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面對出軌的婚姻,也能讓你活出更好人生

嘉待情感
2023-07-29
2086
33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首先,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作為一個人,你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也許每個人回答這個問題都不盡相同,但我們每個人在實現一些目标或者人生價值之前都有一些共同的目标,就是,首先要能夠活着,其次,要活得好。

而今天,我就想用一念之轉,希望讓大家能鍛煉出這樣的一個眼睛,一個向自己内部去看,去觀察,去看到自己的需要,同時去和自己所有看到的部分,特點,相融合,去接納它們,和自己和解,達成一緻,收回對别人的期待,但依然可以自己去滿足内心的欲望,實現能活得好的目标。

我們要從自己的生活中去獲得那些能量和資源,就要學會去原諒我們的過去,也要學會去相信我們的未來,從而更好的把握我們每一個現在。

如果你擁有了這樣的一個眼睛,一份慧心,一次一次地與自己,與生活和解,也就意味着你擁有了一個能夠讓自己活着并且活好的能力。

對于那些既定事實對我們造成的痛苦,我們首先需要訓練自己看見的能力,在痛苦中看到自己,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然後去與關系和解。

今天我們就要去看一看,我們身邊的關系,那些切實和我們在一起的人,我們要嘗試和我們周圍的關系以及人,達成和解,形成一緻。

學員姐妹們都是因為在自己的關系中,尤其是親密關系中出現了問題,才找到嘉待情感這裡的。

所有關系的起點都源于我們自身。

所以,如果我們确實是因為關系的問題受到了磨難。比如,老公出軌了,比如,自己即将離婚,或者婆媳之間出了問題,或者親子關系出了問題,或者是我們可以跟外面的人都處得非常好,外人對我們的評價也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

可我們就是沒有辦法很好的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和丈夫一說話就像吵架一樣,也沒辦法能夠非常有耐心的和孩子在一起。總之就是我們在關系中受挫了。

這些在關系上所受的挫折恰恰是在提醒我們,我們對自己了解得并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多。

心理學上專門以關系為研究對象的流派認為,這個世界上除了關系,什麼都不存在。

關系是最容易讓我們産生痛苦的一個方面。它也最容易讓我們走向求助之路,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還能怎麼辦了,不知所措了,太多事情不由我們可控了,我們想不明白。

但是,解決關系問題,我們的起點一定是從了解自己開始。

除了之前我們介紹的訓練看見自己的方法之外,還可以借助喬哈裡之窗來了解自己。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第一象限,我知,你知。

也就是我展示在外面的那個部分。

第二象限,我知,你不知。

這是我自己的隐私。

有隐私的人意味着是一個成年人,孩子才沒有隐私。

第三象限,我不知,你知道。

這是屬于我們的盲點。

在這個點上,我們通過别人能夠照見自己。

第四個象限,你不知,我不知。

這個領域是我們的潛意識。

了解自己,其實就是屬于潛意識的這部分的看見。

如果在這個部分你已經有了很多的探索,也有了一些收獲,你對自己越來越懂得,也越來越懂得自己為什麼經曆了目前的這樣的生活,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人和他在一起,你的親子關系為什麼是這樣的一個互動模式。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在識人明己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去了解别人,去認識别人。

認識别人的路途上有兩個最大的忌諱。

第一個忌諱就是,以己奪人。

所謂的以己奪人,就是覺得,我自己是這樣的,你也應該是這樣的。

當我們用自己認為的去想别人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了解不夠深。

所以就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一種冷是媽媽認為你冷,有一種餓是媽媽認為你餓。

當我們以我們自己的所謂的視角觀點來揣度别人的時候,甚至當我們擁有了一些權利,我們可以讓對方按照我們的心意去做的時候,這到底是愛别人還是在害别人?

太多時候我們打着愛的名義在控制着對方,這真的是我們需要覺察的。

第二個忌諱就是,用想象代替現實。

比如,《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這本書,它最大的貢獻就是告訴我們,男女是有差異的。

但是這本書也是非常具有誤導性的,因為它隻把人分成了兩類。

老師覺得,更應該讓我們知道的是,每一個人都來自不同的星。

我們不能用一個一概而論的理論,或者用我們想象中的劃分,去認為這個人就是這樣的,那個人就是那樣的。

人類做劃分原本也隻是為了便捷,為了節省,原則就是為了不要那麼麻煩。

但是在分了類之後,我們大體有個歸想之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地去看,因為每個人和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不管是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推斷别人,還是我們以一個所謂的理論,想象出發去推斷别人,那些都是對别人的不尊重。

