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如何才能在感情上做一個自信的人?

嘉待情感
2023-08-13
1963
11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感情的自信源于自愛、自重、自尊、自強。

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态。

在心理學中,關于自信心的描述,與其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簡單一點的說,就是,面對一個事物,我覺得,我能不能搞定它?

而在一段親密關系中,常見的,由自信心不足引發的問題便是:隐藏情感與無所作為。

正是因為對自己能力的不确定性,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敢表達,或者不知道怎麼表達,而錯過這段感情。

英國文藝複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 · 培根說過:“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不管是“缺乏自信”還是如何“獲得自信”,深入自己的内心,一切都會有答案。

01自信心從哪裡來的?

從意識層面來講,自信心的強弱和經驗有關。它是過往發生的,類似的事情,自己從中獲得的經驗積累,從而得出,我能,或者我不能的概念。

因為過往的經曆,導緻現在刻意回避情感,這便是經驗所緻,從潛意識的層面來講,它和“自我”有關。

弗洛伊德曾所說,“自我滿足而産生快樂。”甚至更極端的唯心主義,“我思故我在。”這些都是強調“自我”的重要性。

“自我”是自信心産生的源頭,是所有意識經驗的源點。它會直接導緻,作為一個社會人,最初經曆某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反應,和自我認知。

1、無所作為的根源是:力量掣肘

我有一個學員小凡,遭遇的情況與題主類似。

其實小凡給我的第一印象還不錯。165的身高,豐滿的身材,小臉蛋高鼻梁。第一次見面,化着精緻的妝容,看着精神十足。但她眼底卻沒有屬于年輕女孩的朝氣與自信陽光。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戀愛脫單情感問題!

“不知道什麼,我總是覺得我不行,平時生活中還好,可是一旦遇到喜歡的男生,我就慫了,内心的情感和需求表達不出來。”

“一想到要跟對方相處,我就心慌。我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他開朗大方,工作能力很強,而且很上進。就我知道的,他身邊追求他的女孩子都有兩三個。”

“我不敢給他告白,我害怕被拒絕。我就隻能小心翼翼地仰望他。”

小凡不知道怎麼辦,隻能跟對方像普通朋友一樣東扯西扯,從而也導緻沒有人能夠和她建立更深層的鍊接。

“你回憶一下,當你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心裡的感覺是什麼?”我問小凡。

“感覺......心裡有個塞子,被堵住了”小凡回答道。

“如果讓你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我又問。

“我也不知道,我很想告訴自己勇敢一點。但是話還沒到嘴邊,心裡就打退堂鼓了。”

在遇到有好感的異性的時候,小凡的通常處理方式是:隐藏自己,就算她内心的情感噴湧,想要表達,可是内心中的另一股力量卻會阻止她,兩種力量造成了拉扯,讓她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而導緻這一切的,小凡的潛意識理論便是:我不行。

這種潛意識形成于她童年時期,表達自我的渴望,被原生家庭時期形成的創傷所掣制。

心理學家榮格做過一個小實驗,他将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和原生家庭不怎麼和諧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做遊戲。

他發現,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提問頻率很高,主動性很強。并且他們很樂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原生家庭不和諧的那部分孩子則更喜歡悶頭做事,并不愛說話與表達自己。

“原生家庭的不幸,會影響一個孩子一生。”

2、隻有當自我表達被肯定的時候,自我意識才會逐漸建立,自信才會産生

我們人類對“自我”的認知從嬰兒時期就開始了,在我們脫離母體,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我們正式從“融為一體”的感知中剝離開來,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外界的分别,這便是“自我意識”的初形成。

而随着我們逐漸長大,我們會通過外界對我們的回饋信息,來逐漸建立我們的“自我意識”。

比如當我們還在蹒跚學步,觸碰到危險物品,父母會呵斥,這會讓我們明白“我這樣做是錯的”“我做這個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比如我們長大一些,學會了一首唐詩,父母誇贊我們,我們會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我能這樣做”;

我們的自我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而我們對于自己“能夠做什麼”的自信,也是同時建立起來的。

小凡生活在一個嚴格的原生家庭,父母對她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你必須按照我們說的去做,我們才會愛你。

對于成長時期的小朋友來說,沒有了父母的愛可是毀天滅地的事情,為了繼續得到父母的愛,小凡不得不遵從父母的需求,按照父母的安排去行事,這導緻她的自我一直處于被壓制的狀态,她大部分的自由意志,和自我需求都無法在原生家庭裡得到認可和滿足。

父母隻是一味地提出要求,讓小凡執行,小凡沒有足夠的機會去試錯,去探索發現,什麼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什麼是自己不能夠做到的,從而讓她的自我感非常薄弱,她沒有辦法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自信也就自然沒有多少。

