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遇上回避型愛人,我也回避有用嗎?

嘉待情感
2023-07-08
2427
40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熱戀中的情侶往往巴不得整天黏在一起,卻也偏偏有人即便心意相通之後,依然是伴侶前進一步,自己向後退一步,冷淡得不像正相愛的戀人。

近來,回避型依戀風格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熟悉,大家終于知道了這樣的表現該稱作什麼,這依然對這種依戀風格是怎樣形成的、又該如何應對摸不着頭腦。

在網絡上我就看到了一位這樣的求助者,他說自己的女朋友就是這樣的回避型,在苦惱了好一段時間後,他覺得自己終于适應了這樣若即若離的相處方式。

他試着放下女朋友,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對方發來的消息也忘記回複。

這時女朋友卻偏偏熱情了起來,一反常态地發了許多消息,分享生活趣事。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歡喜,熱情地聊了起來,還順其自然說了許多關心的話。

可就在漸入佳境時,女朋友又像往常一樣消失了,讓他十分抓狂。

他疑惑地問,是不是越不理回避型,對方就會越黏着你?

我理解你為啥這麼想,但還是得勸你一句:永遠不要妄圖用回避來拿捏回避型。

主要的理由有兩條。

首先,回避本就是回避型的專長,當你主動跳入對方的賽道,唯一下場是被其豐富的回避經驗所擊敗。

你明明是飛在天空的鳥,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優勢,一頭紮進水裡和魚比誰遊泳快?

其次,回避的本質便是在親密關系中對掌控權的争奪,你試圖拿捏回避型的舉動隻會讓對方更加确信這種争奪是有必要的。

這就導緻你越想掌控回避型、逼着她主動來粘你,隻會讓他=對方更加警惕地保護自己在感情中的獨立性,正中其下懷,回避型也就和你鬥得更起勁。

一來二去,你的回避策略不僅掌控不了回避型,還會加重另一半的症狀。

想從回避的詛咒中解脫,單單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沒用的。

你必須理解回避型依戀風格的成因,搞清楚為什麼對方會在親密關系中回避,方能對症下藥。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戀愛脫單情感問題!

01回避本質上是掌控欲

你想拿捏回避型?倒也沒毛病,畢竟是回避型先在潛意識中打算拿捏你的。

回避型乍看上去無欲無求,連伴侶的獻殷勤也要拒人于千裡之外,其實他們的内心潛藏着巨大的掌控欲,隻是這種欲望以回避的形式表現了出來,而非直接的指指點點。

回避型希望掌控的是情感本身,他們害怕自己會對感情和親密産生依賴,變得離不開你。

他們深信,如果自己接受這份愛的話,很快就會變得沒有愛就活不下去!

如果在自己沉浸其中的時候伴侶卻抛下自己,或者利用這個弱點來威脅自己……那可不行!

光是想一想需要愛卻又失去愛的自己,回避型的内心就會産生巨大的危機感,仿佛有一種強大的、無法抵禦的危險正籠罩着自己,而本人全然無力面對眼前的危機。

他們還會把這種對愛的扭曲解讀也投射到感情中的另一半身上,回避型自己絕不願落入腦補中的那種絕境,但并不介意自己的伴侶表現得依賴自己。

當伴侶想要親近,而回避型報以冷漠時,他們心中的“安全感”就增加了一分。

回避型想的是:

你瞧,是你需要我,不是我需要你!

我可以随時丢下你,你的安危取決于我的一念之間,在這份感情裡我是絕對安全的……

這種虛假的掌控感對回避型來說至關重要,即便他們不一定意識到自己在這樣做。

他們極力避免陷入依賴伴侶、進而被對方所掌控的情況,卻沒有想過這種狀态本來就是他們内心的扭曲信念所緻,是他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

感情本不必是相互争奪掌控權的攻防戰,也不該把回避用作傷害對方的矛、保護自己的盾。

在相愛時,人們可以保證彼此的獨立性,同時一同分享生命中那些珍貴的美好。

既相互依賴,又不會受到傷害,就算最後分開,留下的也隻是幸福的回憶和再度出發的希望。

如果你懂得這些,你就有機會攜手回避型依戀風格者走上這條康莊大道。

而如果你也着了回避型的套,不知不覺開始與對方較勁,乃至于開展一場比比誰能更冷漠、更回避的“比賽”,最終隻會讓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徹底走散。

02為什麼回避型會“回避”?