我們想真正地去了解和認識一個人,需要具備三個基本原則,帶着這三個基本的原則,基本的态度去了解别人,人家才願意讓你靠近。

第一個原則是,尊重性。

尊重,不等同于認可和認同,也不等于喜歡,更不等于讨好。

也就是說,你可以不認同他的行為,但他作為一個生命,你還是要尊重他。

比如,這個人喜歡抽煙,可你最讨厭的就是抽煙的人。

你可以讨厭,但是你不能不尊重他。

你可以不認同他,你也不用讨好,違心地說抽煙挺好的,有男子漢的氣概。

但是你不能去鄙夷他。

可能他的行為,他做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認同,也不會同。

但我們要尊重的,是他抽煙滿足的他的深層的需求。

可能他是通過抽煙來緩解一些焦慮和壓力,他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也沒有辦法求助,他隻能用這種成瘾的方式去釋放。

這和我們用運動來緩解焦慮,用逛街用交友等方式緩解焦慮,在本質上沒什麼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的是,

他的行為本身你可以不認同不接納,甚至不喜歡,甚至是讨厭的,但是他這些行為背後的深層需求,以及人和人之間是沒有差别的是平等的,這是我們需要尊重的。

你隻有尊重了這個可能在你看來擁有着不良行為的人,那假如你需要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們才可能有良性的互動。

因此,尊重性是我們在和别人建立連接,認識一個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第二個原則是,傾聽性

在交往中,我們太願意的是表達,但我們很少給對方時間和機會去說話。

很多的夫妻關系中,可能丈夫剛開口還沒講幾句,或者丈夫本身就是不善言辭的,不能很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就被妻子無情的打斷,完全不給時間和機會。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别人,你要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甚至你認為他表達不清楚,你要耐心地去給他一個空間,給他一個讓他慢慢去說話的機會。

你要真想交上一個朋友,真想去了解一個人,就得學會去傾聽别人。

傾聽,才能讓你擁有更多的人脈資源。

第三個原則是,開放性原則。

就是,你要允許别人跟你想象的不一樣。

雖然每個人在核心底層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一樣的,我們都需要尊重,但每個人和每個人有巨大的差異。

每個人所呈現出來的生命的狀态,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去生活,甚至自己的行為模式、表達習慣、情緒狀态都是千差萬别的。

你得有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心态來允許别人就是這樣的。

你可以不認同,但你要尊重不同的存在。

保持着這樣的開放性的尊重的狀态,才會讓你至少有機會去了解任何人的不同,才有可能和這個人成為朋友,建立良好的關系。

而當我們不是真正地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我們會把他想象成是一個敵人。

隻有當我們真的能去了解,去看到,去尊重他的時候,在那一刻我們也就沒有了敵意。

我們擁有的可能隻是一個能和我們在一起,或者是能夠讓我們彼此看到的一個朋友。

這是我們可以拿去證明己和識人的方法。

當我們能夠更加了解别人的時候,那麼,我們去建立關系,就可以從原來的所謂的索取,甚至是非此即彼的這樣的一個競争關系,變成一種合作的付出的關系。

這裡面轉變的關鍵就是,你要把一種所謂的索取思維變成付出思維。

其實我們擁有索取的思維是非常正常的。

因為我們要活,活,就需要資源。

然後我們要活好,對吧?

活好,我們就要有更多的資源。

所以,當我們考慮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去索取,而我們往往會認為資源是有限的,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競争,對吧?

這個競争感來源于我們内心對于資源的一種匮乏感,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如何把眼下這一塊蛋糕拿下。

我們思考的是我們怎麼能分得多一點,吃得多一點,競争就這樣出現了。

這時候我們就會出現一種索取的思維。當我們出現索取思維的時候,對方就會變成敵人。

因為蛋糕就這麼多,我吃一半,對方就是一半,我想多吃,比如吃上3/4,可能對方不願意,我們就得打起來,就得競争。

那我們怎麼才能把索取思維變成一個付出思維?

這裡邊的難點,核心點在于什麼?

是資源的匮乏,對吧?

