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健康長久的愛情需要怎樣經營?七千字幹貨指南

嘉待情感
2023-07-08
1998
32

在依賴手機互聯網進行通訊交流的今天,能否得到幸福的愛及持久的關系呢?

答案是肯定的。

想要擁有一份健康、持久的關系,首先需要正确認知愛,走出愛的神話,并對健康關系有明晰的判斷力。

在這個前提下,擁有健康的自我,你才有經營健康長久關系的能力。

之所以“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是因為這并非是實現意願的純方法操作,而是擁有對關系的經營能力。

先在戰略上正确認知,再從戰術上落地實操。

01. 從愛的神話中走出,正确認知愛、學會愛

大多數人對愛的認知,來源于自己的成長環境、過往經曆,或者文學影視作品的描述,并未受過有關“愛”的正規訓練。

先來看看以下有關愛的神話:

“愛可以克服所有的問題——從不同的背景、有限的職業選擇到人格差異”

“愛是唯一重要、讓你完整的,失去愛的你是缺失的”

“愛就是像父母愛孩子那樣無條件、純粹得像水晶一樣的愛”

“愛就是雙方永遠和諧一緻、沒有碰撞,彼此融為一體”

“愛應該一直熱烈地持續下去、不會改變,找到了真愛,你的生活就會永遠快樂”

若你問一個人愛是什麼,ta很可能會回答不上來。但仔細體會自己有關愛的理解和期待,或許不難發現愛情神話的影子。

愛的神話聽起來很美,卻是受限于個人經曆和文化教導下的錯誤認知。

過度高估愛的重要性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勢必将我們在經營愛的道路上引入歧途。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關系中的表現,無意識地受到愛情神話的主導。

比如,相信愛是唯一重要、讓你完整的,那麼就會在關系中表現出過度的依賴或控制;

認為愛就是無條件、純粹像水晶一樣,那麼就會在關系中表現出過分追求理想化、苛求對方,從而失望。

另一方面,愛情神話讓我們無法對關系健康與否,作出有效的判斷

比如,因為相信愛可以克服大多數問題,而忽略将會出現麻煩的警示,比如伴侶不誠實、不忠誠、情感虐待等,繼續呆在一段有毒的關系裡。

或者認為愛應該一直熱烈地持續下去,将關系從激情迸發演變為平靜安逸,視作沒有愛了。殊不知這是愛情正常發展的表現。

再有,愛情神話讓我們帶着想象的濾鏡,看不見伴侶的真實。

你愛的是期待對方成為的樣子,而不是對方真實的樣子。顯然,這與構建健康的親密關系是背道而馳的。

帶着幻想濾鏡,将在關系中難以作出建設性的行為,也就談不上經營愛情。而一旦脫離客觀真實,注定會在現實中碰壁。

關于愛,心理學有諸多诠釋,我更喜歡弗洛姆《愛的藝術》 :

“愛的本質是主動的給予,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愛包含着關心、責任、尊重與認識,是對我們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主動關心。

成熟的愛情,是在保證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

可以說,想要經營健康長久的關系,你必須帶着對愛正确的理解,以及付出愛的動機。

02. 對健康關系有明晰的判斷力

持久的愛隻能來自于一種健康的關系,因為持久的愛情,必須使雙方在身體上、感情上以及精神上都受益匪淺。

無庸置疑,明晰關系是否健康的指标,無異于掌握考試通關的分數線。

對健康關系有明晰的判斷力,可以幫助你客觀評估當下關系所處的狀态,進行建設性的調整。

更重要的是,幫你避免走進不健康關系的死胡同,從而構建一種不斷成熟起來的、充滿活力的、滋養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健康的親密關系。

幸福沒有絕對的公式,但評估一段關系是否健康、能否長久,有以下四個關鍵指标:

第一個關鍵指标是情緒

當你想到你的伴侶或你們的關系時,你的情緒總體上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情緒是潛意識的表達,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對應着潛意識裡,對對方正面或負面的認知和信念,以及過往幸福或痛苦的記憶和經驗。

親密關系可以是快樂的源泉,也可以是痛苦的深淵。

如果兩個人的相處,無法創造足夠的積極情緒,按照積極心理學的标準是5:1(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甚至一想起對方和這段關系,你馬上就被消極情緒吞沒了,那麼這段親密關系已經岌岌可危了。

第二個關鍵指标是接納

你們是否能夠自由地、真實地在關系中做自己,呈現各種不同的人格面向,而不是被困在某個形象或人設中,為了迎合對方而演繹某個角色。

你就是你,一個多元的、有着豐富人格面向和無限發展可能的生命體。

還有你們是否能夠接納彼此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動不動就扣上“三觀不合”的帽子。你是對的,你堅持你的生活方式,不代表對方是錯的,就應該放棄他的生活方式。

