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揭秘男人不珍惜你的戳心真相,殘酷又現實!

嘉待情感
2023-07-07
1883
37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在愛情裡,很多女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他人那麼好,他卻不領情?是不是對男人太好,他們都不會珍惜?

在各種充斥網絡的愛情“秘籍”中,似乎也總在說一件事:男人都很“賤”,不要對男人太好,對他們太好,他們反而不會在乎。

這些愛情“秘籍”甚至會搬出一些心理學理論來證實自己結論的權威與正确。

心理學上有一個貝勃定律,是指人在經曆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就會變得微不足道。從心理感受上來說,第一次大刺激可以沖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所以當一個人接收了太多你對他的好,他就越來越難被這個“好”刺激到,漸漸地,他會把這種“好”看得習以為常,你付出得越多,他的阈值就會越來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會對陌生人的一個幫忙感激不已,卻把身邊親人的付出看成理所應當。

乍一看,這樣分析似乎非常有道理,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個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甚至要複雜很多。

如果我們隻把視角放在問題的後半句,而忽略了前半句,那麼這道題就永遠無法有答案。

為什麼這麼說呢?

所有的親密關系,本質上都是供需關系。

雙方都有各自最核心的需求,你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再滿足你的需求,彼此都付出一些,再收獲一些,公平交易,這樣的關系才和諧穩定。

既然是供需關系,就必然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隻有平等,情感關系才能健康。

“對男人太好……”,很明顯這樣的情感供需關系已經不再平等,因為一個“太”字已經道出了症結所在。

你為什麼要對他太好?

你想用你的好來換取什麼?

你付出的“好”,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

如果不從源頭來解決一下“對另一半太好”這個問題,而隻去研究“為什麼男人不懂珍惜”,那就等于是忽視掉了主要矛盾,問題永遠無法得到真正解決。隻有先解決了前者,後者才會迎刃而解。

一.供需錯位的付出

親密關系本質上是供需關系,你提供我想要的,我回饋你想要的。

但在感情中,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認知系統,每個人對于“好”的定義也不同。

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人覺得請我出去大吃一頓是對我好,有人卻覺得給我親手給我做一頓飯才是對我好。

所以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

當你在用你的那一套認知系統來對對方好時,可能恰恰與對方認知系統的”好”背道而馳。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你付出的,并不是對方想要的,這時候,對方就不會認可你的“好”。

這時,情感供需關系就出現了供需錯位。

例如:

周末女人早早準備了早餐,叫男人起床,可男人想趁着周末多休息一下,賴個床,女人覺得,不吃早餐對身體不好,希望男人起來吃個早餐再睡。

女人的立場:我為你做了早餐,還為你的健康着想,我隻是想對你好,我有什麼錯?

男人的立場:我想多休息一下,不想别人來打擾我,你一直叫我起床,我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與強迫。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似乎都沒錯,但放在一起卻出現了巨大的差異。

在供需錯位的感情中,你自我感覺給出了10分的付出,對方接收到的可能隻有4分,而對方給出的回應也許也不是你想要的,最後你隻接收到了1分。

給出10分,接受1分,這樣的差距,你當然會有一種“為對方付出很多,卻得不到珍惜”的感覺。

網上曾經流行過這樣一段話:

“我喜歡香蕉,可是你給了我一車蘋果,然後你說你被自己感動到了,問我為什麼不感動。

我無言以對,然後你告訴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錢給我買了一車蘋果,可是我卻沒有一點點感動,我一定是個鐵石心腸的人!

可是,我隻是喜歡香蕉而已啊!”

任何不被需要的付出,都是多此一舉,正如作家張小娴說的:

“不被需要的付出,隻是額外的負擔。”

雖然這麼說很殘忍,但現實就是如此:

你自以為的那些犧牲與付出,很可能都是在自我感動,在對方眼裡,那些“你對他的好”隻是負擔,唯恐避之不及,又何談珍惜呢?

二.供需失衡的付出

除了供需錯位,供需失衡也會讓情感供需關系亮起紅燈。

隻有平等的供需關系才能健康穩定,如果一方總是用“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幹擾平衡的情感供需關系,那麼就等于親手把親密關系推向了失衡的境地。

在感情中,總有一類人習慣性地去讨好對方,對方想要什麼就付出什麼,完全以對方的意志為轉移,哪怕犧牲自己也沒關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人,缺少對自我價值的正确認知,隻希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在他們看來,隻有對方的贊美才是自我價值的體現,所以為了得到對方的肯定,不惜付出一切。

