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老公出軌卻沒有離婚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嘉待情感
2023-07-08
1914
32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老公出軌卻沒有離婚的女人,結局有這三種:

第一種女人将愛的希望寄托于婚姻關系,無法從老公出軌中走出來,把自己逼瘋;

第二種女人渾身充滿了恨,在婚姻中與老公互相折磨;

第三種女人通過自我重建,将這段經曆看作人生的一個片段,最終得到療愈。

如果婚姻讓你深陷痛苦,希望你能學着重新療愈自己,展開新的人生。

我相信看到這裡的你,無論是選擇繼續待在婚姻裡,還是選擇離婚,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像第三種情況那樣,能夠獲得療愈走出被出軌的傷痛,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想要做到這一步,你必須要有這三個方面的覺悟:

01 “恨”是一種自我消耗,被出軌以後可以允許自己恨對方,但不要一直沉浸在恨意裡消耗自己

他的出軌仿佛在向你宣告,你們許諾的誓言,無法實現了。你對他賦予的全部信任,而今看起來像個笑話。

當他說他愛你的時候,那個女人也分享着他的時間,他的精力,他的愛情……而你卻被蒙在鼓裡。

也許,他還會跟那個女人說起原本隻屬于你們的秘密,你不再是他的唯一,原來,你隻不過是他的選擇之一——你感到屈辱、憤怒,渾身充滿了恨。

你恨第三者破壞了你們的家庭,而他卻将那個女人保護得很好,好像你才是他們純潔愛情的破壞者。

你恨他的懦弱與愚蠢,一時腦熱地出軌,竟然想要兩全其美,讓你不得不面對他的殘局……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恨”是一種死本能,是一種激烈的情緒,它是燦爛的,它是一種渴望“生”的能量。

生活中,我們需要有一點“恨”的情緒在,但如果一個人長期被仇恨裹挾,則會錯過許多的美好,變得尖酸、刻薄,甚至會對自己産生厭惡的情緒。

恨其實比愛更要消耗心力,它是一種求而不得的狀态。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戀愛先生》?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劇中,男方因為出軌覺得自己對老婆有所虧欠,因而在以後的生活中都低三下四,小心翼翼地處理雙方關系。

但是女方受傷的心并沒有在這種關系中得到修複,每一次丈夫單獨外出,她都會認為是對方想要偷情。

丈夫每一次無奈地歎氣,她都認為是丈夫在表達對自己的不滿。

這段婚姻關系中隐藏的猜忌、仇恨,很難因男方态度的變化去撫平,至此,婚姻關系走向崩潰也是必然。

這其中,也是因為我們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課題——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

應該沒有人沒看過《情深深雨蒙蒙》吧?

你可能會說,如何化解心中的仇恨跟這部皆大歡喜的愛情片有什麼關系呢?

它的原作《煙雨蒙蒙》其實是一個悲劇,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異常強烈,情感也異常強烈。而最終無論是主要還是次要角色,無一人得善終。

女主角“我”陸依萍是個感情強烈、性格執拗的少女。她渴求父愛,也渴望愛情,但她的愛隻會以傷害他人或自傷的形式去表達。

她的父親陸振華深愛初戀萍萍,在萍萍死後不斷尋找替代品,得到後再肆無忌憚地抛棄,以填補内心的黑洞。

本要用愛去治療依萍的何書桓卻被依萍同化,以利用如萍的方式去報複依萍,直接導緻了如萍的自殺。

而柔和的、善良的女性,均極軟弱無力,如依萍的母親文佩和如萍,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被恨的巨輪攪碎。

甚至連書中的配角、依萍的好友方瑜,全書中最清醒冷靜的形象,最終也因愛而不得,放棄所有世俗生活,去做了修女。

陸振華的葬禮結束後,夢萍向依萍大叫發誓自己會報複……小說的結尾是這樣的:依萍收到書桓從紐約寫來的信,「我們并不是犯了大過失,隻是命運弄人而已……時間或可治愈一些傷口」。但是,「窗外,蒙蒙的煙雨仍然無邊無際地灑着」。

小說裡的仇恨并沒有得到化解;而電視劇版的《情深深雨蒙蒙》裡,為什麼大家都能“善終”呢?

實際上,電視劇版的《情深深雨蒙蒙》增加了杜飛、秦五爺的角色,而如萍的性格也稍有改變,再加之戰争的因素,隐藏了主角們無法在親密關系中化解“仇恨”的事實。

任由心中的仇恨控制我們的心智,這顯然是悲劇的開始,但我們能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增加一點可能呢?比如像杜飛那樣樂觀,像秦五爺那樣通曉人情,像被改變了的如萍那樣豁達?