兩個人在一起的意義是拓展和成長,不接納所引發的控制和鬥争,隻會消耗這段關系。

第三個關鍵指标是信任

你們是否敢于把自己最自卑、最難堪、最羞恥、最痛苦、最脆弱、最歇斯底裡的一面呈現在對方面前,而不會擔心對方瞧不起、貶低、打壓、評判,甚至用這些傷痛攻擊你。

你們是否能夠相伴彼此,超越一個個痛苦和挑戰,并在一次次成長和蛻變後,像兩個身經百戰的戰友一樣,深刻的信任對方。

如果沒有這種信任,你們的關系隻是停留在身體的親密關系層面,而沒有真正進入心靈的親密關系。

第四個關鍵指标是目标

你們走在一起的目的是什麼呢?你們建立這段親密關系的目标又是什麼呢?

很遺憾,我們看到了太多妥協被動的、被逼無奈的,甚至出于恐懼走進親密關系的案例,也看到了太多為了某個短期目标,比如結婚、生孩子、改善生活等走進親密關系的案例。

一旦這些目标達成了,這段親密關系便失去了意義,不再能得到兩個人的關注和滋養。

你們的目标決定了親密關系的長度。高遠的目标,比如彼此的陪伴和共同成長,将匹配長久的親密關系。

這裡最需要信任你自己的感受和直覺,它可以幫助作出明晰的判斷。

處于一段健康的親密關系,你感到是充滿活力、被滋養甚至治愈的,變得更愛自己和愛他人了。當關系不健康時,則是與之相反的糟糕感受。

四個關鍵指标結合你的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對當下的關系進行體檢。

當發現關系不夠健康時,提供可供努力的方向,及時調整,也可以幫助避免走進不健康關系的死胡同。

要知道,經營親密關系不僅包括經營關系健康長久,也包括舍棄不健康、消耗的關系。

03. 擁有健康的自我

“外面沒有别人,隻有你自己”,意即與他人的人際關系是我們内在自我投射的結果。

因此,在獲得健康的親密關系之前,你自己必須是健康的。

理想的狀況是,你在各方面都是健康的——身體上、精神上、感情上、心靈上。

人是身心合一的有機體,首先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在身體上照顧好自己,是一切的基礎。

而在心理上,健康的自我包含以下的含義:

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有自我反省、認識問題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有靈活的自我防禦手段;有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

有健康的自戀性需求,同時也意識到他人的存在和他人的需求;

有強烈的自尊,靈活對待生活的起伏;有良知。

擁有健康的自我,意味着你的自我是清晰穩定、靈活适應的,是充滿力量的;意味着你充分自主并自我負責,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

唯有如此,你才不會将關系或伴侶“工具化”——用來逃避自我問題,比如,因為感覺自我的虛弱而依賴關系,或者恐懼關系。你将客觀看待當下的關系,看見真實的伴侶。

即便意識到自我不夠健康,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構建:

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指個體能夠辨别和了解自己的感覺、信念、态度、價值觀、目标、動機和行為。

在此過程中,将自我從心智中分離出來,當做被觀察審視的對象。

當一件事來到你面前時,你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想法嗎?

你知道這個想法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嗎?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嗎?

你知道情緒背後的原因來自哪裡嗎?

是過去的經驗造成的?還是自己所持的信念使然?

比如,你為伴侶未能給予充分的關注感到不滿和難過,覺察到這并非是伴侶給予的關注不夠,而是過去被父母忽視的負面情緒,在當下的情境中重新浮現出來。

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用“外在的自我”來面對生活,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但也可能帶來偏見和痛苦,比如認為伴侶就是“不願關注、忽視自己”,并為此感到不滿和難過。

自我覺察意味着一個人開始超越自己的心智,向内觀照自己。

這是一段“層層剝開自己”的過程,讓我們能深入内在的自己,尋找問題根源。也意味着我們需要巨大的勇氣去直面内心的恐懼,比如不幸的童年經曆、感情遭遇背叛、不安全感等。

自我覺察顯然是值得的,它讓我們與真實的自我建立連接,使無意識的被動反應模式,轉化為有意識的主動選擇模式成為可能。

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是指,個體對自我以及一切特征所采取的一種積極的态度,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欣然接受自我的态度。

自我接納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認可自己的身體、能力以及性格等多方面的正面價值,不因自身優點而感到驕傲;一方面則是能夠欣然地正視和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因自己的缺點而感到自卑。

