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星期,收到了很多來訪者的提問,其中不乏婚姻破裂之後,想修複婚姻的,也有很多想一離了之的。
比如: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抓住ta出軌了,要不要離婚?”
“他酗酒成性,有時候喝多了還會罵我,我要不要離婚?”
“我感覺他不愛我了,不知道是離婚還是湊合過?”
好像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婚姻過不下去了,就隻能離婚?
但是離婚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如果隻是為了情緒發洩,把離婚當做了發洩的窗口,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後悔。
所以在這裡奉勸各位千萬不要為了離婚而離婚。
如果你真的想離婚,那我希望在離婚前,你能想清楚以下這3個問題:
01你為什麼想離婚?——你是沖動型離婚還是理智型離婚?
第一、沖動型離婚
所謂沖動型離婚指的是一時興起,因為一些對婚姻沒什麼破壞力的問題,而放大化,覺得婚姻糟糕透了。
典型的就是你們之間沒有原則性的問題,沒有出軌和家暴,就是因為一些生活瑣事、生活習慣不同或者婆媳矛盾……等等導緻你們之間争吵不斷,感情岌岌可危。
面對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各種憤怒、悲傷的情緒充斥,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于是快刀斬亂麻,覺得隻有離婚了才能徹底解脫。
舉個例子,上周一位來訪者找到我,她說她和老公已經分居了,她想離婚,但是老公不想離。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兩人為賺錢,一直在外地工作。
孩子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每個月他們會往家裡寄一筆錢,作為孩子的生活費和兩個老人的養老費。
可是最近老公的弟弟突然在二線城市買房了,來訪者覺得很不對勁。她懷疑寄回去的錢很有可能被婆婆私吞了,自己省吃儉用都沒有買房,現在錢卻讓婆婆給了小叔子。
她越想越生氣,想讓丈夫找他父母了解一下情況,如果真的給了,就把那個錢要回來。
但是她老公卻覺得沒有必要,也不好意思跟父母開口。于是來訪者很傷心,覺得老公根本指望不上了,于是提出離婚。
其實這種離婚就屬于沖動離婚。一方面,兩個人的感情沒有問題,隻是因為家庭瑣事吵架,兩個人沒有溝通好,無法妥善處理。另一方面,離婚解決不了他們之間的根本問題。因為錢已經給了,離婚隻是一種情緒的發洩。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做才能避免以後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
所以說啊,大多數選擇沖動離婚的人,可能就是對伴侶缺點的“放大效應”認為另一半無藥可救。
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處理你們之間的矛盾,那麼你的關注點就會全部聚焦在對方的缺點上,甚至會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升到他不愛你,你們不合适上面。
而那些真正支撐着你走到現在的原因,和自己正享受到的利益,卻被無意識地掩蓋了。
第二、理智型離婚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是理性離婚,可以看看這兩點:是否已經觸及到原則性問題;其次是否對未來的生活還抱有足夠的希望。
對于原則性的問題,比如出軌。有些出軌可能很難修複了,最終變成理智離婚。
①頻繁出軌。
出軌了要不要離婚,沒有統一标準。畢竟每個人的情況和承受力都不一樣。
但如果一個人經常出軌,知錯不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麼這個人就不值得你再堅持。
因為你繼續堅持下去的結果也不一定是好的,這個人愛的并不是你,而是ta自己。
除非你内心足夠強大,那麼也可以選擇守婚!
②對方有嚴重惡習。
什麼是嚴重惡習?比如說賭博、家暴,酗酒傷人等,而且執意不改的。
這裡的任何一項都注定讓你的生活,長期處于壓抑痛苦之中。
因為這種事情,隻要有了第一次,可能就會有第二第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狠。
遇到這樣的惡劣婚姻,不單是愛情的墳墓,還有可能丢了性命。這種時候也不要妄想對方會有所改變,趁早離開才是當下最好的解脫方法。
③關于未來的生活是否還能看到希望。
一段婚姻要不要繼續,無非就是你覺得你們的感情還有希望。
如果對方就是那種好吃懶做,不賺錢,隻會等你來養,他既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也沒有照顧家庭的意願。你給了對方很多機會,可惜對方就是不想改,現在你就能看到你們未來20年後的樣子。
所以這種婚姻就算是堅持了,也不過是讓自己飽受折磨罷了。
因為婚姻是共同努力,互相扶持,而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扶貧。
總而言之,沖動型離婚可以避免,隻要我們保持理智,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就足夠了。
但是如果婚姻一眼就可以望到底,而且越過越糟糕的時候,那麼我們就需要放過婚姻,放過自己了。
02婚姻過不好,離婚就能徹底解脫嗎?