如果你想要拆下回避型依戀風格者以冷漠鑄成的外殼,你最好先搞清楚這層殼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

回避型之所以會在人際交往和親密關系中一再使用這種手段,當然是因為在他們的視角裡這招百試百靈。

“回避”是回避型依戀風格者在成長經曆中逐漸習得的防禦措施,回避給了他們将痛苦的事實、想法或情感隔離在意識之外的能力,以免引起自己的尴尬、焦慮或者恐懼。

這種策略讓回避型能夠暫時放下過于強烈的情感沖擊,讓他們有辦法繼續日常的生活,不緻于被自己感受到的痛苦所擊垮。

所以,指望回避型猛地一下子大變活人、對你敞開心扉是不可能的,想要慢慢融化這層堅硬的外殼,你需要弄清楚他們為什麼不得不成為一個“回避”的人。

通常來說,回避型的産生是來自個體成長中的這些經曆:

不被期待:

雖然大衆樂于聲稱父母天生就會對孩子抱有無條件的愛,但很可惜事實并非如此,有許多孩子不是在父母的期待下誕生的。

例如,意外懷孕、奉子成婚,或者打斷了父母的事業上升,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在這些情況裡,敏感的孩子會察覺到自己是不被期待、不受歡迎的存在,可在成年之前,家本身就是孩子最後的堡壘,除了這裡,孩子還有哪裡可以去呢?

童年的這種經曆會導緻孩子内心被種下“我不值得被愛”、“沒有人會愛我”的隐藏信念,他們害怕被抛棄,于是嚴格地杜絕自己在感情中過度付出,随時準備在親密關系裡拎包走人。

一旦他們察覺自己有一絲被抛棄的可能,他們就會提前逃跑,甯可在被甩之前先甩了别人,以免再度感受到分離的痛苦。

這也就是為什麼回避型看似對感情可有可無,實際上卻高度敏感,一驚一乍。

被忽視、被否定:

在養育過程中,如果父母一再對孩子不理不睬,拒絕孩子的合理要求,孩子就會在一次次失望中逐漸收回對母親的注意力,轉而放到自己身上,形成厚厚的保護殼。

在人際關系中,他們預設了自己會被拒絕,因此也就幹脆不抱指望,不打開自己的内心,更不允許其他人走進來。

頻繁地被忽視和否定也會讓孩子對自我的認知産生懷疑,他們會認為自己的需求是不正常的,繼而也否認他人在親密關系裡的正常需求:我不需要你,那你憑什麼需要我?依賴他人是不對的!

于是,回避型依戀風格者的認知中,回避成了正常,親密反而不對,讓他們覺得恐慌。

03到底該怎樣與回避型相處?

回避型依戀并非無藥可救,但想要扭轉對方的認知,讓你們的感情走上正軌,還是需要你們共同付出努力。

保持耐心:

在與回避型依戀風格者的相處之中,耐心是一切的基礎。

在受到刺激時,他們很可能會像蝸牛一樣縮回自己的殼裡,變回不講道理的小孩子,重複自己在童年習得的防禦策略。

這時,強迫回避型從蝸牛殼裡出來是沒用的,畢竟長久以來他們正是靠着這層防禦來抵抗痛苦,回避早已成為一種生存方式,你突然就要打破,回避型怎麼受得了呢?對方的反抗隻會越發激烈,你們之間剛剛建立起的信任也岌岌可危。

幫助回避型依戀風格者走出來的過程就像重新養育一個小孩,将他們内心缺失的愛與回應補完後,他們也能成長為負責任的成年人,以成熟态度來面對感情。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

看見ta的感情:

回避型不是對你沒有愛,而是不懂得怎樣去表達對你的愛。

他們太害怕被拒絕和否定,所以往往不願把自己的情感直接說出來,而是暗暗地、漫不經心地“施舍”一些愛,緊張地等待另一半來發現。

你可以通過仔細觀察來挖掘回避型慣用的表達愛的方式,直接表達出來,告訴對方“我感受到了你的愛”,即便回避型嘴硬否認也無所謂。

通過傾聽對方内在的聲音,看見對方隐藏起來的感情和需求,你可以幫助回避型在親密關系裡不斷更新對自己的認知,從愛裡獲得滋養,從而習得新的互動模式,不再隻能靠“回避”來防禦。

支持ta的需求:

當回避型親口說出自己需要個人空間時,你也應該尊重ta的需求。

回避型的身上共存着高敏感與低需求的特質,伴侶過度的關心有時也會被理解成一種入侵,帶來壓力與不适。

沒必要強求回避型徹底變成另一個人整日粘着你,給ta留下自己獨處的安全基地,自己思考的空間,這也是對回避型的需求的一種回應和認可。

這和故意冷落回避型不一樣,也不會讓你們的感情産生裂痕。

因為你們都知道一定會有下次相見,另一半終歸會因為對你的依戀而歸來。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