當你接納自身的情緒,明确自己的需求,并接納自身的不完美,你就做到了自我接納。

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不帶任何評判,如實觀照自己。

或許一直以來你都習慣用外在評價标準來審視自己,比如認為自己是不夠好的,負面情緒是應該被消除的,或者質疑自己需求的合理性。

然而,情緒是有關我們的個人真實,背後是内心深處的需求。

自我的真實不會被泯滅,這樣做勢必帶來自我的沖突和内耗。向外投射就是在關系中表現出不接納伴侶,或者認為伴侶無法接納自己。

比如,不接納自己會犯錯,就會苛責伴侶,同樣不接納伴侶會犯錯;或者認為伴侶時刻拿着放大鏡在審視自己,而不得不在關系中表現“完美”。

深入地覺察自己,對覺察到的情緒、感受、想法、信念和需求,不評判不抗拒,隻是看見它們的存在。

這個過程有一句話可以幫助到你——“存在即合理”,即對覺察到的一切沒有評判心,而是看見其背後的原因和真相,如實接納。

自我成長

經過以上兩個過程,事實上自我成長已相伴發生,所需要的隻是在現實中,順應内心有所行動。

就像一顆種子,在具備了陽光和土壤的适宜條件,生長就是順應自然的過程。

你已經覺察到了内心深處的需求,并尊重有關自我的一切,那麼你可以盡情滿足自己。

比如,你覺察到自我的匮乏因而渴望被愛,明晰這種愛的具體内容是什麼,比如是無條件的關懷與支持,那麼從現在起,你可以自己給予自己無條件的關懷與支持;

比如,你覺察到自我的虛弱因而在關系中取悅伴侶,需要被伴侶不斷認可,那麼從現在起,停止取悅行為,并嘗試自我認可——告訴自己“我已足夠好”使之成為信念。

一旦你依靠自身力量獲得内在的圓滿,健康的自我便是這一過程的結果。

隻有你的内心更加平和,自我感覺更穩定,也更加自愛了,那麼你們的關系才是建立在真正的愛上,而不是個人的需要和依賴。

唯有如此,你才能在有意識的主動選擇模式下,有效經營親密關系,而不是在無意識的被動反應模式下“心有餘而力不足”。

事實上,擁有健康的自我,不僅是經營健康長久關系的基石,也是一切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

假使你在親密關系或一切行為處事中,都以“自我成長”為核心主題,這種開放發展的心态,将帶給你靈活智慧的直覺指引,也必将受益匪淺。

04. 經營健康長久關系指南

完成以上三個階段,相當于已經具備經營健康長久關系的硬實力,可謂是解決了“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的困境。

如此一來,方法才可以被充分應用,執行到位。

根據四滕伯格愛情三角形理論,愛情三要素是親密、激情和承諾。

而一段健康可持久的親密關系,必須同時具備三要素。

下面将從親密、激情、承諾三個部分給出建議。

像朋友一樣相處,像隊友一樣合作,是實現親密的有效方式

親密是兩個人之間感覺親近,溫馨的一種體驗。

簡單說來,就是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溫暖的感覺體驗。

事實上,真正的親密隻會發生兩個獨立完整的人之間,他們看見真實的彼此,心與心無限貼近。

這樣的關系中,包含着“你”、“我”和“我們”,即雙方既彼此尊重, 又能以“我們”的共同立場,良好協作,有效解決問題。

自我邊界不清和内在匮乏的人,在關系中渴望的是融為一體,他們不是想要消除對方的獨立性,就是抹殺自身的獨立性,從而在關系中隻有“你”,或隻有“我”。

這是依賴共生的病态關系,與健康關系的親密,可謂天壤之别。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伴侶像朋友一樣相處,像隊友一樣合作,是實現親密的有效方式。

伴侶不但能成為朋友,而且必須成為朋友,因為友情是保持愛情關系的一個堅實基礎。

這意味着你能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對待伴侶,尊重彼此的差異性,且能互相信任、理解和給予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與伴侶構建共同的生活經曆,分享彼此的生活體驗和想法,也可以增加親密。

而當遭遇現實問題,或彼此間發生碰撞時,優先站在“我們”的角度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将關系分成對立的“你”和“我”。

像隊友一樣站在“我們”的同一立場,有堅定的合作意識并踐行,可以幫助避免關系在遭受波折時,彼此間的親密出現裂痕。

比如在為家庭付出的問題上,不去計較誰付出更多或更少,而是抱着想要擁有美好家庭的共同目标,雙方都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這種為共同目标一起努力的過程,就可以加深彼此間結成同盟的親密無間。

然而伴侶間并不總是心心相印,良好的溝通就非常有必要。

“溝通方式比溝通内容更重要”,溝通過程中使用這些交流技巧:直接交流,主動傾聽,給予積極反饋,表示欣賞。

促進彼此的幸福感,能夠互相理解、信任、尊重、支持對方,積極分享,親切溝通,彼此尊重,是促進和維持關系中的親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情會轉為平淡,但可以付出努力維系