資源不足,我們想多占,人家就少占了。

因此,把索取思維變成付出思維,就需要我們找到突破點,比如,把蛋糕做大。

與其我們用力量去算計怎麼能把對方幹倒,不如和對方一起合作,看看能不能把這塊蛋糕做得更大,用我們的能力把資源擴大化。

如果我們能夠共同的用力,彼此協作,把資源擴大化,我們不就不用非盯着這個小蛋糕去想如何多占,我們就可以擁有更多資源了。

學會合作,實現多赢的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我們要轉換一下思維方式,把索取的思維變成付出的思維,

既考慮到彼此的需要,我們首先要學會搜集彼此的需要,然後開誠布公,确認各自的資源,看看我們的資源搭建到一起之後能不能創造更多的資源。

把這個蛋糕做大之後,我們獲得的利益也就更多了,我們的需求不就都滿足了嗎?

這樣就把所謂的非此即彼的競争關系轉念成了多赢的合作關系,就衆樂樂了,對吧?

比如,老公出軌後,他不想過了,但是妻子想繼續維持這段關系,于是妻子就會去做一些挽回。

可是在挽回或修複的過程中,妻子會出現極大的不平衡感,哪怕老公是配合的,是回歸狀态的。

但妻子依然會有很多的不公平感,她會覺得憑什麼?憑什麼你出軌了,你做錯了,你破壞了我們的關系,卻要我來付出,我通過改變自己來換取關系的暫時甯靜?

暫時的甯靜,就是說,我能夠舒服一些的資源太少了,

然後都是覺得,好像我得付出很多,然後我還看到的是對方很舒服,我自己沒有一點點空閑的時間,反倒比原來更忙了,

這個蛋糕太小了,舒服的空間太小了,

這個就會讓付出方覺得不甘心,或者說她也沒有真正的付出了,因為她想的是,我還想舒服。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需要讓老公和妻子都看到,我們每個人做修複最主要的并不是為了對方,對吧?

我們每個人做修複的核心是因為自己的需要,

是你自己還沒有真正獨立的能力讓自己能擁有快樂的生活,你還有很多需要從這個關系裡邊獲得利益,這是你的需求。

比如,你生活上經濟上還有需要老公的支撐,

比如,你還有一些觀念不能突破,你需要有這麼一個婚姻關系,哪怕它隻是個搖搖欲墜的空殼子,你也需要它來抵抗離婚的流言蜚語。

這些本身就是你的需要,你要維持這個需要,你必然也要為你這個需要付出。

所以,你不要覺得你隻是為了他,你才做這個事情,

當你知道你也是在為自己做這個事情的時候,當你看見自己在關系中的需要,

這時候,你們兩個人就可以達成一些共識了,共同為自己的需要付出,共同把能夠讓兩個人都比較舒服自在的這個關系擴大化,收獲彼此的需求,這樣的關系才能把兩個人留住。

可以看到,由索取思維變成付出思維,是要經過七個步驟的:

首先,你要明确的是,你要什麼。

其次,你要評估你自己擁有的能力,能不能要。

第三步是,我能給自己所需要的。

第四步就是我的這個能力能夠讓自己要到。

第五步要到了之後,第六步你要确認的是,當我要到了,當我足夠了之後,我嘗試着去了解你也想要。

如果我知道你想要,第七步,那我要問自己的是,我能不能把我擁有的東西給你一部分。

比如,我擁有一個平靜的心态,我自己走過這種情緒的波動狀态,我知道怎麼做可以成長,我願不願意把這個部分分享給你。

總的來說就是,一是能,二是願,我能不能夠,我願不願意。

最後就是,我去做這個事情。

這其實就是人整個的成長曆程,首先要經過的就是自保,我能活着,其次是自愛,我能活好。第三叫自足,自給自足。接着才涉及到的是,如果這個時候你想去幫助别人,你可以去幫助别人,然後進一步的去愛别人,滿足别人。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我們很多人都把這條路走反了,我們往往會用讨好别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是有價值的這個需求。但是,其實最核心應該是先要建設我們是有價值的這個信念,之後才有可能提供給别人真正的幫助。

否則都是讨好。而讨好,是一個假性的所謂的對别人的幫助。很多時候不僅不能讓人覺得舒服自在,或者獲得幫助,反而會因為反饋不好,讓讨好型的付出變得沒有價值,從而出現了很多對别人的抱怨。

惡性循環,就是這麼産生的。

好,最後,希望我們所有的姐妹最終都能與關系和解,與關系裡的人和解,從曾經的競争關系,從曾經的索取思維,讓自己成長成一種合作的關系,實現多赢,建立起最和諧的、最舒服的、讓自己充滿能量的人際關系。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