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TA愛我卻為什麼總朝我發脾氣?我們因何憤怒又如何和解

嘉待情感
2023-01-16
1079
50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丈夫體貼,妻子溫柔,孩子懂事,一家人彼此愛護,相互體諒。相信這是大多數家庭理想的樣子。

然而事情卻常常不盡如人意,盡管我們事後都知道說的某些話或者做的某些事不好,但還是會在與家庭成員的互動中,不自覺地出現這些言行,導緻對家庭關系的傷害。

“我那個時候就是控制不住”

“火氣就是湧上來了”

控制不住的發脾氣通常會持續的對伴侶關系造成破壞性的損害,我們有不少這類的學員。

本來帶着男朋友和閨蜜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結果看到男朋友和閨蜜聊的那麼開心而且他倆還互換了微信,于是氣不打一處來:

“你倆在一起那麼開心,幹脆你倆一起過得了!”

“你這不是神經病麼?我也是為了照顧你的感受啊,隻想給你的朋友留個好印象啊”

閨蜜冷在當場,不知道說什麼好,男朋友也氣沖沖的離開了餐廳。

國内著名的曾奇峰老師講過:

随便發脾氣,其實和随地大小便差不多。

作為成年人,尚有羞恥之心,不至于随地大小便,但卻可以毫無顧慮的對自己的愛人肆意的宣洩憤怒和不滿,而且毫無覺察和反思,甚者還會讓對方對自己道歉,這是作為伴侶的失職。

回過頭來看那位和男朋友發脾氣女士,當男朋友忽略她的感受的時候,她内心無法忍受安全感的破壞,頓時出現失控的感覺,失控會感覺到無能。

無能會讓自己開始憤怒,開始大吼大叫。

那一刻,憤怒像個大火球席卷全身,根本談不上周圍人的感受。

那時的她,是孤單的、無助的、恐懼的、慌張的,也是需要幫助的。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然而,過猶不及的是,瘋狂的指責别人是一種危險遊戲!對别人強烈表現出不滿也意味着你在摧殘着這種親密關系網,再親密的人也不會承受你無時無刻的憤怒,親人容忍你是因為愛你,這份愛和包容不應随意被揮霍。

有沒有從來沒和伴侶發過脾氣的人?

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說,她和丈夫結婚十來年之間幾乎不吵架,但卻感到冷冰冰的。丈夫就像個老先生一樣,不苟言笑,她時常有種窒息的感覺,有時甚至想挑起事端,可是對方從不正面應對。

你想要跟他溝通,他總是說:有什麼好說的!讓你無論怎麼努力,好像都觸碰不到他。你不得不懷疑,真實的他是怎樣的?他真的還在乎這個家嗎?

你看,從不發脾氣的丈夫也讓妻子不滿意。

心理學家說:一個敢于袒露自己弱點,敢于真實面對他人的人,也會同樣讓别人放下戒備,建立親密感,因為真誠總是難能可貴的。

真實,是一種勇敢的表現;真實,才是我們本來的生活。

為什麼有些人會脾氣暴躁、一點就着?

其實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類,在面對恐懼的時候,會有三種本能的反應:戰鬥、逃跑、僵住,這是進化上的一種本能。

不過,相比其他動物,人類的這種本能更加複雜。我們知道動物的大腦很小,有的甚至沒有大腦,所以他們隻會在遇到真正威脅的時候才會有這些本能反應。

人就不一樣了,人類的大腦非常複雜,它的記憶、整合、幻想的能力是所有動物都沒有的。如果我們早年經曆了某些威脅,這些威脅的影響力可能會一直在大腦裡持續很久,而且大腦會自己做各種幻想、連接、整合,這使得即使生活中沒有那種現實的威脅,我們可能也會很多強烈的情感反應。

愛發脾氣的人一般總是處于戰鬥狀态。他們的神經系統似乎已經被早年的生活經曆訓練成了一種條件反射,隻要感覺到危險,感覺到不安,感覺到焦慮,感覺到不舒服,他們的刺就會豎起來,随時處于戰鬥的狀态。

也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發脾氣的潛意識語言是拉開彼此的距離,創造自我的空間,實際上就是劃出了自己的邊界。同時告訴别人,哪裡是自己的底線,并向他人發出了警示:這是我的地盤,你最好少侵入。

另外,發出情緒預警,會讓自己有一種掌控感,讓我們有一種我的情緒我做主的感覺。

我們敢對愛人發脾氣,其實潛意識是感覺關系牢固的,可以承受住攻擊的。換句話說,這個關系是值得信賴的,是安全的,是經得起暴風驟雨般的沖擊的。

另一方面,發洩情緒也是一種表達脆弱的方式,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示給伴侶,這也會讓伴侶獲得一種被信任的感覺。

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憤怒這種情緒特别常見,常見到就像身邊的蒼蠅,随時都會落在你的臉上。

憤怒是一種負性情緒,人們覺得這是一種特别糟糕的感受,所以控制憤怒确實有必要。

但是很多人卻犯了一個差錯:要麼随意釋放憤怒,要麼壓抑憤怒。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處理憤怒的方式。

最親近的人,無疑是最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深知他們愛我們,所以會去包容我們。但是,這也不應該是我們無理取鬧随意亂發脾氣的理由。

如果你想修複一段因為壞脾氣導緻緊張的親密關系,你該怎麼做?

事實上,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恰恰是自己的行為,強化了那些令人痛苦的行為,甚至将自己卷入了反複彼此傷害的漩渦當中。

就拿夫妻關系來講,家庭生活中,妻子常常用責罵和訓誡來應對丈夫身上的不當問題。這些行為看起來像是懲罰,但實際上它們卻可能發揮着強化的功能。

再舉個例子,有些丈夫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對妻子的陪伴不夠,常常是隻在夫妻關系出問題時才予以關注。妻子隻有在最後實在受不了情緒爆發時,才能得到老公的關注。此時老公的“關注”就會成為缺乏關注和陪伴的妻子的強化物。長此以往,妻子變得“情緒不定”,甚至像“母老虎”一般。

在很多家庭中,夫妻間常常會使用厭惡控制——哭泣、唠叨、退縮——來對待彼此,這會大大降低婚姻的幸福感。随後,伴侶則總是傾向于對這樣的厭惡行為給予回擊,進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在讨論問題時,處于這樣充斥着消極行為的痛苦關系之中的人們,也往往用批評和指責的方式來表達願望和抱怨,再用抱怨來應對抱怨。幾乎所有典型的不良婚姻中都存在着這類相互抱怨,彼此诋毀中傷的對話。

你能不能别給孩子報那麼多課外班啊,看把孩子累的!期末考試出成績的時候你去哪兒了?你管過孩子的學習嗎?我怎麼沒管過孩子?哪次學校有事不是我出面解決的。。。你發脾氣幹嘛?是不是在單位不順心把氣撒到我身上是我想發脾氣麼?你就是不在乎我的感受。。。

行為主義的觀點認為,行為是由其結果維持的。使行為增加的結果就是強化物,而使用強化物增強某一行為的過程就是強化。

舉個例子,當老公準時回家時,你給了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表揚老公為修複你們夫妻關系所進行的努力。為了得到你的擁抱與表揚,他會在之後更加努力關愛你。你的擁抱與表揚,就強化了老公修複關系這一行為。

做一個合格的伴侶,是需要夫妻雙方自身有成熟的能力;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也是愛孩子的一部分。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