而我們在成年後,構建一段親密關系的時候,我們的情感行為模式,通常都是原生家庭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複制。

當小凡長大了,在面對一個心動異性的時候,她不知道要怎麼表達自我才是正确的,她不知道要怎麼做,才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一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被父母否認,甚至被嘲笑。為了避免再次體會到那種兒時的傷痛,一旦她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就會被另一股力量阻止。

02自我療愈、自我成長就是解決問題

“自我存在感缺失”會在戀愛中導緻很多問題: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過度讨好、愛得很用力或者很卑微、過度付出、自己的情緒需要對方負責......等等。

有着這些行為的你就像木偶戲台上的木偶,你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被潛意識中,那根看不見的細線操控着。

“我要怎麼辦呢?”小凡問我:“我再也不想這樣痛苦下去了,我這樣連個正常的戀愛都談不了”。

1、與原生家庭和解

雖然我們問題的根源出自原生家庭,可是如果因此就埋怨父母,甚至仇恨父母是差錯的解決方式。

父母其實也是人,他們同樣經曆了童年期,成長期,他們有着屬于自己的成長創傷和時代印記,對于沒有把曾經的我們照顧地足夠好,又或者沒有給予我們更多科學的培養這樣的事情并不是他們的錯,在那個時期,他們已經盡自己最大努力了。

設身處地為父母着想,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同父母一起回溯過往,找到父母愛自己的證據,接納遺憾的存在,認可遺憾,是一個上天賜予的,認識自己,改善自己的契機,這症結才能打開。

通常來說,90%的學員,在與原生家庭和解之後,他們内心中對于自我的認知都會松動,困擾自己的事情也不會再像從前一樣,顯得堅不可摧,個體行為受到的影響,也會大大削弱。

畢竟,潛意識中的概念,一旦被看見,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了。

2、兩種心理幹預

在小凡的案例中,我首先采用了叙事療法。

為此,我制作了叙事療法的表格,将小凡所有的優點與她回顧自己優點的模樣記錄下來。

“認識到自己很優秀,那時候的自己,原來眼睛真的有光。”

通過叙事療法認可小凡的優點。通過傾聽小凡講述自己的故事,協助她看明白,自己是如何使用故事組織經驗,賦予意義的,并通過發現其生活故事中遺漏的部分,引導她重建具有正向意義的生命故事,喚起她的内在力量。

通過心理暗示療法引導小凡進入某種生活情境或事件中,然後引導她問自己:假設自己價值高很自信,面對某某情況,會怎麼做?從而提升她的自信。

3、主動建立關系

在1和2實施的基礎上,我建議小凡再遇到心動選手的時候,要與我實時溝通,在我的幫助下,讓她先慢慢地表達出自己對對方的欣賞之情,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就算自己表達了一些信息,也沒有人會因此刻意否定她,批判她,她的自信感正在逐漸找回。

4、提升自我

這一點通常與第3點同時進行,不少學員在來咨詢我的初期都覺得,自己的外表還算不錯,怎麼對方就沒有透過外表看懂自己的内在美呢?

拜托,這種盲目的自信真的是大錯特錯。人性是真實而殘酷的,所有人天生都喜歡美的東西,你連外表都沒有抓住他的眼球,他憑什麼要花費時間精力來了解你的内在?

所以,提升外在必不可少,當然内涵也不可忽略。拓寬自己的社交,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閱曆,當你的外表,内涵都已經足夠棒的時候,你的自信,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因此,我為小凡建立的一個内在提升計劃。我給小凡制定了讀書計劃。

· 表達自我

· 優化溝通模式

這裡有一些專為提升個人自信的書單和方式,由于篇幅過長,大家可以私聊我分享。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基于過往經驗的判斷通常都是不精準的,無論是潛意識中的概念,還是基于此,後天積累的經驗判斷。

正是因為伴随着成長,這些經驗形成了新的概念,才會不斷強化,“我不行,我不敢,我害怕,甚至我不存在”這樣的自我認知,讓我對自己的自信,一降再降。

而當問題爆發出來,我們能夠認識到它,然後從内出發,從心開始探索,就已經邁上了自我改善,自我圓滿的道路,通過這些努力,我們不僅可以在戀愛中一勞永逸,也能獲得更多的成長。

最後

情感初期,很多人都會因為兩性關系而産生迷惘,這其實也是正常現象。因為融合必然會有碰撞。

情感自信的建立源于方方面面,但總歸離不開一個原則:不要盲目否定自己,更不要随便接受他人的否定。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