假如我們願意從此刻改變,嘗試着與心中的仇恨和解,那麼以後的每一天,也将離幸福更加靠近一點點。

02 面對伴侶出軌,不要把自己未來的賭注交付給對方處理,而是要走出不安全依戀的局限,獲取愛的能力

出于利益的權衡也好,或者因為你還愛着他也罷,最後你選擇了不離婚,但是你仍然感覺到痛苦和煎熬。

此時此刻,你的内心在想什麼呢?

“再給他一次機會,這是最後一次,如果他再做出對不起我的事,我就真的下定決心離開了。”

“隻要我對他好,他總有一天會被我打動,知道我多麼地好,知道懂得珍惜我的這份好。”

“他出軌了,說明我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我無法接受自己不被他愛的這個事實!”

……

你以一種“自我犧牲的愛”,持續地佐證“自己不值得被愛”的這一事實,假如你一直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無異于把個人的生殺大權交給了他人,又如何被愛呢?

想一想,是什麼在阻礙着你獲得“愛”呢?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從出生就具有一定的性格傾向,後天家庭教育也會對其人格的産生及穩定形成影響。故此,巴塞羅缪和霍洛維茨将成年人的依戀關系分為四類:

(1)安全型: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他人也是值得愛和信任的。

(2)專注型: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和沒有價值的,但他人是可以接受的。這種類型的個體總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納,并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表象。

(3)恐懼型:對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是消極的。這種類型的成年人可能因為害怕他人的拒絕而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系。

(4)冷漠型:對自己的看法相對積極,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但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這種類型的成人會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系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

依戀理論認為,早期親子關系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人的一種對他人的預期,決定了人的處世方式。

内部工作模式會在以後的其他關系、特别是成年以後的親密關系和婚戀關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親子依戀的質量會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産生重要的影響。

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安全型依戀關系以外,另外三種依戀關系類型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與“回避”手段。

一個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人,無時不刻都在尋找着自己值得被愛的證據。

在一段婚姻關系中,一個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人,會制造沖突來向你尋求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證據,比如,他們故意對你說:“我不行,這太難了,我做不到。”其實他們的内心是十分渴望你的鼓勵;

再比如,加完班,接受女同事的邀約一起吃飯、喝酒,在感情方面,他們容易為了“讓别人覺得舒适”而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尤其容易在出軌中迷失自我。

這源于他們内在認為自己是不值得的,是需要被人看見的,因而更加渴求被接納。

事實是,他的依戀類型并沒有因為你們的婚姻而得到成長,内在還是渴望被更多的人接納,這就容易導緻他們一時出軌的行為。他為什麼無時不刻都渴望自己被他人接納呢?

這可能需要追溯到其早期有經常被拒絕的經曆,這種經曆使他形成了一種對他人的預期,即“别人經常會拒絕我”。

因此,如果你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強迫他與第三者斷開聯系,而要分析這種“怕”産生的來源。

研究發現,通常存在有“自我否定”與“回避”的依戀類型,在早期成長中,會有一位對其情緒并不敏感的母親或者其他養護者。

比如,在其幼兒時期,養護者經常會忽視他的需要,或者習慣于采取拒絕的養育方法,不給予積極關注,不願意對他表現出喜愛和親昵等。

當他成長成人,這樣的“怕”仍然會時不時出現,換句話說,他的内心力量感是很弱的,因而他需要通過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力量感。

假如一個人的内心力量無法做到自我滿足,第三者會源源不斷地出現于婚姻之中。實際上,婚姻中的夫妻雙方,如果有一個人是安全型依戀關系,也可以帶動另一個人成長為安全型依戀人格。

要怎樣成長為安全型依戀人格呢?

我更傾向于使用“培養伴侶雙方的安全感”,而非“給另一方安全感”的說法,一段安全的關系不隻是其中一方的責任,雙方都要做出相應的努力和付出。

1、了解自己的依戀關系類型和常用的應對方式 ,我們隻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戀愛。 了解自己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當我們看到自己的依戀類型是什麼,它是怎麼形成和影響我們的,以及我們會采用什麼常用的應對方式時,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做出改變。

這裡有一個小方法可以幫助更好地進行梳理: 将一張紙一分為二,在左側列舉一些容易引發依戀模式的場景(例如伴侶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回應你的消息,或者與伴侶長時間的分離),以及在這些場景裡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為。

然後在右側列舉理想狀态下你認為最好的、最有利于雙方關系的結果。然後問問自己,如果按照左邊的想法去行事,真的可以得到右邊的結果嗎?

