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情就是換位思考,也是我們經常講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感受對方的感受、想法、态度、動機、需要等等,并且把這些表達出來。
共情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表達事實,
第二步是表達對方對這個事實的感受、想法、态度、動機和需要,
第三步是檢驗自己表達對方的這些部分是否準确。
比如說妻子和老公溝通,老公沒有回應,如果用共情的方式溝通,
第一步是:你不回應我,
第二步是:你現在想靜一靜,等你心情好了再和我溝通,
第三步是:對嗎?
這裡的共情不一定是老公真實的部分,老公有可能說不對,我不是這個樣子的,其實我現在很煩。

共情準确與否問題不大,重要的是我們這個時候在共情。當你共情的時候,對方就願意和你表達,願意和你溝通,這個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剛剛的那個例子,如果丈夫要共情的話,可以這麼對妻子說:你希望我多和你溝通,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善我們的關系。
當妻子聽到老公這麼說的時候,她内心裡一定會感受到被對方理解。
當然妻子還可以這麼共情丈夫:我這樣要求你和我溝通,你覺得有點煩躁,對嗎?
當我們彼此這樣去表達的時候,對方就會覺得他是被理解的,是被看見的,那麼對方才願意放下防禦地去溝通,向你敞開他的内心世界。
我們可以把共情進行延伸,表達完事實、感受和檢驗自己表達是否正确的部分之後,可以加上自己的需求和請求,讓我們的溝通更加有效。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以太太在家把菜做得太鹹為例,丈夫如何表達會更加恰當和合适呢?
第一步描述事實:這道菜似乎放的鹽有點多,
第二步表達感受想法:吃起來我覺得有點鹹,有點難受,
第三步表達需求:我比較喜歡吃味道淡一點的菜,
第四步表達請求:下次可以少放一些鹽,做淡一點。
當我們轉變一個維度,多看對方好的部分,優點的部分,這個時候我們慢慢對對方的怒和氣就會下來,我們對對方的好感慢慢就會出來,于是我們也就會慢慢的願意接近對方。
就像前面說到的妻子與丈夫溝通,丈夫不回應的例子,如果資源取向來看的話,丈夫選擇用沉默的方式,自己承擔來自外在的壓力,也不願意把壓力發洩到妻子的身上,這種沉默本身也是對妻子的保護。
如果妻子能這樣看待丈夫,理解丈夫,看到丈夫對自己的愛護和保護,心裡就會有一份感動,這會讓她更願意和丈夫靠近。
