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肯定地回答你:有。
來看看這少部分人是如何做到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愛情到底是啥樣的?
1. 愛情
影視劇裡的愛情都是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癡情難改,而當事人的結局也一定是happy ending,可是觀察一下身邊人,這樣的愛情,往往不得善終。
中國有句老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意思是說,一件事物走向了極緻,必然是不大對勁的,愛情也是如此。
愛情有它自己的規律,轟轟烈烈隻是開頭,并非大結局。人們都有“将快樂永恒”的幻想,于是商人們抓住商機,将文藝化的愛情永遠定格在了最美的時刻,讓人們覺得,理想愛情就應該是這樣,一動心就是永遠動心。
人們認為,會被生活消磨的愛情,都不是真愛。然而,心理學家弗洛姆告訴我們,愛情是一個抛物線,轟轟烈烈的激情之愛之後,就是矛盾叢生的幻滅之愛,熬不過去game over,熬過去了,升級為更高級的伴侶之愛。
激情之愛,是注定會消亡的。愛情沒有變,這是它的生命周期,就算沒有婚姻,荷爾蒙+多巴胺不再分泌之後,雙方如果無法處理 生活中的矛盾,一樣兩看生厭。
2. 愛情不是靈丹妙藥
“我從來就沒有對愛情寄托過太大的希望,它也不是什麼改變我,改變我人生的靈丹妙藥。有愛情,我就歡喜接着,沒有愛情,我也過得好好的”學員曉丹說。
曉丹跟丈夫結婚15年,兩人從大學開始談戀愛,直到現在都恩愛如初,問起秘訣,曉丹說了如上幾句話。
作家馮雪梅在《婚姻的籃子放得下什麼》中說:婚姻成功的秘訣之一,或許就是不将愛情當成全部。愛情擔負不起人所有的重托,得之,生活多一分絢爛;失之,人生不至塌陷。
風險理論告訴我們,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裡,比放在一起保險,而對于婚姻來說,我們在構建生活大廈時,一定不要把愛情當成唯一的支柱。
愛情确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它無法雪中送炭,隻能錦上添花,如果你因為缺愛,就把愛情看得無比重要,想要緊緊握住它的時候,它就會像流沙一樣,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消耗。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對愛情需求大的人往往是缺愛的,而自我圓融的人看待愛情,和看待友情、親情,興趣愛好沒有太大區别,其他事物帶給他的心理滿足,跟愛情帶來的一樣。
這也充分證明了,愛情沒那麼重要, 你自己的人生才重要。
婚姻就是做生意?
當你對愛情有了全新的看法,再來談論婚姻,就會明了很多。
曉丹說:“我把它當做人生的一門生意,老公就是我公司的合夥人”;學員夢夢說:“我不怎麼依賴老公,也不依賴家庭,我每天盤算的都是,我自己怎麼才能越來越 好”;學員大偉說:“我老婆太懂得人心套路了,每天哄得我無比服帖,我明知道她最愛的是她自己不是我,可是我依舊欲罷不能”。……整理了七嘴八舌的答案後,我發現,婚後幸福如初的人,除了不把愛情當救命稻草之外,他們對待婚姻的态度,往往是以自己的成長為基礎,再尋求雙赢。
首先,他們都是獨立的,無論是經濟,還是精神,都和伴侶保持相對獨立,當然,家庭共同開支該給依舊要給,隻是說,就算哪天伴侶沒了,他們也是活得下去的;其次,他們最愛的都是自己,不是為了伴侶而活,不是為了孩子而活,不是為了家庭而活,他們是為了自己而活,他們一切行為的出發點,都是自我成長,自己受益;再次,他們在尋求雙赢。很多人說,都結婚了,還那麼自私,這樣的婚姻真的能好嗎?可實際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你隻有先愛自己了,才有愛他人的可能。這些婚姻幸福的人們,以愛自己為起點,再尋求雙赢,就像曉丹說的那樣,她和老公就是合夥做生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隻有大家都好了,家庭、婚姻、人生這門生意,才能都獲利。
這樣解釋,是不是就清晰一些了?所以說,婚姻不會讓愛情變質,因為愛情本來就是善變的,這個世界上哪裡存在永恒不變的真愛?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僞裝更談不上,激情上頭的時候,放個屁都是香的,扣個腳都千嬌百媚,都是荷爾蒙在作祟……
而在婚姻裡一直保持戀愛狀态的夫妻,無不是走過了激情期,熬過了幻滅期,才走到更好的伴侶期,他們經曆過風雨,感知過痛苦,通過不斷學習和成長,才看清了真相,學會了精誠合作,相依為命。
婚姻是一門後知後覺的功課,它與愛情并沒有太大關系,卻又息息相關,學校裡沒有教我們如何去愛,如何經營婚姻,沒有關系,從現在開始學習,一切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