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無性婚姻的“罪魁禍首”是什麼?這樣的婚姻該何去何從?

嘉待情感
2024-12-02
2519
30

有學員咨詢:

“最近幾年越來越覺得夫妻生活沒什麼意思,ta不提我想不到,ta主動要求,我也沒什麼興緻。我是一個人嗎?這算不算是性冷淡啊?”

還有的說:“我們無性婚姻好幾年了,我周圍的人也是這麼過來的,這正常嗎?”

其實,無性婚姻并不罕見,有數據顯示:中國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正面臨着無性婚姻,過半網友表示很難忍受這種狀況,僅兩成網友會因缺乏夫妻生活而選擇果斷離婚。

那麼無性婚姻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

01無性的本質是無愛

王小波曾說,性是人類最原始的自然需求,和吃飯睡覺一樣,簡單而美好。

一個人愛不愛你,他的身體會告訴你。沒有夫妻生活的一個很大原因,撇去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其實就是沒有感情。

比如來訪者肖女士曾給我講述了她的真實故事:

“結婚兩年發現他出軌,當時他再三保證隻有那一次,加上孩子才1歲多,我又是個很傳統的人,還是想給孩子一個家,最終選擇原諒他。

但我又有很嚴重的精神和心理潔癖,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很髒,所以自打那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過夫妻生活,精力也都花在孩子身上,隻是把他當成共同撫養孩子的合作夥伴。”

所以,無性婚姻的本質其實是無愛。

性是人與人之間最極緻的“親密接觸”,當夫妻有更親密的肌膚之親時,愛也會随之加深。

而倘若沒有愛,便是枉然。

02觀念難改,認為談性即羞恥

夫妻生活,本該是和吃飯一樣的正常生理需求。可即便在文明程度如此之高的現代社會,它在大家眼裡,依舊是一個上不得台面的話題。人們敢大肆談論自己的食欲,卻不肯正視自己的性欲。

比如有時候很多姐妹有渴望,但也不會主動跟老公提需求,覺得這樣會顯得自己不夠矜持,也覺得年紀大了,提這個不好意思。

這種保守的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東方女性的含蓄美,但也會大大限制女性追求性的步伐。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大家痛苦于自己明明很需要夫妻生活,但又放不下所謂的面子、尊嚴,硬生生壓制自己的欲望,并在失敗的夫妻生活中一次次自我懷疑:我是不是不正常?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性羞恥。而性羞恥喚醒的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自尊自愛,而是将人的本能捆綁,壓抑着我們本能的人性和生命活力。比如一提到性就會産生羞恥感、負罪感、焦慮感等,以至于我們看不到性本身所具備的作用。

除此之外,“年紀大了,性欲自然就下降了”的差錯觀念也會導緻無性婚姻,因為這樣想的夫妻往往會把一切原因推到年紀上,懶于改變。

03壓力“山”大,沒興緻

經常在網上刷到有很多網友在吐槽無性婚姻,比如

“應付老闆和客戶就已經很鬧心了,哪有心情想這個?”

“天天加班,回家都半夜了,妻子早就睡着了。”

“腰酸背痛,不是不想,是真的沒力氣了……”

可見生活壓力大、累到沒欲望,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真實寫照。

有調查表明,越是大城市,無性婚姻的現象越嚴重,例如廣州的六萬多對夫妻中,有近四千對是無性夫妻。

房貸、車貸、消費貸、育兒、養老、996、裸辭、中年危機……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緊張忙碌的生活,很多人回到家就已筋疲力盡。

在這種情況下,夫妻生活早已被我們擠到了最邊緣的位置。

其次還有因工作需要兩地分居的夫妻,聚少離多,情感需求生理需求都難以滿足,夫妻關系也會變得緊張,漸漸産生疏離感,也就更難實現親密接觸了

其實,根據老師這麼多年來的經驗來看,我發現:

處于無性婚姻中的男女,如果彼此都對現狀比較滿意,不會因為無性産生摩擦,那這樣的婚姻并不會因為無性難以維持。

但現實情況是,要麼有一方出軌,背叛婚姻,導緻兩人關系破裂,離婚收場;要麼總會因為不和諧鬧矛盾,傷害夫妻感情,陷入不健康的婚姻中,彼此痛苦。

所以如果不想分道揚镳,那麼應該要行動起來,努力挽救。

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首先,請正視你們婚姻中的根本問題。

有因必有果,無性婚姻是果,想要徹底改變,就要找到那個因。

抛開生理因素不談,在改變的過程中,袒露彼此的心聲,用平和的心态,與愛人探讨婚姻中的問題,将自己内心的脆弱袒露給對方,當你們真正找到婚姻關系中的症結,并就此達成一緻時,無性婚姻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改變。

其次可以試着敞開心扉,深入溝通,梳理出問題所在,并積極尋找解決辦法。

比如很多妻子在遭受性冷暴力後,都會開始自我懷疑,覺得是自己沒有魅力,變得自卑敏感易怒多疑。也有人開始改變自己的外形,瘋狂整容、過度健身等。但其實,真的沒有必要,一個人能有健康的身心其實就已經很有魅力了。

所以,想要改變目前的無性狀态,重新收獲良好親密關系,我們可以和伴侶來一次深度溝通。

如果是因感情疏離問題,可以試着在生活中增加情趣,增加親密互動的時間,比如規定每天一定要接吻擁抱彼此,增加兩個人的娛樂時間,如一起旅遊、看電影、吃飯等,培養感情。

如果是身體或心理上的問題,則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身體和心理治療。

第三,改變心态,學會接納。

還是那句話:生理即心理。當你很難接受一個人的身體的時候,其實是因為你内心很難接受他。

很多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大家經常拿着放大鏡去看對方的缺點,從而總是忽視了對方的優點。

所以,不如換個心态,試着看到伴侶的優點,學會接受那些無關緊要的缺點。

心理學家說過:無性婚姻的問題不在于缺少性,而在于兩人對性的需求不一緻。

如果無性婚姻中雙方都對當前的性頻率很滿意,而且可以接受這段關系中沒有性親密,當然可以繼續現在的性頻率,但是這需要雙方開放地溝通,确定雙方真的可以接受無性婚姻。

最後老師想說:無性婚姻是常态,但它不正常。改變它,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