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親密關系中必須知道的這些心理學效應

嘉待情感
2023-07-30
2356
13

喜算命和星座的人看過來:巴納姆效應。

人在生活中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說,公共場合有人打哈欠,周圍的人都會跟着一起打,有些人不打是因為受到的暗示性并不是很強,哪些人會比較強?可以做個小測試。

讓一個人把手水平伸出,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手上系了一個氣球,它在不斷的往上飄,而右手綁了一塊大石頭,會讓你不斷的往下墜,三分鐘以後看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暗示性也就越強。

這個效應在星座中會比較常見。

當然街邊的算命先生,也會有在用這個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自我知覺,是自己對自己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信息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因為我們并不能做到時刻反省自己,也很難把自己放在第三視角來觀察自己,也因為這樣,我們慣性從别人表達出來的信息來認識自己,但很多情況下,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正确的認識自己。

别人的眼睛,始終是别人的。

心理學的研究也有揭示過,人很容易去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認為很适合自己,哪怕這種描述很空洞,仍然會覺得這些話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比如,你很需要獲得别人的尊重,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并未發揮,你也有一些缺點,會沒有安全感,害怕被抛棄,在跟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表面從容,内心卻焦慮不安,你會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你喜歡生活有變化,也讨厭被束縛……

這些話語對于受暗示性強的人來說,幾乎都會産生共鳴。

但實則,人的性格,内在成分,從原生家庭被影響,到最後通過别人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修正自己,是否真的正确呢?

我們是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呢?

我們是否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還是隻是想成為别人想要我們成為的人呢?

自我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自我對于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其實這些問題很多人都不曾考慮過,我們一直都在忽略自我。

有人覺得自我的人,隻為自己考慮,是自私的。

但其實,自我的人,是首要考慮自己,但卻恰到好處,不會傷害别人。

巴納姆效應,隻是一個暗示效應。

對于有清晰認知自我的人來說,這個效應就會失效。

權利的讓渡——把選擇權給他,反而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如果你是外人,你給個建議,他可能會聽。但你是她老婆或者老公,你給他建議,他就不一定會聽。

我老公前兩天告訴我,他想買塊表。那塊表還挺貴的,差不多我一個月的薪水。

他也嫌貴。所以他暗戳戳的拿着表的照片跑過來問我,老婆好看嗎?

我說,好看,老公真有眼光,挑的東西總是那麼好看。

他說,表行說半年才能來一塊,現在恰好有一塊到貨了。

這時如果我說老公你别買,你已經有那麼多表了。他肯定心裡不樂意,即使他不買,那麼這塊表也會成了他内心的未完之事總會想着。

甚至有的老公會覺得老婆刻意跟他作對,本來不怎麼喜歡,結果賭氣也要把它買下來。以證明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利。

然後我對他說,嗯,稍微有點貴,不過,老公如果喜歡的話你就收呗。

我把選擇權給了他,他反而開始權衡,算了半天孩子的輔導班費,然後自己在那嘟囔,算了,也不是那麼好看,下次來貨時,再看吧!

你以為到這兒就結束了嗎?并不。

我說,老公,你真的決定割愛了嗎?你真是個精打細算的小能手。等咱們有錢了,給你買塊更好的。(立人設,給認可,畫大餅)

他會覺得決定權還在他自己手裡,然後他精打細算,為家庭舍棄了自己所愛,得到了老婆的認可,比一塊表所帶來的那點虛榮感要強多了。

于是,他更加+主動節儉了起來,哈哈哈哈哈。

3、如果你想和一個人拉近距離,那麼就去找他幫忙吧。

富蘭克林效應告訴你,越是幫過你的人,越不容易拒絕你。

因為他已經在你這裡得到了一個“樂于助人”的人設/徽章,他會想要去維持。

(記住,三個要素:

1、從小忙,他的舉手之勞開始。

2、一定要回禮!要感謝!