如果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在焦慮、憤怒、指責、攻擊、逃避、疏離等種種情緒和反應背後真正想要表達的需求是什麼,就可以更直接地表達出真實的需要,這遠好于拐彎抹角、層層掩飾的表達。

比如,我和老公決定和好的時候,我對于“第三者”的事情非常在意,常常會說“你是不是還喜歡XXX”,“你怎麼不回去找XXX呢”。

我會測試他的反應,他會有些煩躁,不明白我為什麼總揪着這個事情不放,有時還會因此發生争吵。

其實我很重視我們之間的關系,想要的不過是老公的支持和陪伴。

2、了解對方的依戀關系類型和常用應對方式,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了解我們的伴侶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我們對伴侶的依戀類型有足夠的了解時,就可以知道對方一些常用的應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撥開迷霧看到這背後真正的需求。

有些時候知道對方很多行為并非是針對我們自身,而是受過去經驗的影響做出的本能反應,就足以讓我們感到安心許多。

這個過程也可以用一張紙來輔助進行,紙的左邊寫下情境和對方的應對行為,右邊寫下你理解到的對方的需求。 然後問問自己,在看到這些需求之後,是否還有那麼強烈的情緒反應嗎?

當你看到你的伴侶在所謂的“作”(比如婚姻美滿還是出軌了)背後,實際上是他/她對于獲得你的關心和支持的強烈渴望時,就不會覺得對方是在無理取鬧,由此可以做出更加積極的回應,打破原先的負性循環,讓雙方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安全。

進行溝通和商讨。伴侶不是敵人,是并肩作戰的戰友,建立安全的關系才是共同的目标。

伴侶之間的溝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這裡有一些可供參考的用來探讨的問題:

在什麼情境下會讓你們有不安全感?

你在親密關系中感到不安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你這樣做的目标是什麼?是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你有達成想要的結果嗎?現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

你這麼做真正想要表達的需求是什麼?你這樣的需求有被他看到理解到嗎?

如果沒有,那他看到的是什麼?與你想表達的有什麼不同?

他又做出了什麼樣的回應?他做出這樣的回應是想要達成什麼目标?是否達成了他想要實現的目标?

他想要傳遞出來的需求是什麼?他的需求是否有被你理解到?

你看到是什麼?又會做出怎麼樣的回應?

用這些問題幫助找到相處中的負性循環,然後用下面的問題嘗試做出改變:

(1)你們彼此雙方存在着哪些誤解?

(2)在過去的互動當中有哪些因素在阻礙着你們雙方嘗試新的方法?

(3)你們可以做些什麼讓事情變得不一樣?

對這些問題每多了解一分,你們之間的信任也會多增加一分,安全感也會越來越牢固。

03 被出軌巨大的喪失感會破壞你的“内在小孩”,斬斷你與自我的聯結。你需要嘗試重新與自我建立聯結,擁抱内在小孩,建立自我完整性。

明星馬伊琍在得知丈夫出軌後,在微博寫下:“戀愛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簡單幾個字,道出婚姻與戀愛的差别——出軌的人,并不會蓄謀出軌,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出軌是高概率事件。而婚姻則意味着一份責任與承諾,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堅守婚姻确實是十分不容易的。

正是因為婚姻被賦予了這樣的價值,我們很容易就會認為,婚姻是愛情的保障,婚姻是愛情的終點。

但是仔細想想,愛情是能夠被婚姻保障的嗎?

這樣的想法好奇怪:覺得愛情能夠被婚姻,能夠被家庭保障,這一切隻是源于婚姻誓詞中:“我想跟你過一輩子,我會永遠愛你,我想對你好。”

婚姻就與愛情的保障畫上了等号,在這樣的認知思維框架下,内在的小孩會認定,婚姻就是愛情的保障,他愛你,就會滿足你的期待。

因而,當我們婚姻遭遇第三者,就會很受打擊,感覺到巨大的挫折,這意味着内在價值的否定。

你會覺得婚姻如此無力,恍然驚覺,曾經的誓言原來并不能保證你們的愛情永久新鮮,但是,在無法重建思維認知以前,你也隻能努力地相信,婚姻就是愛情的保障,因而陷入自我混亂的痛苦。

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當他對你許下誓言,那一刻他确實是想與你天長地;當他出軌,那一刻他确實是隻想與第三者轟轟烈烈愛一場。

他是不想兌現承諾了嗎?他是不想與你繼續過下去了嗎?他是不愛你了嗎?