離婚本來是一個中性事件,有些人離了可以過得很好,有些人離了反而越過越差。然而,在當今社會,很多人經常宣揚女性要獨立、要堅強,反倒給“離婚”套上了很多正面的色彩。
比如有的人離婚後成了單親媽媽,靠着拍抖音、直播帶貨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小網紅。
有些人可能比較快就遇到了更合适的另一半,重組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于是這就給很多人,帶來了一種幻覺:好像女人想要重生,隻需要離婚就可以了。
仿佛現在的痛苦都是另一半或者這段糟糕的婚姻帶來的。隻要結束了這段關系,後面就一定會越過越好。
其實這個時候,你已經進入了一個“隧道視野”的世界裡,在隧道裡,你隻能看到隧道,看不到外面寬廣的世界。看不到其他的任何道路:你覺得離開這個男人才是你唯一的希望。
但從我接觸的所有案例來看,離婚隻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并不是找回幸福的萬能藥。
比如有的人以為離婚後可以擺脫痛苦的婚姻,但沒想到婚姻是擺脫了,但痛苦依然存在(比如缺錢、缺愛、不夠強大)。
再比如那些逃避丈夫出軌的人,選擇離婚後依然伴随着痛苦,因為如果“背叛”這根刺拔不掉,它會時不時刺痛你一下。
所以說,别把婚姻當成生活的避難所,也别把離婚當婚姻的解脫。
那些離婚後過得好的人不一定是因為離婚,而是因為她有能力讓自己過好。
舉個例子:在婚内當家庭主婦仰人鼻息的女人,離婚後步入職場平步青雲過得好不快活,大概率是因為她婚前本身工作能力就很突出,離婚之後隻不過是過回了婚前的生活,同時還在婚内獲得了一些成長。
就好像,有能力買勞斯拉斯的人,也有能力換輛邁巴赫。但是一直騎小電驢的人,并不會因為把結婚證換成了離婚證,就能把小電驢換成寶馬。
所以說,不要心存幻想了,不管離不離,還不如先培養讓自己幸福的能力吧!
03結婚也好離婚也好,都應該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如果你覺得一段婚姻讓你覺得痛苦得快要死掉,那就不要強行支撐。嘗試找合适的途徑釋放一下負面的能量,重新給自己注入能量,重新選擇新的生活。
同樣,離婚後的生活也真的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可能離婚後,你會遭受‘來自情感婚戀方面的歧視、安身立命的壓力,以及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的複雜化’等等,這些可能都會讓你喘不過氣來。
但這些所謂的壓力,有一部分是來自他人的強行灌輸,比如對離婚的歧視;
還有一部分是你給生活套上的枷鎖,比如一定要過得比離婚前好;一定要做一個全能的單親媽媽;一定要找一個比前任更優秀的伴侶……
看吧!
生活中的痛苦就是比較出來的,人生的痛苦就是源于對自我的不接納。
有些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實力有限;也不願意肯定自己的價值,總是用别人的标準來貶低自己。
但是你要知道,你才是你人生的全部。
你若無法接納自己,無法跟自己和諧相處,那麼離婚後的你,和離婚前又有什麼差别呢?不過是從一個任由婚内的伴侶擺布的人,變成了一個任由社會輿論擺布的人罷了。
所以說,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你要滿足的不是來自任何一方的期待,而是要滿足來自你自己的期待。
最後老師想說:
結婚也好離婚也好,最終的目的都應該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如果你覺得婚姻給你的好處太少,維系的代價太大,受傷的風險太高,那你完全可以放棄婚姻。
但如果你繼續選擇待在婚姻裡,就需要去理解一些婚姻的“不美好”:婚姻不是一個完全能給你托底的地方,也不是個能完全支持你的地方,那些無法托底、無法支持的時刻,就是你需要獨立的時刻,也是你個人成長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