭的時候,哪怕你說的是對的,對方也不喜歡被指着鼻子罵。

    我舉個例子,比如,平時你的溝通方式是:“你背叛了我,你太沒良心了,你讓我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我們不如離了算了!”

    那麼現在可以調整為:“我知道你也有你的原因,但是我也想讓你看到我的苦衷,我現在不是為了懲罰你或者報複你,而是我真的找不到可以走出痛苦的方法,也希望你能夠幫幫我。”

    你看,這兩段話的區别就在于,你是如何定義對方的,你如果一開口就把他放在壞人的位置上。

    他就很可能把壞人的身份坐實了,不由自主地覺得:“既然你都這麼想我了,那我幹嘛要努力讨好你。”

    但如果你把他放在好人的位置上,就可以激發出他更有責任感、更善良的一面,引導他和你一起正視關系裡的問題。

    要記住,隻有當兩個人都有了平靜的情緒,和達成共識的态度,才有可能做出真正合适的決定,那些攻擊和拉扯永遠都隻能看到彼此最沖動的一面。

    • 其次,很多人在吵架的時候容易極端表達,事後才開始後悔,“提離婚”也往往發生在這種時候。

      但是等平靜下來之後,那些傷人的話和彼此的隔閡卻不會輕易消失。

      想要避免這種局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沖突發生時,及時喊停。

      隻要當你發現兩個人已經進入到了劍拔弩張,或者是非常崩潰的時候,你就不要任由情緒發散下去了,而是迅速的找一件事去轉移注意力。

      你可以下樓跑兩圈,用肢體上的行動來代替思維上的慌亂,也可以去大吃一頓,讓食物暫時來幫助你消化掉負面的情緒。

      或者是,更直接一點的方式,你直接把兩個人關進不同的房間,然後設下鬧鐘,哪怕隻是十分鐘也行,主動制造一個彼此冷靜的空間。

      然後再來用理智的态度來審視你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我們倆是在哪個方面産生了分歧?你的哪些行為讓我感到難受?我如果希望你按照我的要求來,那我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總之,别指望着用離婚當作萬金油,粗暴的吓唬對方隻會讓他看穿你的軟弱,真正能讓彼此靠近的辦法潛藏在你的心理動機中,多向内挖掘,多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才能更快的找到出口。

      再其次,當你變得更加成熟和強大時,你根本就不需要去威脅對方,他自己就能感受到壓力,因為再不跟上你的腳步,再不想想辦法取悅你,你是不會在原地為他停留的,這才是真正的教會男人正确對待你的方式。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