3、話語上要給他立人設。

否則就是招人煩了,哈哈)

而随着沉沒成本越來越多,他會越來越無法拒絕幫你。

“幫都幫了,幫到底吧。”

另外,随着幫的次數越來越多,幫人者會産生認知失調——我一定是喜歡你,才會付出如此多的精力去幫你。

瞧,你讓一個人喜歡上了你。

事實上,如果你沒讓他幫,你們可能不會産生交集。

同樣的案例,如果你們已經交惡,那麼一個幫忙的請求,以求助者的姿态出現,會讓對方放松警惕,并且緩解關系。

4、你是一隻變色龍的話,會得到更多人的好感。

是的,如果你在交談中擅長去模仿對方的行為、小動作、語氣,那麼他會更加喜歡你,這叫做變色龍效應。

這78名參與者會被安排到一間房間與一名陌生人(另一名試驗同謀)談論一張攝影作品。在交談過程中,這名同謀會模仿一部分參與者的肢體動作,其他的則不然。試驗結束以後這些參與者會被詢問對這名同謀的好感程度并對交流的順暢性進行打分,兩項的分數都在1到9分之間。

  結果:模仿确有其效。肢體動作被模仿的參與者,對同謀的打分平均是好感度6.62,順暢性6.76,而其他的參與者打的平均分則是好感度5.91,順暢性6.02.你可能會說,差别也不大麼,但對于人們幾乎都覺察不到的這種微妙的行為的變化,這種效應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了。

所以,你知道了嗎?如果想得到另一個人的認可,去模仿他的神态和語氣吧!

他會覺得,哇噻我有了同類!這一定是我哥們兒/失散的親人,我要跟他多聊聊。

5、用上帝視角看一段關系,你會發現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颠覆你的認知。

本方法可以用于兩性,也可以用于職場,甚至于所有的人際關系。

俗話說,聽話聽音。但這項技能真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不經過大量練習,是做不到的。

然而正是這項能力,才能造就洞悉人性的你。

所以,這是我們的壓軸知識——兩面性原則。(來自于筆者大量案例和練習的總結)

在夫妻關系或者男女朋友關系中,總是伴随着吵架。

經常有吵得不可開交的情侶來找我,說,我們很相愛,可我們為什麼就相處不好?總是吵架!

我可以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你們的溝通中充滿了“應該”,充滿了“總是、從來”等這些有毒的詞彙。

但我還是要告訴你,根源在于“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是的,與其教你技巧,不如教你本質。

當你的戀人強勢,什麼都讓你聽他的,你看到他背後的自卑了嗎?——真正自信的人,從來不會去要求别人怎麼做。

當你的戀人敏感,一點就炸,你看到他背後的焦慮了嗎?想想最近什麼讓他焦慮了?——内心平和的人,并不會敏感。

當你的戀人誠心找茬,動不動拿話怼你,你看到他内心的怨氣了嗎?——找茬這種行為,基本可以斷定,事情并不出在“茬”上,而是之前有未解決的遺憾事件。

當你的孩子,就喜歡跟你對着幹,快把你逼得歇斯底裡了,你看到他内心對你的關愛的渴望了嗎?——很多時候,孩子的哭鬧,反應了他内心的渴望,他說不明白,就隻能通過哭鬧來解決。

你知道在孩子的眼睛裡,世界對他們有多不友好嗎?你知道孩子内心時刻充滿無力感嗎?

…………

還有很多很多,當你學會用上帝視角來共情别人時,你會看見他們行為背後所隐藏的秘密。

6、你越是會因為一件事情緒失控,對方越是會戳你這個痛點。

比如,你們一開始就約法三章,不許提“分手”!

大概率,你們會越來越頻繁地提這兩個字。

因為你已經暴露這是一個在乎的點,對方就會緊緊抓住。

當對方的内心有了怨氣時,他就會拿這個點猛戳你,因為他知道這是你的痛點,這會讓你關注他有多痛。

(剛剛咨詢的一對情侶就是這樣,男生看似強勢,其實内心壓抑了太多情緒,女生不理解他時,他就會說分手,女生就會跳腳,形成惡性循環,吵到彼此拉黑。

其實男生不想分手,他隻是想告訴她,他有多痛苦。

最後,我指導女生說出了他焦慮的點,并且表示願意跟他一起面對,男生最後甚至哭了出來,然後兩人彼此理解,和好了。)

隻有痛點才會讓你情緒失控,而最會戳你的,莫不是最親密的人啦!

這相當于一個你的情緒按鈕,一按你就跳,真好玩。而你,把情緒控制器,交給了對方。

所謂城府深,就是情緒穩定,對方基本找不到你情緒失控的點,那麼也就不會拿這個地方來刺激你。

所以,你想不被戳嗎?把那個痛點,隐藏起來。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