也許,他在嘗到出軌的甜頭後,也考慮過要不要進入一段新的婚姻,但他也清楚,戀愛是一回事,婚姻是另一回事,因此,大部分出軌的男人并不會想與第三者重新組建家庭,他們隻希望将兩者維持在一種平衡的狀态,但總會有外力因素打破這種關系,當失衡的狀态出現,出軌的男人再忙着尋求辦法補救,為時已晚。

哲學家叔本華說:“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人就是在無聊跟痛苦之間徘徊。”

後來,心理學對“欲望”有了更深刻的定義。Bazerman 等人用“想要自我”和“應該自我”來區分個體的短視行為和理性行為,認為人們的内心深處有兩種相沖突的聲音——“應該自我”與“想要自我”。

他任務,這是兩種具有競争性的不同需要,前者可以看做是一種“理智性需要”,而後者則是一種“沖動性需要”。

“應該自我”體現了我們理性的、認知的、考慮周到的、冷靜的一面,而“想要自我”則表現出我們情緒化的、感性的、沖動的的一面。

“應該自我”包含了倫理意圖以及想要遵守道德原則的意願,而“想要自我”則折射出更多的自利偏好。

當我們無法處理好“應該自我”與“想要自我”兩者的關系,就會出現内在沖突。

比如,當你覺得“我應該原諒他,畢竟他已經回歸了家庭”的時候,“想要自我”告訴你,“我不想原諒,我現在還想繼續在這個傷痛裡,我想得到更深層的療愈”,這時就會出現沖突——雖然你嘴巴上說着原諒,但内心卻無比痛苦掙紮。

當這種“心口不一”的時刻出現,你可以停下來想想,是什麼造成了你内心的沖突。

還記得我在之前提到的“課題分離”嗎?

“要不要原諒他”是你的課題,而“如何求得你的原諒”是他的課題。

現在,你已經做出了你的選擇,你想要原諒他,但是你無從得知該如何原諒他。

你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你把“如何求得你的原諒”也一并劃入了你自己的課題中——這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混亂。

往深處說,“如何求得你的原諒”的背後是關于“如何愛一個人”,而“要不要原諒他”的背後是“如何愛自己”。

也就是說,他在這場變故裡需要學會如何去愛,而你需要學會如何愛自己。

你當然會希望他能夠幡然醒悟,立馬懂得如何用你能接受的方式去愛你,但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種能讓人立馬改變的魔法。

因而,當我們彼此按照各自的節奏去處理自己的課題時,一切才會開始積極轉變。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才算是“愛自己”,你可以這樣想:今天,你依然痛苦于無法原諒他而感覺到折磨,他出軌了,那些畫面、那些記憶反複在你腦海裡出現,即使他表明态度回歸家庭,你依然會懷疑——你之所以會感到痛苦,是因為在潛意識層面,你還沒有準備好原諒他;

而在你的意識層面,出于你對愛與親密關系的認知,你覺得自己“應該”原諒他,可你就是無法做到潛意識與意識的一緻,于是你口中說着原諒,卻把“還沒有準備好原諒”這樣的情緒壓抑在潛意識層面。

這種方式,并不是“愛自己”。

一個懂得如何愛自己的人,不會在親密關系中讓自己感到不舒适,他們懂得如何調節潛意識與意識之間的沖突,換句話說,他們更懂得如何正視内心的感性聲音。

如果把潛意識看做我們内心深處的小孩,小孩子往往不會去引導别人的情緒,小孩子難過了就哭,累了就睡,餓了就吃,他們發出的聲音也都是感性的。

比如,我還不想原諒他,我還很難過,我還想逃避一下……

而意識層面則是我們成年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弗洛伊德将其稱之為“良心”,它往往發出理性的聲音,比如,我應該原諒他,我應該準備好了,我不能逃避……

假如不能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會出現自我沖突,而由于潛意識長期被壓抑,也會導緻一些精神層面的疾病。

“愛自己”往往有種“放過自己”的意味在裡面,就好像你和你内心那個叫做“潛意識”的小孩坐跷跷闆,他上去了,你就下來了,我們可以嘗試着把他們調和到一種平衡狀态,嘗試着與這個小孩對話:

“你說,我在聽。”

“我理解你的難過,我在聽。”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與内在小孩對話而達到一種平衡,假如内心矛盾沖突過深,則有可能變得更加混亂,這就好比金庸武俠劇裡練武功走火入魔,兩股力量同時注入體内,無法調和,大俠吐血,神志不清。

因此,老師建議你能找到一位合你眼緣的心理咨詢師,與其建立客體關系,去療愈内心的傷痛。

大部分人不會拟定好一個出軌計劃,他們隻是心魔戰勝了理智,一時擦槍走火,卻又存在一種“惰性”,對第三者和自己的婚姻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可以解決好這兩種關系,直到東窗事發,才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處理好這樣的情況。

那些在婚姻中遭遇出軌,卻沒有選擇離婚的女人,有的痛苦掙紮,不是她們不知道男人在想什麼,隻是她們還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對方這樣的未知面;

有的欣然接受,與老公一起不再逃避親密關系中存在的問題,重新建立關系模式,融合、成長。

如果你仍然因為他的出軌而感覺到痛苦掙紮,那麼,用對的方式轉變為平和幸福的婚姻狀态,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