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恐婚的兩大真實原因,你是真的恐婚,還是缺錢,缺人結婚?

嘉待情感
2024-01-14
2381
19

01你的傾訴:

“我是一名留學生,美國疫情雖然嚴重,但是隻要不出門,我們的生活還是和平常一樣。現在,我們有一部分人,想回國但是找不到路子,高額的飛機票我們也負擔不起。

我今年也有20好幾了,戀愛了不少于10次,但沒有一次有結果。有幾次是被渣,有幾次是我自己臨陣脫逃,可能我是恐婚了吧,身邊的渣男太多了。我們圈子不大,大家都特别喜歡玩的,經常有一個現狀就是,你的男友是我的前前任男友這樣。

我有一個閨蜜跟我的性格正好相反,她是一個特别乖的女孩。社交單純,談過一次戀愛,她把第一次給了那個男人,就被甩了。到現在已經過去3年了,她都不敢再戀愛。我們一個恐婚一個恐戀,我想問的是,這樣的我們,以後會怎麼樣?該怎麼辦?”

02我的回複:

什麼是恐婚、恐戀呢?顧名思義就是排斥、逃避結婚或者戀愛。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有過調查:在2008年有22.3%的人認為,自己有恐婚的傾向;到2016年就有,61.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存在恐婚。直至如今,又過去4年,雖然我們不知道,恐婚的具體數據是怎樣的。但是随着,周揚青羅志祥分手事件、阿裡副總裁夫人董花花怒怼小三事件、以及先前的文章出軌等社會事件的不斷發酵,對于一部分心智未成熟,亦或者還未進入婚姻的大齡青年而言。這些社會現狀一次次的颠覆、混淆着新一代年輕人的婚戀觀。

婚戀對于我們這個時代,有着前所未有的壓力。從而迷茫于,該何去何從?

03

嘉待老師分析: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為什麼會恐婚,普遍上我們聽到身邊一些單身或者未婚青年,提到自己為什麼會恐婚、恐戀時大概會這樣說:

1,受過傷害,不願再觸碰愛情。害怕背叛,怕再遇到渣男;

2,怕找到我爸那樣的另一半,也怕以後成為我媽那樣的女人;

3,害怕那種被柴米油鹽磨成兩相厭棄的生活,擔心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4,害怕做母親,怕疼;

5,怕自己不夠好。

......等等。

李宗盛在《晚婚》裡面寫到:“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唱到了無數單身大齡青年的心坎裡。

大家恐婚的理由五花八門。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婚姻不重要,恰恰相反,是覺得婚姻很重要,因此對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不想做任務一樣過自己的一生。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我們不排除一些社會環境的外在因素,對我們的一些影響。但判斷一段關系,建築一段關心的内核,是我們自己的認知。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環境和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選擇再相信一次。

04

嘉待老師建議

我們為什麼會恐婚,其實最現實的原因就是:第一,經濟阻力;第二,心理陰影,多來源于原生家庭;第三,“恐”的是沒人和我結婚。

由此,我們來敞開心扉的聊一聊,如何高質量脫單、結婚的問題?而不是如何克服恐婚。

對于一個女人而言,在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前提下,走入婚姻确實能很好的保障婚姻的質量。一個女人30左右了,也還沒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的資産标準,你跟我說恐婚,我很同情你。

有人把女人比作聖誕,說過了25就沒用了。這樣的說法,确實令人生氣,但絕沒有攻擊的意味。也不過是誇張的說法,用來形容,女人的青春有多麼寶貴。

因此,我個人認為,女人要高質量的結婚,要麼就抓住時機,挑個優質男人;要麼就是升值自己,有一份好的“嫁妝”,在二者都不具備的前提下,難免恐婚。

其次,女人是感情動物,内心敏感,她們不願進入親密關系,根源處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我們害怕重蹈覆轍父母的婚姻,我們的出發點,就是為了高質量的婚姻,就不要逃避内心的恐懼,去求助心理醫生。

對于一個男人而言,抛開年齡一談,阻礙他們脫單的,其實就是經濟基礎。我們知道,戀愛中的二八原則,也就是說戀愛中20%的吸引了80%的異性,也就是說20%的人,掌握着大部分的異性資源。

因而,努力提升自己,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亦或是讓自己成為20%中的一員,是最好的脫單方法。成長除了努力也需要時間,我們也别想着一夜暴富。其次,就是成為一個戀愛高手,也不失為脫單的一個方法。總之,要麼賺錢,要麼提高情商,拿出實際行動來,也不會止步于“恐婚、恐戀”的境地了。

說了這麼多,你們還認為身邊的某些朋友,是真的“恐婚、恐戀”嗎?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