在他們的世界裡,常常都在尋求一種叫“安全感”的東西,這也源自于他們對失去的恐懼,怕對方離開自己,就不斷地付出,甚至降低自己的底線來迎合對方。

實際上,這類人并沒有真正理解感情供需平衡的底層邏輯,對感情的認知也是錯誤的。

對方愛你,一定是因為你滿足了他的某些核心需求,而不是因為你一味卑微讨好地去付出。

你總是放低自己,讓情感供需失衡,隻會造成兩種後果,一個是你的對方也會不自覺地看低你,一個是對方會因為不知道如何回報你的付出而感到巨大的壓力。

打個比方:

你在市場上看見一塊很漂亮的石頭,你願意出價50塊錢把它買下來,可老闆卻說,隻要你肯買石頭,我可以送你一個項鍊,再送你一個耳環,再送你5個發夾……

你瞬間就會對這個石頭“下頭”,覺得它根本不值50塊錢,還會因為老闆的熱情而無所适從,産生退卻的想法。

這就像是一段失衡的情感供需平衡關系,交易終究沒有辦法愉快地達成。

所以,在問别人為什麼不珍惜自己的時候,不妨先想一想,你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别人又如何珍惜你呢?

三.如何破除不被珍惜的魔咒:跳出受害者與犧牲者的角色,做到自我内在的供需平衡

如果想要健康的親密關系,就要建立平衡是情感供需關系。

很多人說,想讓他珍惜我,那我不對他那麼好,是不是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底層問題不解決,即使改變了表面的行為,也隻是隔靴搔癢,治标不治本。

真想要徹底改變這種不平衡的狀态,我們就必須先從受害者和犧牲者的角色中跳脫出來。

女人真的很擅長将自己擺在受害者和犧牲者的位置上:

我為你生兒育女,你為什麼就一點都不感激呢?

我都這麼遷就你了,你怎麼就不能再對好一點?

我對你這麼好,為什麼你就不珍惜呢?

……

發現了嗎?

這是女人慣用的抱怨,她們很喜歡把自己放在很苦情的角色上,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對方。

言外之意就是在強調:

我是受害者,我是好的,是對的,是你不好,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所以你要補償我。

小時候我們一哭,媽媽就會過來哄我們,給我們更多的關注;

長大以後,我們依然還在用“賣慘”的方式來獲取别人的關注和補償,甚至給自己創造一種被傷害、很想哭的感覺來尋求他人對我們的情感付出與關注,獲取被愛的感受。

我們站在受害者和犧牲者的位置上,将一切不快樂不幸福都歸咎于外部,逃避面對自己的問題,就可以始終獲得一種“我是對的”的感受。

但這種心态,是十分危險的,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防禦機制。

就像是支起了一個保護罩,把問題隔離在外,不為任何事情而負責,這将會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當你有犧牲感時,你的心态就會不平衡,心态不平衡就想要尋求回報,尋求回報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索取行為,有一些可能是你自己都無法察覺到的隐形索取行為。

比如說,你用奪命連環call來索取他的關注,用自以為無條件的付出,來換取對方的珍惜與不離開。

在對方看來,你的付出,就等于是變相的索取,對方因為感覺到巨大的壓力而給不到你想要的回應,你的心态就會更加不平衡,犧牲感就更大。

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這段供需不平衡的情感關系也會因為沒有很好的情感流動而走向衰敗的結局。

一支鋼筆寫不出字,不一定是紙張的問題,也有可能是筆沒有水了。在你不停地抱怨為什麼這個紙這麼不好書寫,别忘了檢查一下自己手中的筆。

匮乏的筆囊,是寫不出字的,即使換再多的紙也沒有用。

正如内心匮乏的人,是無法真正獲得幸福的。

我們要有自省的勇氣,也要有覺察的能力,當自己有犧牲者心态時,就要警惕了,多問問自己:

為什麼我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我這麼想是對的麼?

當然,我這麼說,并不是将一切罪責都歸咎于女人身上,為男人開脫。

我們不排除有一種情況就是:

有些男人就是心智不夠成熟,他們缺乏尊重、接納和為他人付出的能力,還有些男人,壓根就不想和你建立健康的情感關系。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要有離開的勇氣。

隻有擺脫受害者心态,我們才能明白,主動權從來都是在自己的手上,去改變、去離開……無論怎麼樣都好。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要把精力放在研究“為什麼自己會有那麼大的犧牲感”上,因為當你想明白這個的時候,你自然而然就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當我們找到真正的自我,當我們不再是弱者,不再有犧牲感,不需要外界的肯定來決定自我價值。

當我們願意去面對問題、承擔責任、修正錯誤時,就等于獲得了掌控人生的勇氣,也擁有了幸福的能力。

最後,希望所有女生都能自信、灑脫,找到更好的自己,這遠比研究“他為什麼不珍惜我”更有意義!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