激情是一種“強烈地渴望跟對方結合的狀态”。通俗地說,就是見了對方,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和對方相處,有一種興奮的體驗。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導形式。

随着相處時間的持續和進入婚姻,情侶間激情迸發的愛,在日常瑣碎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趨于平淡和倦怠。

也可以說,如果不付出有意的維系,激情會随時間逐漸消逝。而一段健康的關系,伴侶間對彼此總是懷有熱情的興趣。

如果你本身就對生活充滿熱情、内心豐富有感受力,且專注在與伴侶每一天的共同體驗中,那麼維系激情将不是難事。

① 自我不斷成長

在親密關系中,你的變化和成長,将讓伴侶對你充滿好奇和興趣,沒有什麼是比一個人可以不斷成長自我,帶來更大的“鮮活感”。

這意味着伴侶不能以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你,必須不斷去探索和了解你的無限可能和未知。

你不是一眼看到底的白開水,而是耐人尋味需要細品的美酒。

② 和伴侶做共同喜歡的事情和嘗試新鮮的事物

和伴侶做共同喜歡的事情,一起嘗試新鮮的事物,這個過程所體驗到的快樂、興奮與滿足,有助于親密關系中激情的點燃和維持。

日常生活重複而瑣碎,但那些體驗共同愛好的快樂、未知事物的新鮮感可以有效激起彼此之間的情欲。

此外,你們還可以一起回憶戀情中最甜蜜溫情的時刻,這可以幫助重溫愛火。

③ 制造關系中的浪漫和驚喜

情侶間不論相處時間多久,你都可以向對方表達你的愛意。那些對伴侶表達欣賞、感激,或直接表達愛意的話語,可以同樣激發伴侶的愛意。

留意對方的細節,為伴侶精心準備的驚喜,都将給關系添上浪漫色彩,在生活中創造想象和感受的空間。

④ 擁有和諧的性體驗

性是愛情關系的潤滑劑,良好的性體驗會加強彼此情感上的依戀。

有調查顯示,那些對性生活感到滿意的伴侶,普遍對關系的滿意度更高,也對伴侶更富有激情。

坦誠向伴侶交流自己有關性的感受和喜歡的方式,在性體驗中擁有自我的主體感,即“我在體驗與伴侶的極緻親密”,而不是把性看作是一項任務,或者取悅對方的方式。

與伴侶嘗試科學的、多樣性的性方式或技巧,多樣性是良好性生活的調味品。

與伴侶分享彼此的性想象,這是一個發現你們情感上和性行為上的需要和快樂的好辦法。

你還可以保持對伴侶的誘惑力,把與伴侶的性愛體驗看成是一種共同的奇遇和未知之旅。

承諾其實是你給自己的

在健康長久的關系中,承諾是不可或缺的。作出維護一段愛情關系的承諾,意味着保持關系内的忠誠和責任心。

承諾會給人帶來一種關系的安全感。

有了承諾,你就會知道對方是想要長久跟你走下去,而且責任感會使得你們在吵架後願意主動修複關系,覺得感情平淡了也會想方法制造驚喜。

很多人害怕承諾,是覺得它束縛了自己,認為一旦承諾就意味着失去自由。這種錯誤認知帶來的結果就是,一直走在尋尋覓覓的路上。

而假性親密關系和回避型依戀的人害怕承諾,則是不敢把自己交給某個人,但在彼此的努力下,是可以慢慢放下防備,打開心房的。

其實承諾不僅是給對方、給這段關系的,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的。

你做出承諾,意味着盡管此時你可能心有顧慮,但你還是願意全心全意付出。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隻有做好這樣的準備,你才能在這段感情中更多地投入,而不是做一個可以随時抽身的旁觀者。

這樣當你們的關系遇到問題,盡管你一樣會糾結痛苦,但你糾結的不再是“這段關系太痛苦了,我為什麼不逃離”,而是“為什麼我們的關系會出現問題,接下來我要怎麼辦”。

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會讓你壓抑或者逃避關系,而後者則會帶來柳暗花明的變化。

然而,即便具備三個要素,也不意味着完美的愛情就成為現實,愛情需要更多的努力來調節這三者的關系。

寫在最後,獲得一個持久、充滿愛和健康的親密關系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最終目标。它總是處于不斷成長、變化和進化之中。

與其說這是一個經營健康長久關系的過程,不如說這是一個不斷成長自我、發展自身智慧、學習愛和付出愛的過程。

盡管道路曲折,這卻是一個對自我和關系不斷升華的美麗過程。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